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八千户居民供暖无保障,纳税人的钱都去哪了(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21-1-10 03: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龙江哈尔滨:八千户居民供暖无保障,纳税人的钱都去哪了
  2016年11月7日,哈尔滨市开始供暖后的第18天,最低气温低至零下-13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哈尔滨市呼兰区的居民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已经并入集中供热的小区屋里温暖如春,而居住在亿兴小区、电力小区、新华小区的居民却依然生活在“冰窖”里。原因是负责为他们供暖的亿兴物业公司故意不开栓供热。从2009年至今,8000余户居民连续7年被迫延期供暖,老百姓迫于开发商的势力而忍气吞声,呼兰区政府究竟在企业为百姓供暖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8000住户连续7年延期供暖
  据了解,延期供暖的怪现象在哈尔滨市呼兰区每年都有。从2009年至今,亿兴小区、电力小区、新华小区的8000户居民,每年的供暖日期都会被不同程度地推迟。根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35号,《哈尔滨市城市供热办法》中明确规定:市规划区内供热时间为当年10月20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这三个小区长达七年以来的正常供暖呢?
  2016年12月20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呼兰区,对这三个小区的居民进行了采访。
  住在新华小区的李女士说:“我家的楼是2012年买的,这个小区的供暖每年都会往后拖几天,今年给的更晚,应该是11月9号或者10号吧,拖了20天,可把我们冻惨了!那几天的时候室温只有8、9度,住在一楼的就更别提了,屋里也就1、2度,居民养的花都冻死了。”
  家住电力小区的孙女士说:“我住这小区三四年了,年年供暖费都正常交,年年供暖都晚几天。今年特别晚,11月9号才给。”
  哈尔滨的天气如此寒冷,居民们是如何度过这段时间的呢?
  对此李女士说:“每年不给暖气的这几天,家家都冷的不行,邻居们都是有地方去就走,没地方就只能等着。我家只有这一个房子,只能去各个亲戚家借住,家里有小孩儿不能受凉,实在是没办法啊。”李女士无奈地叹了口气。
  家住亿兴小区的郭女士表示:“今年20多天都不给气儿,屋里可冷了。可是冷也没办法,这小区开发商是于大波 ,这么多年呼兰谁都知道他,谁都整不了(不敢上访)。”
  车匪路霸摇身人大代表,欺行霸市破坏市场秩序
  哈尔滨是我国有名的冰城,十月末最低气温达零下18℃,在这样的温度下,没有暖气显然是不行的。可是老百姓为什么宁愿拖家带口地东住西住也不愿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居民口中呼兰区人尽皆知的于大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对此李女士说:“于大波是一个比较黑社会的人,呼兰人都知道他,没人敢惹。我家的供暖问题年年都有,我们也不敢告。而且亿兴公司规定的供暖费缴费时间比其他小区都早,要求12月1号前必须交齐。老人们说,如果没按时交供暖费,就会有人来砸你家门,或者把门给堵上。”
  郭女士也表示,“于大波势力太大了,我们冷也只能硬挺着。这事上过《新闻夜航》,后来也不了了之了,可是供暖费我们从没有少交过一分钱。”
  值得一提的是,当提到于大波的名字时,一位孙姓女士吞吞吐吐地说:“供暖晚我们就等着吧。”于大波到底为何让小区居民如此胆战心惊?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说,于大波原名于文波,是哈尔滨市人大代表。此人从九几年起就混迹于呼兰县,干过客车生意,是地界上有名的车匪路霸。曾经因涉嫌雇凶杀人而被判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后因戴罪立功,举报其他犯罪分子才被提前释放。
  早在1997年1月23日,黑龙江法制报上就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1996年9月,呼兰利民开发公司经理于文波曾买凶杀人,于文波为凶手提供一台吉普车,于妻子赵艳提供了一支三连发单筒猎枪和一把剔骨刀。同年10月11日,于文波曾找人用砍刀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砍成重伤”。
  如今,这位当年的车匪路霸已摇身一变成为市人大代表,还经营起房地产开发的生意,亿兴物业有限公司也在他的名下。但该公司依然在利用自己的势力欺行霸市,破坏市场秩序。
  2008年8月18日,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下称哈三电厂)与呼兰区双来热力有限公司签订了《呼兰老城区集中供热热网主干线共建协议》,协议规定:双来热力公司按照呼兰区规划要求将对接主管网线建设至呼兰老城区,哈三电厂采用趸售热的方式只对双来热力公司售热。
  2009年10月5日,哈尔滨市呼兰区政府发布了关于老城区供热并网工作的通知:两年内将有条件并网的散烧锅炉供热点全部并入哈三电厂热网,实现老城区全覆盖集中供热。
