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安全在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郑州警方通报,2018年5月5日晚上,空姐李明珠在结束工作后,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结果惨遭司机杀害。空姐殒命,叫人悲愤。尽管事后滴滴官方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对于发生此次事情滴滴方面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向遇害者家属及社会大众道歉,并表示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在内部成立工作专班,对滴滴各个运营环节进行整顿清理,避免以后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滴滴官方这一系列的回应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此事件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实,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次发生乘客遇害事件了,这也不是滴滴官方第一次道歉。如果每次等事情发生后再来道歉,那这就有点亡羊补牢之嫌了,如果一句简单的道歉就能将这件事带过去,那法律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一个如花的生命就这样死于非命,难道我们仅仅只是网络曝光、几句谴责就完了吗?
  滴滴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名气越来越大,而在内部管理方面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松懈状态,没有真正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来保证滴滴司机的纯洁性。所以必须要建立更加严密、科学的滴滴司机准入机制,严格审核滴滴司机的身份信息及家庭背景、个人品行,全方位了解司机的综合素养,凡具有犯罪前科或者社会评价差的人,一律不得授权驾驶。在司机准入后,滴滴公司要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对滴滴司机从接单、行车到结束整个行车过程践行全程监控,一方面约束司机的驾驶行为,另一方面便于收集相关证据。
  当然,作为乘客自身也应该有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该事件中,遇害者正是因为没有防范意识,没有觉察到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也是此次悲剧发生的一个原因。所以公众要加强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的敏感性。法律再完备,监管再有力,也无法避免一些犯罪分子钻空子。因此,当在乘坐出租车时特别是女性乘客,尽量不要选择晚上或者偏僻的地方乘车,最好不要一个人乘车。在乘车过程中,如果发现司机有一些异常行为,要提高警惕,通过打电话、周旋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网约车的安全问题必须依靠社会大众共同努力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