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以为“莹光”与“荧光”是一样的吗?(很多行家也都搞混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0 04: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莹光”和“荧光”这两个词总让很多翠友摸不着头脑,大部分人会认为这只是写错了而已,其实它们是一样的,甚至很多行家都会搞混。而事实上这两个词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彼此之间的差距却是天壤之别。
  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解解惑,看看“莹光”与“荧光”分别代表着什么吧!

  什么是翡翠的“莹光”
  “莹光”(也叫“起莹”或“起杠”)是用来形容翡翠的一种光学现象,翡翠本身不会发光,所以如果想要看到翡翠起莹一定要有光线的折射。
  起莹光,就是一件翡翠通过光线的折射使整块翡翠明暗不均,对人眼造成视觉上的反差,莹光越强反差就越明显。
  同样,因为莹光取决于光线的折射,所以莹光的表现也受翡翠本身形状、角度、弧度的影响。例如,一件没有任何弧度的翡翠,是很难看到莹光的。
  种水极好的无色翡翠,内部的晶体颗粒精细到一定程度,排列紧密而又规则。晃动此种翡翠时,能观察到一种柔和且朦胧的白光漂浮在翡翠表面上,仿佛是在薄云游动下的月亮。专家描述此种现象为“冰种(或玻璃种) 翡翠具有莹光”,或“满莹光”等。无色冰种或玻璃种翡翠的耳坠、项链、玉佩和手镯产品就常有这种现象。

  莹光产生的条件
  这种“莹光”的产生是由于冰种翡翠由0.001 mm 左右粒度的微小硬玉晶体致密集合体组成,在不同的方向上产生了硬度差异而在其抛光表面出现了微波状起伏,使入射光产生了漫反射的现象。
  由于此类翡翠的透明度高 ,光线在空气中传播到其抛光表面时,表面微波纹会产生一部分反射光,形成反光点; 然后一部分光线进入翡翠内部,在由光密媒质(内部) 进入光疏媒质(空气)前,翡翠表面微波纹又发生作用,在其内部产生强烈的漫反射(内反射) ,与硬玉晶粒间的折射就形成了朦胧状的白色光斑,也就是我们肉眼观察到的柔和且朦胧的白光。
  起莹并不是每一块翡翠都可以出现,这和翡翠生长过程中的受力有关。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有序),就有很大的几率出现“起莹”现象。起莹可以算是翡翠中比较少见的现象,所以拥有“莹光”的翡翠的价值总会比较高一点。

  


  “荧光”是什么
  “荧光”是指在荧光灯的照射下,翡翠受外界能量的激发而产生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天然翡翠是不会产生这种荧光的。

  ?那荧光又是怎么来的呢?
  用紫外荧光灯照射B货与C货翡翠,就会出现荧光,而且荧光的颜色相对比较多彩,有蓝、绿、紫、白四种颜色。这种荧光的产生,是因为B货与C货翡翠在通过人工处理时增添了会产生紫外荧光的染料,所以在紫外荧光灯的照射下才能够看到这种荧光。
  同样都是光,而且“莹光”和“荧光”还是谐音,但是一个是体现翡翠种水极佳的指标,另一个却是说明翡翠是B、C货的证据之一。

  这一字之差,价值就是天差地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