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需要怎样的人文氛围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0-4-29 12: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篇关于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论文,现全文转载,期望你自己能寻到答案。——————————————————————————————————论大学校园文化氛围龙鸣(湛江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
广东524048)〔摘要〕培养大学生,不光要建构知识体系,还要树立理想、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就需要营造大学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包括物质外壳、制度构架和精神核心三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营养汤”,在“浸泡”和“渗透”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成为一个携带了学校精神的全息细胞,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教育通过教书育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其中,“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是向学生讲授各门课程的“符号系统”,作用于学生的理性层面,而不是“育人”的全部手段。事实证明,要想达到“育人”的目的,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作用于学生更为广阔复杂的非理性领域,使学生得到陶冶和感化。换句话说,学生在大学受教育,不光要建构知识体系,还要树立理想、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英国的M?波兰尼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言传的(explicit)知识,一种是意会的(tacit)知识,意会的知识比言传的知识更根本。”①所谓“更根本”,是说我们能够知道的比我们能说出来的东西多,而不靠意会的理解就什么也说不出来。同时,意会的知识是难以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它先于言传的知识,是言传的知识的丰厚土壤。大学生“意会”知识的获得,取决于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的质量。所谓文化氛围,表征大学校园文化含量的高低与多寡,是一个具有复合性、整体性、动态性的文化有机结构。这个结构表现为表层、深层和核心的圈层形态。是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的特定的“文化——精神”空间。文化氛围对学生影响的心理方式主要是感染、暗示、模仿等,通过无意识发生作用,使学生在观察和模仿中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一所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集中反映了该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规范。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地“浸泡”、“渗透”,和“熏陶”,内化为一定的文明素质。一、文化氛围的物质外壳文化氛围首先表现为外在的物质景观:进入大学校园的山川、湖泊、树林、草地以及学校建筑和雕塑。如武汉大学新校选址时,既依据国外著名大学校园的理想模式,同时也遵循了中国古代书院选址相地的优良传统以及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传统理念,在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自然环境中建造高等学府,其宫殿式斜面墙体、刚劲挺拔的双立柱、 多姿多采的琉璃瓦飞檐等,显示出高等学府庄严肃穆而又开放进步的现代教育意识。再如“北京大学有个未名湖,未名湖畔有尊蔡元培校长的铜像,——这都是中国风景中的永恒,校园风景中的永恒。”②由于这些景物与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或事件有密切联系,甚至进入文章嵌入历史,获得显著的文化品格,因而充满了人文色彩,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它通过学生对各种物质景观的解读去领悟其丰富、深刻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美国学者德伯里认为,物质景观有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即建筑、雕塑和服装,它们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根据成功的经验,高校的各类建筑应独具其文化特点。如学术报告厅要庄重、课堂教室要严谨、体育场馆要充满朝气、道路草坪要宽敞整洁、园林亭阁要赏心悦目等。各种雕塑则作为某种精神的载体,既具有形式的美,又蕴含健康向上的寓意。所有这些与校园里参天的大树、墙阶上的青苔、街角边的路灯一起,营造一种和谐沉蕴的气氛,愉悦人的心情、抚慰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告诉你学校的历史、学校的精神、学校的底蕴、学校的品位。所透出的文化气息和生命活力,既能体现办学者的价值取向、旨趣爱好和文化素养,也能使学生在校园这位沉默而有风范且有历史感的老师面前受到熏陶和感染。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美是一种善”③。普罗提诺也说:“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质”④。总之,校园物质景观的象征性、隐喻性、激励性和模糊性,散发着多样而富有渗透力的信息,使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产生隐性的教育功效。二、文化氛围的制度构架校园里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成文的和习惯的行为模式与行为规范,具体包括学校的各项政策、组织结构、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机制、学生活动的安排方式等,是高校教育实践经验的积淀并制度化的结果。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好的制度要奖勤罚懒、鼓励竞争、择优扶重,形成真正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人向上良好局面,通过制度本身的内在驱动力,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十六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指示精神,高校管理体制要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化的模式,积极推进包括人事制度的改革的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学术岗位的终身制、铁饭碗、大锅饭,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教师队伍中的“近亲繁殖”现象,适应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让学生在学校里就看到社会上的挑战与机遇、竞争与希望,起到奋发向上导向作用。以北大为首的部分高校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需要指出的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教师,还应该包括管理干部,如果把神圣的教育事业交给既没有责任感,又一窍不通的人去管理,将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是广大教师,应该不光有“人类灵魂工程师”“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之类的空洞赞誉,更要制定必要的规则来保证教师达到这样的标准和境界。这样,就不能光靠教师自己凭借道德水平严格要求自己,更要有一种引导教师进步和发展的、具有内在逻辑原因的管理机制。这就要求学校真正以教育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评价机制,既严格又宽松,使教师掌握能够实践自己教育理想和权利,独立自主、激情洋溢、满怀挚爱之情地张扬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教育信念、教育精神和教育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具有充分创造性、自豪感、主动性、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技术性、机械性工匠和一个循规蹈矩的被管对象,给教育以更大的空间。其次,要建立健全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制度。要确立“服务”意识,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观念,“用连贯发展型的工作方式对学生实施人本关怀,即把教育、关怀、管理、服务四者连贯起来,使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从静到动、从刚到柔、从表面到内在、从有形到无形,从一般到入微地贯彻人本关怀。”