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将军最后还是灭亡了呢?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们死后才灭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况且赵国灭亡与二人死后,剩下的事就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君无道。而且灭亡的时候他们都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封建历史局限性吧,当时要是有人民代表大会就好了1.一个国家兴衰并非一两个人所能左右的 日本当初侵掠中国也有很多有识之士,个人或者某一小群人是抵挡不住一个民族的2.国君无道而且灭亡的时候他们都死了。参考资料:教科-我是一名教师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国君是个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国家一定会有兴衰存亡,你看秦始皇也挺厉害不也被人家给灭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后来国君是个暴君国君是个暴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4-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书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以“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当廷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譬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孝成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相传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狮颈之交。 关于蔺相如还有很有名的一段历史故事: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