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怎么入学?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5-8-29 1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解决外地来京务工子弟的入学问题 来源:政府办督察室
点击数:1474
更新时间:2007-6-16信件标题 如何解决外地来京务工子弟的入学问题? 发 信 人来信日期 2007年6月 信件正文 区长,你好:
我是顺义区第三届的人大代表,受人民的委托向政府咨询一个问题:外地来京务工子弟的入学问题我区是如何实施的?为什么在西辛小学还有暗箱操作,就是所谓的潜规则。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会遭遇不平等的待遇,有户口的优先,走后门的优先,怎么能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受教育?怎么能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受教育?怎么能让这些孩子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怎么才能不让外来务工人员为孩子的教育发愁?怎么才能让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不为难?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对于孩子我们应该不分地区,他们的父母在为顺义的建设作贡献,我们为什么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呢?
期待回复! 处理情况 杨培丽副区长:
2007年6月15日,区教委接到您就区长电子信箱来信关于反映解决外地来京务工入学难问题的批示。接到批示后,区教委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科室对来信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向您报告如下:
根据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持有暂住证、务工就业证明、当地无监护条件证明、全家户口本和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等“五证”,就近联系学校,使其子女入学接受教育。近几年,我区在教育装备、学校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校际间均衡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2007年6月9日、10日我区小学开始招生工作,西辛小学现有在校生1527人、31个教学班,平均班额已经达50人,远远超出北京市教委规定班额(40人)。按照计划,学校今年毕业5个班,最多只能招收5个班。目前,小学一年级入学工作正在进行中,学校已招生230人(全部拥有片内住房),班额已达到46人,学校压力很大。为缓解西辛小学压力,我区规划在学校西侧的宏城花园小区建设一所小学,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在此情况下,学校只能优先解决在服务片内有住房的人员子女入学,暂无条件接收其他人员子女。来信反映的流动人口人员子女需按照市区文件规定,具备相关证明材料,可按规定时间到周围其他学校咨询入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