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10篇:探求长期战胜市场的方法(5)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第10篇:探求长期战胜市场的方法(5)作者:谷为陵第10篇:探求长期战胜市场的方法(5)
谷为陵
四、巴菲特和索罗斯是怎样获得长期成功的?
(三)巴菲特的成功秘诀
关于巴菲特的书籍以及评论,简直汗牛充栋。但我认为,真正说出巴菲特成功秘诀的几乎没有,且绝大部分书籍和研究文章给出的还是错误的结论,极大地误导了投资者。因篇幅所限,在此我仅举两例。
误导之一:巴菲特是长期投资者。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巴菲特是一个长期投资者,即买入股票后长期持有不卖出。但实际上,巴菲特是一个波段投资者,或者准确说是一个大波段投资者,他善于低买高卖。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当别人恐惧的时候你应该贪婪,而当别人贪婪的时候你应该恐惧。”这句话就是在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要低吸高抛。他曾多次在牛市顶点附近清仓。可惜,国内的许多巴菲特粉丝没有得到巴老先生的真传,东施效颦般地不理会牛市周期而长期投资,并美其名曰“价值穿越牛熊”,结果绝大部分人在大熊市的“大清洗”中落得个伤痕累累的下场。最悲剧的是,他们在投资失败后还不能够及时反省,仍执迷不悟地认为长期投资方法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自己的选股功夫还未到家。着实可叹。之所以被长期投资误导,可能是巴菲特的一句话让人误解了,其大意是说,如果是一家好公司,那么,他愿意100%买下,持有10年或者永远持有。这句话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应该进行长期价值投资。但不要忘记巴菲特的前提是,“如果是一家好公司”!长期持有“长期好公司”当然没有错,但谁会知道现在买入且准备长期持有的公司是否会是“长期好公司”呢?公司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历史上的“好公司”,绝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现存的”好公司”在遥远的未来还能够有多少存在,实在是未知数。历史证明,永远都是“好公司”的“长期好公司”公司根本不存在。因为商业的发展规律就是新陈代谢,否则,现今整个世界就会被少数几家寡头公司主宰了。
误导之二:巴菲特从不借钱炒股。不知是处于无意、无知还是有意为之,反正绝大多数的研究者从没有提及巴菲特是借巨额融资助其大幅提高收益率的事实。给投资者的印象是,巴菲特从来不借钱炒股,他的超高收益率都是依靠本金赚来的。但事实上,巴菲特自上世纪70年代后一直在使用巨额融资。但巴菲特的融资却与众不同,相比索罗斯的走钢丝杂技般的高杠杆融资,巴菲特的融资简直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更加技高一筹。巴菲特不是不想借钱,但他想借没有成本的、又不用还、数额还十分巨大的资金,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吗?本来是没有,但是巴菲特给创造出来了。那这是什么钱呢?是浮存金!浮存金是指保户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保户交纳的保费并非保险公司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应列入“应付帐款”中,属于公司的债务,当保户出险时,拿出来付给保户进行理赔。这些资金,保险公司在留有一定比例的近期理赔或支付金额后,其余的可以拿出去进行投资。而投资收益则归保险公司所有。说白了,浮存金就是保费,在投保人还未出险的时候就可先合法“挪用”,反正赚了钱归自己,不用白不用。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浮存金,巴菲特先后用波克夏 哈撒韦公司控股了8家保险公司,组成了全球最大的再保险集团,总浮存金高达600多亿美元。巴菲特动用这些巨额的无成本的融资进行投资,所得收益全部记在哈撒韦公司账上,从而显著提高了哈撒韦公司的投资收益。有人计算过,若去掉浮存金的收益,巴菲特实际收益率大约在15%,远远低于其23.5%的年均收益率。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探讨一下巴菲特是怎样能够长期成功的吧。
概括起来,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可归结为六点:一是建立自己的投资方法,二是赶上了美国股市最长的牛市,三是善于挖掘大牛股,四是集中投资,五是波段操作,六是无成本的大量融资。
1、建立自己的投资方法
