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谁让沈阳全运村荒无人烟变鬼城?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2: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外媒称,沈阳全运村街道如今空无一人,大楼空置,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任何人。沈阳全运村曾是繁荣的象征和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如今却成为一座“鬼城”,荒无人烟非常瘆人,堪比僵尸电影片场。报道称,巨大的楼盘广告牌布满灰尘,野草和杂乱生长的树木使这里更显破败。沈阳全运村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总占地面积超过120公顷。全运村包括商业地产、写字楼和住宅楼。当初规划者的想法非常好:第十二届全运会不仅是为运动员修建体育设施和住所的大好机会,也是在这一赛事前后建设全套商住基础设施的大好机会。
报道称,几乎所有住宅都是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前后开始动工,但令组织者尴尬的是,有不少至今仍未完工。第十二届全运会结束后,该地区遭废弃,没有变成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小镇,规划者当初的希望落空。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商店或超市,更不要说规划者当初希望出现的大公司和商业活动了。
沈阳的命运类似中国许多二三线城市。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全运会吸引许多人关注,但这种关注持续时间很短。通常情况下,项目开发很快,规划者大谈绿色行动计划,希望现代化的新环境能吸引人们纷至沓来,从而提振房地产价格和当地经济。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在这个地方,“全运会”更像是一个概念,被当地规划者反复地炒作,无非就是想炒作其地价、房价,想要制造一个房地产的繁荣罢了。
可惜,市场就是市场,并不一定是顺着规划者的想法而已。从这个事件来看,有几点教训值得吸取:一是关于产业、市场的繁荣,并不是靠“规划”出来的,还得要尊重市场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二是对于城市的领导者来说,应该深刻反思过去的“房地产城镇化”问题,真正回归到“以人为本”的问题上来,而房价上涨对于城市并不是件好事,往往会失去持续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未来城市的竞争,特别是随着“互联网+”行动的展开,关于人才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谁掌握了人才,谁才能掌握互联网,而关于城市的成本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前不久听一个创业创新的演讲,有位长沙的80后互联网电商就谈到了城市之间的成本竞争。他说,在上海租同样的写字楼,与长沙相比要多出5倍。仅就这一项,他说就他的公司一年就可节约近五千万。为什么,上海的房价与长沙的房价相差太大。
因此,过去完全依靠资源来驱动的经济,已经难以为继了,房地产的繁荣也已经结束了,现在必须要走创新驱动的路子,真正让人住得了城市、安得了城市,才会真正激发出创造力、创新力。
三是关于那些城市的所谓概念,需要引起真正的重视和人们的注意。现在一些城市,总是打些什么样的概念,比如绿色、生态、森林、水、文化等等,这本来是很好的,但问题在于一些地方往往就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没有真正去践行、去落实的,很多美好的东西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最终沦为笑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