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爱情:追求篇(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2: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经》中的爱情:追求篇
  丁启阵

  世上珍贵美好的东西,通常要经过一番努力追求,中间遭受几许挫折,才会最终如愿以偿。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好事,不是很多。职场如此,事业如此,爱情亦如此。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祖先,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点也不比今天的你我少。
  《诗经》的开篇之作,《周南·关雎》,讲述的就是男女爱情。但是,它似乎不是特定的某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而是一种爱情故事模式:一位有身份的男子,见到一位美丽的劳动女性,立即爱上了她,以至于日思夜想,辗转难眠;经过一番追求,终于赢得女子芳心,最终结为夫妻。这当然是一出爱情喜剧。但是,追求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仍然充满了煎熬与烦恼,“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有追求成功的,就有追求不成功的,或者一时之间看不到希望的。爱情婚姻道路上的痛苦与折磨,是历代诗歌的一大主题。《诗经》就有多首诗歌,是表现这一主题的。
  《周南·汉广》,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式的追求。“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在追求爱情的男子眼里,汉水岸边游玩的女子,简直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在他的眼里,那女子如乔木,如天鹅,如星星。近代才女张爱玲,曾经说过,自己见到胡兰成时,有“低到尘埃里去”的自卑心理。古今男女,追求爱情的时候,心情是相似的。
  《秦风·蒹葭》和《郑风·东门之墠》,虽然没有把被爱慕的女子比作乔木、天鹅或星星,但是,表现苦恋的字里行间,不难想象,她们是美丽的化身。《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忽而在河水的那一边,忽而在河水的那一端,忽而在水中央的沙洲上。无论怎样追寻,她始终是可望不可即的。《东门之墠》的故事发生在城镇中,男子知道女子家住何处,距离很近。不知道何故,女子并未接受他的追求,“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这种痛苦的单恋,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不顺利的追求,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般认为,《郑风·将仲子》是表现女子用各种借口,拒绝男子的大胆追求。但我认为,女子口中父母、诸兄的反对和他人的风言冷语,也有可能真的是女子不敢接受男子求爱的原因。她不是一个勇敢有自己主意的姑娘。《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反对自由恋爱的母亲,是多么地强悍。
  一般来说,爱情一事上,古往今来,多是男子扮主动演追求者,女子是被动接受的一方。但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所反映的情况,有所不同。表现女子扮演爱情追求者的作品,也有不少。
  《鄘风·蝃蝀》中的女子,显然是一位大胆追求爱情的姑娘,她打破礼教的约束,违背父母的意志,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把自己嫁给所爱的人。《齐风·东方之日》中的女子,追求爱情更加大胆火辣,“……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就是说,这位漂亮的女子,不但主动来到了男子的家,而且还走进了属于他的房间,踩着他的脚,跟他亲热,倾诉衷肠(许鞍华电影《倾城之恋》里似有类似镜头)。
  《王风·大车》中的女子,稍微含蓄一点儿,她没有主动前去投怀送抱。但是,她明白地告诉男子,“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奔)”。她表示,自己是爱他的,希望他鼓起勇气,冲破约束追求爱情,大胆地跟自己相爱,甚至私奔。
  《唐风·有杕之杜》中的女子,更加含蓄。她向男子示爱,“中心好之,曷饮食之”,她是在向男子发出邀请:来到她的身旁,她可以招待他吃饭,喝酒。很可能,这是一位年龄稍长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的女性,她懂得一个道理: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
  最含蓄的,当推《桧风·羔裘》中的女子,“岂不尔思,劳心忉忉”,“岂不尔思,我心忧伤”“岂不尔思,中心是悼”,她心里很想去跟男子约会,但行动上又不敢,真是爱他在心口难开,兀自烦恼。
  http://www.zaijiaxue.com/thread-4311-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