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为什么你一定要看?(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3: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曾实实在在用脚踩过这片土地的人,并不懂电影背后想要表达的一群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情怀电影不卖座的事实,让很多人悲观的看待这样一件事。反而我却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一件事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也就是它春天到来的时候。说情怀电影现,得讲讲现在电影院线的发展,实际上中国电影在10年前的苦逼情况跟现在的情怀电影差不多,市场惨淡,影片上线无人问津,盗版丛生,同时一个城市往往就一个大且老旧的电影院,甚至就一个影厅,市场萎靡到基本难以为继。而救了当时电影市场的,是随着一堆中国商业大片大制作的崛起,这种情况下你无法在家享受到更好的观影效果,才一步步让更多的人愿意拒绝盗版碟,走进影厅。并且万达王健林当时对万达影院的一搏不仅救了当时的万达集团,并且给中国院线电影上线埋下了非常肥沃的土地。而电影人气所带来的商圈也给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带来另外一个春天。
  那么说起今天的情怀电影《百鸟朝凤》还得从方励在视频直播中下跪开始,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老男孩,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91年创建劳雷工业公司在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都获得极大的商业成功。随之积累了大批财富。后期作为一个外行人因为热爱投资了很多地下电影,当然是“被地下”。比如《颐和园》、《苹果》当然也有近期很卖座的《万物生长》、《后会无期》。而这次方励发声完全是不得已的行为。很多人质疑他下跪的动机,其实我认为动机很单纯,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百鸟朝凤》这个电影,而他做到了,这是一个不容评价的行为,因为这是一方大佬情怀的表达。如果你说是为了钱打死我也不信。
  其实只要你用心关注你会发现这几年有不少高口碑但低票房的情怀佳作。《钢的琴》、《万箭穿心》、《夜莺》、《逆光飞翔》、《十二公民》、《归来》、《闯入者》等等,只是这一次因为方励让更多人注意到这部电影,甚至很多大V不惜包场请影迷观看这部电影。而吴天明导演的这部电影,很多年轻的如我这一代的群体并不清楚他是何人,更好奇为什么李安、张艺谋等等第五代导演齐齐为这部佳作发声。甚至在片子开头,张艺谋的视频独白里说是吴大导演给了他人生的转折。张艺谋为人所知是因为《红高粱》这部电影,而在拍摄半年前,当时的高密根本就没有成片的红高粱,而眼看播种的季节就要过去,如果错过这个季节播种,秋天的时候拍摄场地根本就没有红高粱,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而正是吴大导演在当时的电影厂凑钱给了张艺谋在高密种出一大片红高粱的机会,而这部电影才得以顺产并大红大紫。那你说是不是给了张导演的人生带来转折。而如果你没有看过吴天明导演的电影,推荐先去B站看一下《变脸》、《老井》 而你会发现,那个年代真真正正的国产经典。
  说回这部电影,很多人拿它去跟同期上映的《美国队长3》对比,如果你真的了解好莱坞文化以及美国的罗马公民意识,根本不会把两者拿来对比。同时这部电影不卖座的另一个原因在观影后才深深的发现,是与绝大多数观影人的生活脱轨,甚至在大多数人的观影印象里完全的与实际生活脱轨。那么这部电影拍摄于2012年,甚至有人嘲笑这部电影是乡村风格完全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也真不知道您是有多漂浮,还是你眼中的对乡村的不屑停留在乡村爱情那种。
  电影与大多数观影人生活的脱轨
  笔者有幸少年时间曾于北方的农村短暂待过,还能够对片景有共鸣,甚至在看到麦堆的时候,脑海里有麦堆的香味。但我相信大多数的观影人对场景的共鸣实在是少之又少,这种片景完全不是《小时代》那种年轻人追求的奢靡极致,华丽富态,令人向往而是深深的体现乡村的 “单一“、”贫穷”、“落后”与朴实。很多人对于年代理解有误,至少在天鸣(男一)幼年时,应该是80年代左右(天鸣游家班的第一场活,出现的10元人民币是90年代的产物,往前倒推10年左右)这时候的乡村除了景色美,还有的就是落后,而且是大批劳动力还没有出去打工,外界发展还没有渗透到乡村的情况。
  甚至一开始,游天鸣的父亲带着游天鸣拜师的场景,这个老爷子还深深以为孩子只要学好这一门手艺,以后就能有碗饭吃,就是这么朴实的父亲。而他自己也没认识到这几年后的中国发展,唢呐会变成时代产物。片中焦三爷(陶泽如饰)一次次的拿出一个唢呐,一次次的言语,“这是我师爷的师爷的师爷传下来的,有几百年时间了。”你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手艺人对一门手艺的致敬,与传承下来时的自豪,每每出场甚至有“接师礼”相迎,村人对手艺的尊敬,以及手艺人本身的傲骨。一场景中,一长子不惜花重金跪求焦三爷为逝世的老爷子吹奏一曲 “百鸟朝凤” 。被焦三爷言语拒绝了,只是因为当年这个村长把同村的几个大姓排挤出去了,这是一份傲骨,以及也还是一份还未被破坏的民风。
