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您听过“饭堂广播”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面已经说到,俺虽然是个军营老兵,却又是个博海新手。接触博海战友还不到半年,仅读过近百位战友的千余篇军营往事。直到写这篇拙文时才忽然想起,似乎还没见战友们写过“饭堂广播”的内容。估计也许是因为它平淡无奇而被忽略了,更可能是有人写了而我却没见到。
说起“饭堂广播”这个事物,几大条令里都没有明确规定,评“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标准里也没有这条,在机关和后勤单位更少见,它主要存在于战斗连队里。
记得那是我们结束了新兵连生活之后,来到连队的第一天。开饭时,大家都蹲在地上,每班围成一圈在进餐。忽然有一个老兵站起来,拿着半页纸宣读了大约一分钟,大意是要与新战友团结战斗等等。他刚读完,同班的一个新兵紧接着站起来,也拿了半页纸,表态要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共同保卫祖国。然后,其他班的战士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广播”,有表扬当天早晨提前起床扫院子老兵的,有宣读当天帮厨人员名单的,有讲班里某某同志助人为乐做好事的,还有先背诵一段主席语录然后再表几句决心的。但没有唱歌跳舞的。有时会有两三个人同时站起来,却不会争先恐后,而是有人蹲下来继续吃饭,等别人念完了,再站起来念自己的。
大家的表现,顿时把我们班的班长急得直嘟哝:“他个够儿吃的(狗吃的),炸嫩凿(咋恁早),弄,弄啥哩弄!”原来是他忘了事先布置此事。于是他亲自出马,站起来,也不拿稿,把刚才发言的各班挨个表扬了一遍,表示要向兄弟班学习,让连队的饭堂广播更加活跃。
果然,饭后他立即召开班务会,规定每人每天至少要有一篇广播稿,实现每餐必有本班至少一篇。并且当场出题目,让大家各写一篇。其中两个新兵确实写不出来,就安排他俩每天必须扫院子,还出主意,让他们在头天夜里就把扫帚拿来,藏在床底下。他的口号是:“站们(咱们)枕叉版(侦察班),煞事(啥事)调令先(都要领先)!”
后来发现,这个“饭堂广播”,其实各班之间是一直叫着劲的,都想领先。有点像各连队之间的拉歌,暗中都想分个高低上下,争个上游。凡是积极参与广播的,必然在本班的班务会上被猛烈地点名表扬。
不知道别的部队有没有这个活动,反正,从我到连队的第一天,一直到我离开部队,我们师的每个连队都一直薪火相传,“饭堂广播”始终未曾间断。即使是在倾盆大雨的日子里,各班把饭打到宿舍去吃。连部的广播喇叭则必然开启,一些人冒雨跑到连部,在麦克风前排队,让“饭堂广播”变成真正的广播。
在全师范围内,二团五连的李红陆是最出色的“饭堂广播”冠军。他几乎是每餐必有一篇广播,每日三餐至少三篇,高兴了或许会一餐广播两次。此人很有才气,其未婚妻是总参测绘大队的女兵,曾经在北京军区的《战友报》第三版的右下角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大概是《在广阔的草原上》。写信告诉他之后,他马上写了一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发表在该报纸的同一位置。那时候,虽然稿件见报并没有稿酬,但各部队也是在暗中攀比的。如果没有内线,想见报,难于登天。他的这篇文章,打破了该团在军内报纸“三年零见报”的记录,轰动一时。
再说他当战士时的“饭堂广播”,其实偶尔也会间断,那是每逢连队每月一次吃面条的时候。无论是早期的露天餐场,还是后来有了营房之后的大餐厅,开饭时只能听到一片“秃噜秃噜”的吸面条声,却听不到包括李红陆在内的任何人的广播。有些老兵故意高声喊:“李红陆呢?咋还不念稿?”他假装没听见,只管埋头跟大家一起“秃噜”。
这是为啥呢?原来他刚到连队不久时,赶上吃面条。那时候,部队里没有面条机,需要用一辆手推车,拉上两袋面粉,到地方的轧面厂压成面条再拉回来,煮好后,捞到早已盛了卤子的三个大铝盆里。开饭时,李红陆像往常一样,盛了一碗放在那,就站起来宣读广播稿。念完之后,端起面条,一边吃一边感到纳闷----咋就没人跟上接着广播呢?等他吃完了一碗,去盛第二碗时才发现,三个大盆里早已是空空如也。这时他才知道,原来中原兵吃面条是速度和数量都是惊人的……
从此之后,每逢吃面条,任凭别人如何取笑,他再也不广播了。
因为他睡觉常张着嘴打呼噜,所以,人们就制造了一个歇后语----“咋让李红陆闭嘴----吃面条儿。”
后来,他当上了连队指导员,很注意通过“饭堂广播”来发现当班长的苗子,选出的班长个个能文能武,常成为上级召开教学现场会的首选。有人提出非议:“选班长又不是选教员,咋净选口齿伶俐的?”师参谋长来到连队,一听再一看,马上明白了:“这些新兵都是农村来的,又不能马上进教导队。就得靠这些班长,射击原理讲的清楚,操作要领更是讲的明白。要是让教员来讲,先从火炮出现在哪一年讲起,他口齿再伶俐,还不把战士讲糊涂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