我在《股票投资的最高原则》一文中已经阐述过巴菲特是怎样建立起自己的投资方法的。他将格雷厄姆的价值股投资法与费雪的成长股投资这两种方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独有的“价值+成长”的投资方法。即,首先关注成长股,但一定要等到这些成长股股价跌到自己认为无风险的价格时再买入。
巴菲特要用这种方法能够买到便宜的成长股,既无风险,收益又高,这是巴菲特的一个创举。要运用这种方法投资,其投资方式就要与众不同,要与大众行为相反。所以,巴菲特与大多数人喜欢牛市不同,他更拥爱熊市,熊市能够带给他心仪的“便宜好货”。
2、赶上了美国股市最长的牛市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用在巴菲特身上也很恰当。巴菲特的成功与美国股市的良好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在巴菲特60年的投资生涯里,美国股市长期走牛。在巴菲特开始投资生涯的1956年,道琼斯指数只有500点,及至2000年,道指突破了万点大关,涨幅逾20倍。在此期间,美国经济突飞猛进,成长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涨幅百倍千倍的大牛股层出不穷。投资获利相对容易。最关键的是,在此期间,美国股市没有经历一次跌幅超过50%的大熊市,投资风险较低。与之相对照的是上证指数,在短短20里经历4次大熊市,平均跌幅超过70%!只要在一次大熊市中操作失误,基本上就会被“洗白”。在中国如此恶劣的股市环境下,何谈复制巴菲特?
3、善于挖掘大牛股
巴菲特选股能力超强,善于挖掘大牛股,他买的股票很多上涨了十几倍甚至上百倍。如,《华盛顿邮报》,在他于上世纪70年代初买入的时候,《华盛顿邮报》还是一份地方性报纸,该股还没有被市场认识。他买入后还被套住了两年。但其后该报纸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名声鹊起,而一跃成为全国性大报,股价在其后20年上涨了120倍。有人会说,巴菲特当初买该股的时候,是不可能预见到“水门事件”的,该股最后因“水门事件”而爆发,是否含有运气的成分呢?
如果仔细分析巴菲特的很多投资,似乎都能够发现巴菲特最终有些运气,很多投资结果都超出了巴菲特自己的意料。比如,巴菲特在1987年买入可口可乐的时候,当时该股的市盈率是10倍,巴菲特预计该股其后10年的年均增长率应该在10%左右,而每年能够获得10%的回报,巴菲特也是满意的,于是他就买入了。他本来预计该股10年应该能够上涨3倍左右,结果呢?到第10年,可口可乐却上涨了14倍。为什么呢?因为该公司将产品成功打入了中国,收益大幅增长。因收益增长,市盈率定位又被提高到20倍以上,形成了每股收益与市盈率“双涨”的结局,导致股价大幅上涨。别说巴菲特,就连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最初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景都不很明朗,但最终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又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华盛顿邮报》和可口可乐股票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到底应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这正反映了成长股以及成长股投资的魅力。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见一个成长型企业,到底会以怎样的速度,发展成怎样的规模,特别是,无法预测其股价会涨多高。因为在成长企业发展之路上会遇到太多的“黑天鹅”,它们会极大地改变企业的发展进程。对于投资者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在股价低位买进成长股,拥有安全边际,其后,就可坐享投资收益。彼得林奇也是成长股投资大师,他不止一次提到,他买入的那些所有最终上涨了10倍的股票(他称之为“teenbagger”,意为10倍股),在买入的时候绝没有想到它们会涨得这么多。要想如巴菲特般获得超额收益,就要记住下面的原则:
价值+成长=安全边际+高成长性
4、集中投资
按照风险收益对等原则,提高收益的办法就是提高风险。集中投资是提高风险的方法,同时也是提高收益的方法。巴菲特的哈撒韦公司不受“双十”限制,他将集中投资做到了极致。他管理的2500亿美元只投资十几只股票。他的投资的是大手笔,如,今年初又以9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化工巨头路博润公司。
发现大牛股并不容易,一旦发现了就要重仓出击,这是投资正道,巴菲特正是一直遵循集中投资的方法,才能够每每跑赢大盘,获得长期高收益。而公募基金受“双十”限制,只能够分散投资,组合投资,即使发现牛股也不能重仓,这定会降低收益。
关于巴菲特的波段操作和融资问题,我在前面已经阐述了,在此不再赘述。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