  然而于文波却并不配合,2009年供暖期将至,亿兴公司所供暖的三个小区拒绝并网。双来热力公司的董事长杨宏说:“亿兴公司拒绝配合政府要求的集中供暖政策,仍然坚持要自己用小锅炉烧。后来他们发现煤价上涨了,自己烧煤成本更高,便又改口要求并入热网系统,简直是流氓行径。他们还对我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一是拒绝交付我公司供热入网费,二是要按照趸售价来向我买热,这样的无礼要求严重破坏了我与哈三电厂之间的协议,也损害了我的合法权益。”
  当被问到部分小区延迟供暖的原因时,杨宏说:“因为我公司和哈三电厂签过协议,协议约定哈三电厂只对我公司售热,他(于文波)又不想用物价局的价格从我这里买,就拒绝给居民开栓供暖,我们公司的热水已经送到小区门口了,他就是不开栓,居民们都冻得不行了。”
  政府为企业买单,七年花财政资千五百万
  2009年10月底,因亿兴公司拒绝开栓供热,小区居民被迫过上了没有暖气的生活。呼兰区的领导出面调和,为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居民供热,由区政府牵头,与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哈尔滨呼兰区双来热力有限公司签署《2009年临时供热协议》。协议规定:三方在确认《哈三电厂与双来热力热网共建协议》的基础上,将亿兴公司负责供热的三个小区临时接入双来热力所属供热管网。呼兰区政府承诺,以三个小区的实际应缴热费总额11034174.2元为基数,扣除亿兴公司向哈三电厂缴纳的热费后,将其差额3701864.6元一次性拨付给双来热力。
  对此杨宏说:“哈三电厂应只对我供热,而亿兴公司应按照物价局批复热价从我这里买热。这么冷的天居民家里没暖气,我也很着急,作为企业我应该配合政府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冷暖问题,所以我做出了巨大让步签署临时供热协议。但居民的供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于文波拒绝开拴,以8000户居民的供暖为要挟,对区政府进行绑架。区领导为什么要为亿兴公司买单?同为民营企业,政府为何厚此薄彼?亿兴公司交给哈三电厂的7332309.6元也不是按照趸售价给的,而是其自主规定‘应该交的钱’,区政府竟然默许了,这简直太荒唐了!”
  然而更让杨宏意想不到的是,2010年,亿兴公司因买热价格问题,再次拒绝为三个小区的居民开栓供暖。区政府领导又一次站了出来,称为保障呼兰老城区居民的供暖,承诺亿兴公司交付热费的差额由呼兰区政府承担。三方再次签署《临时供热协议》。
  戏剧化的是,此后亿兴公司每年拒绝开栓供暖,政府都会出面协调,并以保障呼兰区人民的供暖为名,为亿兴公司的付款差额买单。2009年,政府为亿兴公司交付3701864.6元,2010年4971981元,2011年4971981元,2012年4971981元,2013年2824690.6元,2014年9943962元,2015年4675948.7元,共计3500余万元。并且直到2013年,政府才在为亿兴公司供热的管道上加装计量装置,计算得其应缴热费实为910万元,在此之前应缴热费全为亿兴公司自己说的算。另外,在此期间呼兰区政府还为亿兴公司补助管网配套费1000多万元。
  杨宏还拿出了一份2012年和呼兰区政府签署的协议书给记者看,协议书上的内容显示:双来公司在承受高额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做出了极大让步,同意在此协议签订后为亿兴公司开栓供热,如因亿兴公司换热站失控造成老城区热平衡被破坏,一切负面影响及经济损失由区政府承担,落款为现任区委书记朱辉。
  看着桌上摆着的几份“不平等”协议,杨宏无奈地对记者说:“为什么因为亿兴公司的霸道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及经济损失区政府要来承担呢?企业纠纷政府为何干预?亿兴公司以百姓为人质,欺行霸市,破坏我和哈三电厂的协议,2015年和2016年,迫于政府压力,这三个小区的供暖由我负责,亿兴公司从小区居民手里把取暖费收走,而热费一分钱都没有给我,政府始终也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为了算计我,他(于文波)还把我供给他的热水24小时昼夜不停地排向下水道,使我承受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区政府不仅不为民做主、还与亿兴公司狼狈为奸,几年间就花了国家几千万,这都是纳税人的钱啊!”
  2016年,呼兰区政府以修建备用管网的名义,为亿兴小区、电力小区和新华小区重新接出了一条供热管道,该新建管道跨过了鑫玛集团(原双来热力公司)的管网,直接通向哈三电厂。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工作人员说:“政府给亿兴公司铺管道用的是财政的钱,走的是应急,没有项目手续,而当时有人不同意,说这种情况够不上应急,但区政府领导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开工。”政府明知道鑫玛集团与哈三电厂间有协议,依然拿出1500多万为亿兴铺设管道,其用意何在,相信百姓心中早有答案。
  七年来,八千户居民的供暖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政府以保障供暖为名频频为亿兴公司买单。呼兰区政府没有尽到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百姓供暖的职责,反倒成为亿兴公司帮凶,是区领导与亿兴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是连政府也惧怕黑社会的淫威?记者将继续追踪报道(记者李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3: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