⑤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譬如,有的学校实行“导师制”,让学生与教师全面接触,双向互动。此外,要做好招生分配、奖惩总结、评优鉴定、出勤考试以及校风校纪、思想动态等过细工作,设身处地的“体贴”学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有些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觉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与持久性。第三,要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的后勤管理制度。学校的一切活动要真正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为此,高校必须破除趋官或趋权的官本位文化,限制教育领域中行政性权利膨胀,尤其是一些本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准行政性权力。防止他们自我服务趋势增强,权力行使标准异化,使利益向自己倾斜,使教师的实际地位相对降低。事实证明,一个官本位气氛浓厚的学校,教师的职业责任心和工作自豪感必然降低,创造性情绪和探索冲动必然萎缩,必然影响教育质量。第四,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关部门要与国际国内大环境相结合,积极适时地组织“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关于“校园精神”、“校园形象”、“大学生形象”的讨论、设计活动。开展丰富多采的学术文化活动、论坛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情爱文化活动、宿舍文化活动、消遣文化活动、消费文化活动等等。倡导高雅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卓有成效的大学体制和学术制度不能只靠严密的规章和刻板的条文,而应以蓬勃向上的教育精神为其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更多地来自将学术和教育职业提升为“天职”的追求中。三、文化氛围的精神核心上述两个方面是文化氛围的物质和制度外衣,更为重要的是包含在其中的精神内核。主要是高校独特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教育情感和教育责任,其内涵具有神圣性和崇高性。这些教育精神凝结为校风校训,砥砺学生成长。如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东南大学校训是“止於至善”,中山大学校训是“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笃行”等等。汇集成十分丰富的精神资源,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最为重要是以下三点。第一,崇高的教育理想。中国儒家重要典籍之一的《礼记?大学》开篇便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希望通过教育灌输政治理想,培养统治人才,最终达到理想的社会境界。我们要高扬理想的旗帜,牢记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中的伟大责任。以敬畏、尊重、爱护的感情对待教育,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整体文明和进步服务的价值和意义。我国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说:“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不可能走得多远。”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心中有这样一座教育乌托邦,就不会让地位、薪资、就业等现实利益扰乱了我们价值判断的原则。就不会把教育的“工具价值”当成教育的“本体价值”,堕入所谓“产业化”的泥沼不能自拔。我们就会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付出努力,而不是把对教育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号、会议和文件上。第二,探索和坚持真理。虽然上个世纪初陈寅恪先生就提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之主张,对于今天的一些大学来说,这种精神资源依然稀缺。在中国的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学术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伟大的思想无不来源于自由的探索,中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浩荡潮流,就是因为缺乏伟大的思想,缺乏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复旦大学演讲时指出:“大学必须有一个理念,这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追求真理”。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指南》里,用加大加粗的字体这样写道:“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其意义,显然不仅仅在于制止和减少剽窃,更重要的是捍卫独立思想这一大学理念,形成一种健康的学术氛围。这种健康的学术氛围,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和创新的精神,并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从衣着服饰到精神风貌,从言谈举止到待人接物,都在传达着多种信息。礼仪规范的行为举止、大方得体的衣着、亲切和蔼的谈吐等,既能体现教师端庄自信的魅力,又能体现教师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当然,教师的外在表现都是其内在素养的自然流露,如果教师不具备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积极的态度、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外在的形式就失去的根基。教师与学生同处一个校园,以不同的方式经常接触,是“身教”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成功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汇,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所以,多数大学都鼓励最好的教授给大学本科生上基础课。社会学家I?巴伯所说:“科学家是一个大的文化氛围的一部分。”⑥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⑦一所充满理想、坚持和追求真理、充满人文精神的学校,不仅会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毕业生奋发有为,增加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而且也会成为社会的良心。北大、清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当人们对虐杀和抄袭司空见惯的时候,听到清华学生伤熊,北大老师剽窃,亦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全国最高学府的学生竟如此缺乏人文精神,最高学府的学术带头人竟在学术著作中大段抄袭别人,人们有理由表示震惊和愤怒。因为他们的行为玷污了人们的精神殿堂,与人们的心理期待产生了极大的反差。学校的精神氛围成为一种无形的“营养汤”,在“浸泡”和“渗透”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成为一个携带了学校精神的全息细胞,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品格。文化氛围不是自发生成的,它是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学术实践和争鸣过程中营造和孕发出来的。文化氛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发展中通过各种交流活动不断吸收新的健康因素,与其它民族文化相交融,所以文化氛围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只有不断自觉地去营造和呵护它,才能使它不断获得新的发展:不断趋向广博、深厚和浓烈,从而产生广泛的渗透性和影响力。参考文献:①转引自夏军著《非理性世界》,第14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一版。②钱理群《拒绝遗忘》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③④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41页、5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一版。⑤陈文著:《一切为了学生》,第20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⑥I?巴伯著,阮伟等译:《科学与宗教》,第10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⑦转引自《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1期第57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