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忤逆子》杀死叛国的父亲是大孝义吗?

[复制链接]
查看18 | 回复18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各位老师论证一下,何为忠孝?“忠孝”错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认识你的“忠孝”对,那就没人说你的忠孝“错”。不过,忠孝难以两全的真谛,人们内心都有一个认知。这可不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故事可诠释的。声明:没有争辩的意思,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他不能用忠孝不能两全来为自己抹粉。
  忠:必杀卖国之父; 这是对的。
  孝:杀父后必须自杀,去地下伺候父母,以谢伦理纲常。
  但他只杀父不杀已,这就是估名钓誉,心里阴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给你个建议,不要写是主动弑父,否则伦理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可以改成自己想挽救父亲,但发生意外,造成了父亲之死。即客观上他造成了父亲之死,主观上决无想弑父的念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风雪刀客001 回复日期:2012-6-7 18:53:00  你要认识你的“忠孝”对,那就没人说你的忠孝“错”。不过,忠孝难以两全的真谛,人们内心都有一个认知。这可不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故事可诠释的。声明:没有争辩的意思,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作者:风雪刀客001 回复日期:2012-6-7 18:43:00  你太执着了,那就执着下去吧,但愿有人慧眼识珠,祝你成功!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
  我承认我是有些偏执,但这也正是我想表达的意思,中国几千年来,特别近百年屡遭外族欺凌,英雄多,但汉奸国贼也是一片一片的,中国能顽强的活下去,我想就有忠孝这的人的执着、甚至是偏激,这种执着。偏激也是一种气节吧!
  ----------------------------------------------
  作者:MM巧克力2012 回复日期:2012-6-8 10:24:00  我认为他不能用忠孝不能两全来为自己抹粉。
  忠:必杀卖国之父; 这是对的。
  孝:杀父后必须自杀,去地下伺候父母,以谢伦理纲常。
  但他只杀父不杀已,这就是估名钓誉,心里阴暗。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
  【背负沉重负罪十字架的忠孝投军只为阵前用鬼子的血洗涮父亲的耻辱,更想早赴黄泉再尽孝道。】
  【却被一心同归于尽的忠孝打乱了阵脚,】
  【“国破至此,军人只应准备着死,准备着和敌人同归于尽,没有明天。”】
  因是梗概,剧本中,忠孝弑父后上吊未死,想着鬼子同归于尽,洗涮父亲的耻辱,再尽孝道才投军的。
  --------------------------------
  作者:逸安逸安 回复日期:2012-6-8 13:19:00  楼主,我给你个建议,不要写是主动弑父,否则伦理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可以改成自己想挽救父亲,但发生意外,造成了父亲之死。即客观上他造成了父亲之死,主观上决无想弑父的念头。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
  我明白您和风雪刀客001先生都是好意,并且意见也都在人伦之中。但,还是请恕我偏执,这正是本剧就是讲述主人公战胜的不只是敌人,更是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疯魔。
  孝道和民族大义的两重大山压抑着他,他心中的苦痛,远比肉体的伤害、死亡难受何止千万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逸安逸安 2012-6-8 13:19:00
  楼主,我给你个建议,不要写是主动弑父,否则伦理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可以改成自己想挽救父亲,但发生意外,造成了父亲之死。即客观上他造成了父亲之死,主观上决无想弑父的念头。
  -----------------------------
  逸安老师的意见非常正确,或者,弑父,是在情急之下,必须为之,比如说父举枪扣动板机欲杀一抗日女子,恰女子与已有恩怨,或一男子,此男子是自己的恩师,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等桥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5#回复作者:白楼石回复日期:2012-6-8 22:18:00
  @逸安逸安 2012-6-8 13:19:00
  楼主,我给你个建议,不要写是主动弑父,否则伦理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可以改成自己想挽救父亲,但发生意外,造成了父亲之死。即客观上他造成了父亲之死,主观上决无想弑父的念头。
  -----------------------------
  逸安老师的意见非常正确,或者,弑父,是在情急之下,必须为之,比如说父举枪扣动板机欲杀一抗日女子,恰女子与已有恩怨,或一男子,此男子是自己的恩师,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等桥段。
  --------------------
  我的理念真的很难理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忠孝当然错了哟,排序的位置不对嘛,这主要是站在统治者阶层的角度灌输出来的传统封建的价值意识,跟现代以人为先的人权价值意识风马牛之远,而作为普通人的角度看,人性是要高于政治性的,所以孝应该排在前,任何时候都应孝忠才对。想哟,如果一个人连孝都做不好,再忠又有何用?因为国也是为人而设的,如果这个国只是用来让人为它服务而凌驾到了人的头上的话,就与人要设国建国的初衷相矛盾了,而且,国也只是一个历史现象,有始,也有终,而人不灭。世界也是越来越走向一体、和平的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阶级对立很难讲清谁是谁非。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出了这种反孝道的事不是没有。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反思这种特定环境下所出现的非常事例。就象苏联文艺界反思“十月革命”中的“人”非常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岐山 2012-6-15 8:23:00
  阶级对立很难讲清谁是谁非。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出了这种反孝道的事不是没有。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反思这种特定环境下所出现的非常事例。就象苏联文艺界反思“十月革命”中的“人”非常活动。
  -----------------------------
  [改错]:我这话说的有问题。我的想法应该是——在民族对立的情况下,发生这种反孝道的事不是没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我们很难讲清谁是谁非。但事情发生这么多年以后,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反思这种特定环境下所出现的非常事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