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多伦生态治理区疑遭大面积开发 生态移民问题一拖十年仍推诿 (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4: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蒙多伦生态治理区疑遭大面积开发 生态移民问题一拖十年仍推诿
  中国数字法律援助栏目崔红轩 李丽宏内蒙报道: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地处京津风沙源,自2000年起,多伦县借助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封、飞、造、禁、移、调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生态和经济发展“比翼双飞”12年间,林地面积由54万亩增加到18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6.8%提到28.75%,天然场产草高量由每亩35公斤提高到100公斤草。
  十多年间,多伦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京津风沙源变成了京北后花园,尤其是当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NGO共同组织的“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的公益行动,更是把多伦和北京人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生态改善后的多伦成了北京人新的旅游目的地。到多伦旅游,感受草原文明成了北京人的旅游新时尚。
  


  可是日前法律援助栏目却接到了多伦县淖尔镇、蔡木山乡等地多名群众的反映材料,称在多伦这些年的生态治理中,当地政府联合某些投资机构,以治理沙漠的名义,把村民生态移民出来的土地高价出让,过度放牧和开荒,尤其这两年,许多人以各种名义抢占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地,大面积开垦,种小麦、土豆、胡萝卜、药材等经济作物。许多地方刚刚绿化封固起来的沙丘又出现了明沙。刚刚好起来的生态环境又面临破坏的危险。而且在生态移民过程中,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作风粗暴,处理问题简单,强行逼迫村民生态移民,却又不做好移民的安置工作,导致许多人移民后无土地,无草场,有的人甚至连身份证也没有,连农民应当享受的基本保险也无法办理,村民们申诉多年,多伦县、乡村各级政府推诿扯皮,迟迟不予解决。生态移民至今十余年了,问题依然在推诿中。
  法律援助栏目为此专程到多伦采访。希望能够了解事实真相。督促当地政府在重视面子工程的同时切实关心一下民生问题,帮助群众解决久拖不决的难题。
  一、生态移民退出地政府招商变卖
  多伦县蔡木山乡青龙背村是当年生态移民的集中区,十多年前这里的村民被搬到了一家河村和新仓村等地,法律援助栏目走访了搬迁的村民们,提起生态移民,村民们都是牢骚满腹。
  青龙背村长段某告诉法律援助栏目,当年实施生态移民时他们村共腾退了数十万亩的土地草场。当时政府承诺治理好后还允许村民回来适当放养经营,可是村民们前脚刚搬走。县乡政府就以招商治沙的名义引进了万象公司、超大公司、德兰公司等几家企业,把土地出卖给了这引起企业,这些企业名义上是治理沙漠,可实际上却是在放养牲畜,打草经营。土地证上明明显示土地是青龙背村集体的,可是青龙背村民却不能到那里放牧打草。为此村民们和企业每年几乎都会因为打草放牧发生争斗。他们十多年来一直向县乡政府反映,迟迟得不到解决,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他们将计划把县政府告上法庭。以维护村集体的利益。
  

  

  

  

  

  

  

  

  


