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跟母亲像淑女,跟婆婆像村妇,该咋办?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2: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我妈妈和婆婆就争着带我的女儿,从女儿出生开始就是这样。
我和老公结婚时,是受到了家庭阻止的,因为老公是小县里出来的,而我是是标准城市女。并不是瞧不起我老公,之前我也是爱他踏实勤劳,为人老实,才决定跟他在一起。但婚后相处,就发现门不当记户不对,问题还是蛮多。主要问题是我公婆,我和老公相处还是没什么问题。
公婆来自农村,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分节约,还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老公为了照顾我的感受,还跟公婆提醒过很多。公公后来知趣地回了乡下,种田,婆婆就一直留在我家里。那时候我正好怀孕,我妈又还没退休,婆婆在还是能帮不少忙。
老实说,婆婆对我也非常好,把我当亲闺女,她跟别的农村妇女不一样,没有因为我生女儿就给我脸色看,反而是爱孙女爱得不得了。现在女儿6岁了,婆婆一直把她当珍宝。而我妈现在也退休了,我妈是那种“就算再穷也要优雅”的女人,她自称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孙女,不能丢格,她最强调的就是,女人一定要美要有气质,要大气要姿态好看。
所以,我妈和婆婆就形成了强烈对比,两人走出去,我妈跟婆婆一定相隔两米远,同桌吃饭都会坐远一点,她没恶意,就是会说一些“你都当奶奶了,能不能为了小孙女讲究一下,一件衣服穿个把星期”这样的话。我婆婆倒也不生气,傻乐的感觉,她们就像一对活宝。
但现在问题出来了,因为我妈退休无聊,就也要照顾我女儿。女儿就让她带个把月,再送来让婆婆带。我自己明显感觉的就是,女儿被我妈送来的时候,就是优雅的淑女一样,讲话都轻声细雨,还会说每天看书听音乐。而和我婆婆呆一起个把星期,女儿马上就会被婆婆带出另一个样子,抠脚、摸麻将、吐口水等。这些问题讲真的,我以前没注意过,因为孩子小嘛,和奶奶闹得玩是没关系的。但我妈后来发现了这个问题,她坚决不同意再让婆婆带孩子。
但这不可能啊,婆婆留在这里的动力就是照顾孙女。我和老公平时上班,哪有时间去管这些小事呢?后来婆婆和我妈两人就商量,婆婆带两个星期,我妈带一个月,傻傻的婆婆在这事上就坚持说,这是最大让步了。我妈也只好这样,还说:“我一定不让我乖孙女被你逼歪。”
自这件事后,我就留意了,女儿跟婆婆在一起是副样子,跟我妈在一起又一副样子。她自己也有意识地讨好两位老人,跟婆婆在一起就陪她大声说话,不顾形象地吃鸭脖子,跟我妈在一起,就表现得很像淑女。她这个转变,都没有过渡的,跟了谁就自然而然像谁的样子。
我感觉这样不好,对女儿来说也太辛苦了,她是在有意地取悦老人,不想让老人伤心。我问过女儿,喜欢跟谁在一起,她非常坚定地说,两个都喜欢,每次都是这样的回答。
这个暑假,我就表了态,没让女儿和婆婆去乡下,而是让她和我妈出国旅游去了。但很快她们就要旅游回来了,不久后婆婆也要来了,我替都女儿难受,这可怎么办?(小娱)
肖军咨询师回复:
同时对孩子施加两种相反的教育,这确实对孩子很不利,因为孩子会无所适从,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可是,你的女儿为什么在这两种教育中都自得其乐呢?
是你女儿心理素质超过普通小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我觉得,主要是她的两个奶奶配合得好,从而锻炼了她的心理素质。
要知道,成熟的人格总是在矛盾中成长,并体现着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淑女固然好,但如果一个女孩子的性格中只有淑女的一面,其实是一种性格的缺陷。只有偶尔还表现出野丫头一面的淑女,才是人格成熟的淑女。野丫头也会充满女性的魅力。但如果性格中只有野性的一面,完全没有淑女的一面,这野性就是野蛮,就是放纵,毫无魅力与美感可言了。所以,现代人一定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一点相反的特质,如淑女加一点野性,野丫头加一点优雅等。
那么,你女儿的性格特色是什么呢?我推测,应该是优雅,而野性只是优雅的补充与点缀。这是多么美妙的配合啊!而这不正是她两个奶奶和谐相处的结果吗?
两个奶奶虽然性格各异,但能像一对活宝一样相处,这就不简单,就是和谐。而和谐的根本就在于两个奶奶对自身定位准确,从而避免了角色对立与关系混乱。如果男方的农村奶奶以“正宗奶奶”自居,要求女方的城市奶奶恪守外婆的本分,做自己的配角,她们的关系还会和谐吗?如果女方的城市奶奶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那个农村奶奶,并且排斥对方,她们可能早就水火不容了。现在,农村奶奶不以正宗自居,而以城市奶奶为主,自己甘居下位。城市奶奶虽比较强势,但能善待对方,接受对方。正是这种合理的角色定位带来了彼此的和谐相处,避免了混乱关系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我觉得,孩子说两个奶奶都喜欢,应该是心里话。她并没有刻意去讨好双方,她也没有觉得累。有可能是你还不能完全接纳你的农村婆婆,所以,你感到累,然后把这种累投射到了女儿身上。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尽快改善婆媳关系吧。
最后说一下双独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确实有许多隐患。如果这四个老人教育观点各异,且互不买账,那将会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解决这种问题,现在有了一个好的政策可以利用,那就是生两个孩子。生了二孩后,两边的老人各负责一个孩子,矛盾会少许多。但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根本解决之道还是相互沟通,相互接纳,从而营造出和谐的家庭人际环境。
(原载《今日女报》“情感门诊”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

购书请点击:亚马逊 京东网当当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