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颜回,子路.......”“刘邦,项羽......”“有个人......”孩子很兴奋,每次回家都会把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经典文史故事拿回来复述给妈妈听,老师讲的比较多,面也比较宽,常提到的那种人物,他能记住名字,更多的当然是记不住的,然而,当他把这他没记住的历史人物用“有个人”代替时,他妈妈就很不耐烦了,呵斥他道:“有个人,有个人,你到底是说出那个人的名字啊!说不出就别讲!”孩子听后,顿时心冷半截,日后渐渐的,也就不再敢跟她妈妈分享这许多他课堂上的所学了。
二“老师,你课上有的故事没有讲人的名字,是不是有这回事?”一个孩子的家长问老师。老师回:“是的。”“是故事怎么会没有人的名字呢?只要有名字的话,我相信我的孩子能记住。”老师淡然答道:“历史上的故事大多都是有名字的,课上也都确切地说过,有的人记住得多,有的人记住的少,这个因人而异。也有些故事,是本就没有具体的名字的,打个比方,我讲一个汉字的起源构成时,要自创性地讲到一个关于其象形来历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主人翁就是没有名字的。有些无名氏的文史作品,或是野史中的某个极有道理的小情节,其中的人物名字也是不可考的,此类情况,自然也不必钻牛角尖,更也不必非得去刻意捏造一个名字出来。”家长不服,他以为知识就是该是具体的,一定要带有“能让孩子死记硬背”这个功用特点才行。 老师建议家长读读《道德经》,《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最是要好好读读,那里面自有答案。家长却说:“一切无实际功用的书我都不读。”老师听后,唯有默然。
三孩子读完研究生,进入社会一点也不适应,当别人问他死东西时他能答得一字不漏,然而,一旦别人抛给他一个思辨性极强的问题时,他就没了主意,面试官说他比较适合做那种按部就班,流程固定,死任务型的工作。 多年以后,当他兜兜转转大半生仍一无所成,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他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他知道了自己的未来无望,但他也不想像他父母那样处处以己度人的设计着着自己的孩子,以及极自私的以投资的心理控制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念书时,他跟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对你没有任何要求,我只想对你说,独立无畏地做真你自己,时时刻刻成为你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事学会自己做决定,完全不必活在外人,甚至我和你妈的眼里,自身意诚心正,世界自然为你一马平川,乾坤自然任你逍遥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