  根据多伦万象畜牧产业有限公司、超大公司网络公开资料显示,这些企业主要经营是项目畜牧养殖,各公司宣传资料 中也从未涉及沙漠治理,以生态治理的名义把村民移同家园, 再以同样的名义把土地转卖给经营性企业。 多伦这种生态移民的方式让农民们难以接受。
  二、数万亩生态区被扣开开荒
  2002年发生在北京的那场沙尘暴,相信很多人至今都记忆犹新。那是北京有历史纪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在此之后,北京天津等地区的人们开始关注由内蒙古地区土地沙化导致的沙尘暴问题。媒体发起的“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多伦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观。
  可是法律援助栏目在知情群众带领下 ,走访了青龙背、铁公泡子等几个生态移民区,看到大面积的土地正在被挖掘机大型机械挖成一道道的沟槽,有种小麦的,有种树苗的,还有种胡萝卜,药材等。据群众反映,这些开采
  机构大都有县政府的批文,累计开荒面积已近十万亩。
  法律援助栏目在现场看到,大型机械开垦同来的一道道树沟把刚刚覆盖上 草皮的沙地撕裂了开来,起风时,大草原上一道道小小的沟壑被风吹开,黄沙就像是草原的伤口,被越撕越大。成片的沟壑连起来,那些刚刚种植的幼小的树苗保护大地的作用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不知道这些只有20多厘米的树苗,在黄沙中究竟能坚持多久。具当地的村民介绍,背风的地方树钩不易扩散,但在迎风但的山坡上,竖钩被风 吹开,大片的黄沙重新裸露出来。随着荒地的大量开采,大量树沟、粮沟等等名目的沟壑出现,裸露的沙地面积越来越多。
  多伦是生态脆弱区,多年以来,国家通过生态移民、退耕还林等多种方式,投入巨大的资金用于多伦的生态治理, 多伦人民禁牧,圏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才使得多伦的生态环境有了改观。 多伦生态环境要恢复到几十年前水草丰茂的的景象还有很长道路要走。如今草皮初长成,却被撕开。被大面积开荒,当地群众接受不了。多伦草原的生态极其脆弱,薄薄的草皮下面就是黄沙,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不知道未来有一天黄沙会不会卷土重来。
  据当地群众反映,目前正在大面积开荒种树的是原县长闫树林引进的一家德兰公司(音),他们在青龙背已挖开了几万亩的荒地,种植绿化树木,长大后卖钱。
  在引进外人种树的同时,当地政府对村民们的植树热情却十分冷淡。原青龙背村河头村民小组村民闫喜卿酷爱种树,在当年生态移民时,他 不愿意搬迁,当地乡政府就组织人强行推倒了他家的房屋,逼迫他家生态多民。但他说你治了我的人治不了我的心,他带领家人挖半人深的地窝子,上面覆盖上杂草,全家人住在地窝子里仍然坚持植树。后地窝子又被政府人员推倒了。他又再次建起来。最后在原任副县长闫树林的协调下,才允许他们家在原地只种树,不得放牧。
  现在闫喜卿家人仍然住在地窝子里,十多年来他们全家已经种植了数千亩的树木,长势良好。
  三、生态移民问题重重,一拖数年仍在推诿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 在多伦采访期间,经常听到多伦人说这两句话。发展经济,进行生态治理的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可是法律援助栏目到多伦县政府了解生态治理情况时,却碰到了近百名的群众集聚在政府门口,等着向政府反映他们因生态移民产生的种种民生问题。
  原青龙背村民,现移民一家河,村的村民马三现在饲养有五十头牛,提起以前在青龙前时的生活,他说,现在比那进差远了。2004年夏季,原蔡木山乡党委书记刘守峰以普查人口的名义,让村民们签字,当时根本搬迁的事,到了2005年夏季,刘守峰和乡生态办一邦人到青龙背村强行搬迁,村民们的 房屋被推毁,牛羊等变卖。辛苦经营数十年的家被一下子毁掉了。马三搬迁到一家河村团结小区时,分了两间房屋和一间小牛舍,却还花了五千元钱。现在这些牛羊和家业是他和家人十多年来一点点 辛苦攒下来的。因为一家河村不愿意给他们分配土地,马三和一起移民过来的村民们戏称自己是下岗农民,为了解决土地草料问题, 他们每年都向县乡各级政府反映情况,可是问题一没有得到解决。
  还有一部分村民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失去了接受单位,现在连户口也没地方落,更不用提住房、耕地、草场等基本生活保障了。
  这些事情一拖十余年,如何解决,何时能解决,村民们不得而知,因为生态移民,为了改善家乡的环境,他们毁掉了自己的家园, 变卖了自己牛羊,为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如今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却无法落实,当地各级政府一直推诿扯皮, 拖了十年仍然在拖延。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GDP政绩还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这个问题多伦的政府官员不知道有没有想过。
  四、宣传部领导“不是多伦人,无权管多伦的事:
  法律援助栏目到多伦县政府办公室了解生态治理及生态移民情况。政府工作人员推到信访办。信访办领导了解情况后说不归他们管,几经辗转外宣办一位王姓女领导接待了法律援助栏目。
  王姓领导先是以没有新闻总署记者证为由拒绝了法律援助栏目反映的问题,当我们提出以公民身份要求他们公开相关信息时,她又以”你不是多伦人,没有权利过问多伦的事”为由再三推托.
  十年生态治理,多伦旧貌换新颜,山青了,水刚绿,可大面积的开采却又迅速铺开,积累依旧的民生问题仍在拖延.不知多伦面临的种种新问题,多伦各级领导是否知道,是否真正在履行执政为民的宗旨.?
  法律援助栏目将持续关注事件的进展,关注多伦这片被开垦的生态治理区和拖了十余年的生态移民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