  焦三爷在片中说 “唢呐” 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唢呐”不是专门红白喜事时用的,乡亲们劳累了听上一曲也舒畅得很。焦三爷在说这番话的时候,那一份由内而外散发的气场。举止泰然自若言语顿挫间,眉挑目集之处颇有神韵,洋洋洒洒的几句话,就是相亲们的一阵较好,那个时候焦家班的一众门徒还是直着腰身的。
  一开始发生在两个孩子的学艺上的片景,还无时不透露着乡村的美好,学艺时孩子的钻与精。细细品味时,猛地发现这部片子让生活在城市中早已不熟悉脚踩土地的你我,渐渐的收敛品行,不是因为这部片子接地气,而是你我太久没有接过地气了。不管是《美国队长》还是《小时代》。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忽略了很多常识,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很有劲,但你让一个美国人找它的民族历史,无处可寻,而中国的孩子往上2000年诗经亦是可以直接阅读,而你让大多数西方人去阅读古拉丁文献?那是学者做的事。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传承,艺的延续。《小时代》可以让一堆观影的女粉丝高潮迭起,但这部电影并不会让这群人称快连连。原因在于我们这一代的文化教育上的断层,以及官方教育对某一现象的刻意隐藏。对于大众来说 “面包”、“马戏” 就是生活的全部,很少有人去关注人文变迁,近代史的延续。
  一个东西,太多的人在谈论它,一定意味着正真得到它的人太少了,比如“情怀”、“暖男”、“爱情”这是因为太多的人太物质,才会总是表明自己很有情怀;这是因为太多女人得不到暖男的关注,才表现出暖男的稀缺;正是因为太多人逃避生活选择顺从家庭安排的婚姻,才出现爱情这个话题的热议。因为太多人得不到,因为太多人太想要。
  关于人文的变迁,说个题外话。很少有人明白三线建设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后来导致什么情况。所以大多数人对于王小帅导演的《闯入者》很迷茫,不晓得影片到底在讲什么。就像这部电影一样,接地气的文化缺失背后是太多的人不明白,这部部电影不就是一个唢呐匠的故事,哪里来的情怀?匠人被重提,是80后这一代的人再次表现出对精细化的工艺的要求。而对于民间角度,甚至在那个没有电视机、收音机的年代,“唢呐” 就是大多数人的“马戏”。是大多数人的精神食粮,他们从小没有熏陶过流行音乐,民间的娱乐就是红白喜事,而不管哪一种都记载着一个家庭的变迁,所以乡人对匠人的尊重敬意因由自此。而随着改革开放,新的一代人的成长接触了外来的文化的洗礼,传统与外来的冲击。甚至在片中你看到寿宴上,传统唢呐与西方敲打乐的抢风头。穿着紧身豹纹的女郎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传统被遗弃在一角。这一个场景心里真叫好,称赞,恰如其分的表达西方文化与传统的冲突所在。而传承还是不传承则面临着让人尴尬两难的地步。打斗的场景,踩坏的唢呐,挂彩的面庞,无不体现着冲突的紧张感。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江湖的道。老话说“五花八门”—— ——其实源自江湖,指的正式这样一些行帮。五花依据五行排序:金菊乃卖茶花的老妪;木棉为治病的郎中;水仙喻酒楼的歌女;火棘花系杂耍盲流;土牛花代指挑夫棒棒。而八门指的是:“金皮彩挂,平团调柳。”每个字都代表草根社会中的一个行业。按行规郭德纲出平字门,赵本山属柳字门—— ——这就是他们还在开山收徒论资排辈的原因。而电影中 “天鸣 ”成立新的游家班时,带着一众师兄开辟新的招牌,然而事与愿违,谁也想不到 “唢呐” 会这么早的退出潮流,零零散散的劳作让一众师兄不得已外出务工。二师兄的中指被机器切掉,另外一个师兄因为在石棉瓦半年的劳作出现尘肺病,都已经再也拿不起手艺了,尴尬迷茫面对生活的无可奈克。又间接体现乡村这一代人的艰苦,在家难,外出更是难。有很多这样的细节你可以充分挖掘出当时的时代背景。
  而最终焦三爷有没有吹一首间隔二十多年的百鸟朝凤?有!为了给徒弟找回场子,不顾身体状况恶劣强行吹奏起这首《百鸟朝凤》而这个村长是实实在在的德高望重:曾经打过鬼子。乡人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带出一个时代,什么是民风这就是民风,人心贴人心。
  焦三爷为了给徒弟找回场子,又捡起放下许久的唢呐,当鲜血从 “唢呐” 的腔壁流出来,怎能不让观者动容,听者泪目……这是一份坚守,是一个老艺人最后的坚守,用生命完成的最后佳作。但《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导演吴天明的最后佳作?而吴天明导演逝世后,一众唢呐匠为之奏响“百鸟朝凤”这个曲子,唯有德高望重之辈才受的起。导演吴天明,男主游天鸣。"天明"、“天鸣”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巧合,谁又知晓呢?
  最后借用,影片中焦三爷的临终之言:“我是旱死的麦苗,再大的雨水也缓不过来了。”
  落尘 拾区咖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