面对乱象发问:堕落,还是拒绝堕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道德危机击中内心
邱锡凤([email protected])



身处初级阶段的我们,总是生活在追逐利益和幸福、追求安定与和谐的伟大梦想中。但是,法律的亟待完善、制度的亟待健全,总是给人可以钻营的利益空隙,因此人们在为梦想奔忙的途中经常遭遇道德的危机。
这种危机以各种方式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出现。比如早期的倒买倒卖、制假贩假,许多无良的小贩得以完成血腥的原始积累,最终成为巨贾。倘使他们有朝一日能够良心发现,或捐资助学、或铺路架桥,人们总是以善良的胸怀,报之以善良的期许。又比如,城市的高速发展,制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巨量的农民工怀着纯朴的梦想,向城市进发,即使社会分工给自己的是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亦无怨无悔。然而,令其始料不及的是,超强劳动、职业病危害、工资白条等等,一项比一项无法无天,于是爬塔吊、跳楼等各种极端的讨薪方式在各地城市上演。道德危机,就是以这种极端的方式不时地击中我们的内心,甚至要击倒我们的心理承受底线。
觉醒的智者如姚轩鸽,终于以《拒绝堕落:中国道德问题现场批判》煌煌50万言,发出黄钟大吕之声,给懵懂的黎民百姓以当头棒喝,给沉沦的世道以醍醐灌顶,在道德沦丧成为惯性的时候紧急刹车。这是理性的社会十分期待的声音,也是良心不泯的学者向全社会贡献的智慧。
姚轩鸽是中国伦理学会理事、陕西省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这样的身份使他的立论能够高屋建瓴,富于理论前瞻性,而大量的诗歌创作实践,更使他的文字活泼而富于理性、智慧而耐于阅读。作者的笔触在“社会伦理学”的各个向度上游移转换,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他对矿难事件发生根源的鞭挞,对官员“攻博”现象的质疑,对志愿者活动的“拷问”,对媒体精神沦落的追问,对“高薪养廉”应慎重的提醒,以及面对“王铭铭现象”提出的警示,等等。
这些极富现实意义的理性探讨,能够给读者提供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新视角,当我们一次次直击道德危机的现场时,能够给出有力的批判。比如,新近媒体纷纷以“北京大学引进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中国教育走了很多好笑的路”、“中国高校唯利是图,不培养人才就顾赚钱”、“一些中国学者不踏实做学术功利思想严重”等震撼视听的标题,广泛张扬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揭露北京大学引进“海归”造假事件。试想,如果不是借着丘成桐百无禁忌的快嘴和学术良心,如此惊心动魄的黑幕不知道还要被蒙蔽多久!学者理应成为学术良知的坚定捍卫者,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危机的纠察员,当学者与制假贩假的商贩同流合污的时候,道德、正义、良知的大厦就将岌岌可危!
因此,彰显道德主体内心修养、表达道德重建坚定信念的“拒绝堕落”,应该成为当下坚守道德的行动宣言。一句话,“拒绝堕落”应该立即实行!福州晚报:http://www.fzen.com.cn/fzwb/20060906/GB/fzwb^9167^50^wba5000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