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作家,只有批评家[别以为写了几篇烂稿就自以为是]

[复制链接]
查看13 | 回复13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文学要耐得住寂寞.啥叫寂寞?守住自己的文字就叫寂寞.曲高必定会寂寞,但并无大碍.文学不是方便面,开水可以泡,冷水可以泡,如果脑子不好使用冰块都可以泡.成大气者,不寂寞是不行的,因为那是做文学,而不是牵强地作文学.有必要解释一下,做是在创造,而作仿佛是个低廉的劳动力.是做而非作,这是文学家较之批评家的最大区别.
  
  
想起有个网站一个名词概念很有意思,把写文字的都叫作家.结果满屏幕都是作家们的作品.这其实没有必要深究,不过一概念而已.如今这“家“们多了,貌似都到一起跑线,当然我们也不必过于做作,作家就作家呗的.广告打的好,我是刘翔,人人都是刘翔.网络这挨千刀的,批评家都驻留在这里,曲高谈不上,和寡的却也寥寥无几.在中国做批评家永远比作家好做,因为他们的以批评出身,创造力不从心,于是就有了捷径.文学家为了文学而创造,批评家为了文学家的创造而创造,和需要吃饭自己做与下馆子吃类似,都是为了吃饭,走的却是不同的路子.
  
  
所以我说网络是个挨千刀的,批评家仿佛永远是论坛,博客的常客.世界需要言论,需要声音,需要批评家们的“积毁销骨,众口烁金“,这其中,某文学青年的“文学是个屁“,某语言文学专家的“我就是要针对某某人“,以及某名人杀手的“XX的乳房和XX的XX“成为这个时代批评家们经典论断.网络给了他们机会成名,成道,成仙,批评不用研究哲学,历史,只需要挑毛病就行了.正如我是个扯谈的,我深刻地抓住扯,谈二字,成不了批评家,也成就了一种言论.言论可以受到忽视,但批评注定会受到追捧,追涨杀跌不仅用于股市,还可以用于这里.
  
  
言论是可以杀死某个人,但更多人并没有被杀死,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让人不得不惊叹人们面对批评时的承受能力.我几乎已经可以把言论和批评划上一个等号.一种言论会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网络这个挨千刀的,人们已经习惯:等着别人的东西来批评.不是言论,而是批评,言论就是批评,批评即言论.所以我们在批评者拥挤忙碌的身影里们活着,听到的声音除了批评还是批评,孔雀筒子,“曲高“是你想创作的美丽心情,但“和“你的那群人,却做批评家去了,自然也就“寡“了.
  
  
如此,这创作来得何等的容易,这未来规划的如此的美好.批评家这个位置太容易做,到了如黄河江水的程度.逻辑上完美无缺:我没有剽窃,我没有抄袭,我只是再做相应的文学批评,社会批评而已.面对首页满屏的批评家,呻吟这个词可以形容他们,因为他们的创作来源于别人也许不经意间的情感释放,显得自己神圣的写作事业如此可怜,如此的把持不住.貌似为了自己的生存,实际上是螳螂在前黄雀在后,一旦没有螳螂,黄雀也就饿死了.如此,生物学上的食物链可以应用到这里来,假如这条链是单循环不可逆转的,位于链的最低级是在创作,而它的上级就是等着吃,下级哪天消失了,上级只能转换对象去别的链,继续等着吃.
  
  
创造是人类被赋予的一个神圣使命,但是被网络这个挨千刀的扒光了衣服然 后侮辱了.罪魁就是如此的批评家们,他们不是在鼓励创造,而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正如为了拍砖而拍砖一样.如此一来,评论和批评划上了等号,凡事都得批一下才爽,才够劲,才能显示标新立异.所以对于文学评论,社会评论,还有别的评论,评论即为批评.
  
  
曲高和寡是褒是贬,我还没想明白.那谁说除了“第一亲密接触“之后没有网络文学的,你也是个挨千刀的.我要说,在有了网络这个挨千刀的之后,我们没有文学家,只有批评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确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家和文学啊?没我什么事,先撤了。
  
  撤之前说一句:这帖子写了大实话,爱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一句,西一句,本来不想做批评家的,还是要说一句,没看懂..
  
  不过,别以为写了几篇烂稿就自以为是这顶桂冠倒是可以给楼主戴上..尤其是近几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以后发帖要注明转载
  
  个人文集>>城市论坛>>选择牺牲>>正文
  
  没有文学家,只有批评家
  作者: 选择牺牲[4303572] 2006-05-28 00:01
  
  文/牺牲
  
  
标题:没有文学家,只有批评家
  
  
副标题:"和"的人都去做批评家了
  
  
做文学要耐得住寂寞.啥叫寂寞?守住自己的文字就叫寂寞.曲高必定会寂寞,但并无大碍.文学不是方便面,开水可以泡,冷水可以泡,如果脑子不好使用冰块都可以泡.成大气者,不寂寞是不行的,因为那是做文学,而不是牵强地作文学.有必要解释一下,做是在创造,而作仿佛是个低廉的劳动力.是做而非作,这是文学家较之批评家的做大区别.
  
  
想起起点网一个名词概念很有意思,把写文字的都叫作家.结果满屏幕都是作家们的作品.这其实没有必要深究,不过一概念而已.如今这"家"们多了,貌似都到一起跑线,当然我们也不必过于做作,作家就作家呗的.广告打的好,我是刘翔,人人都是刘翔.网络这挨千刀的,批评家都驻留在这里,曲高谈不上,和寡的却也寥寥无几.在中国做批评家永远比作家好做,因为他们的以批评出身,创造力不从心,于是就有了捷径.文学家为了文学而创造,批评家为了文学家的创造而创造,和需要吃饭自己做与下馆子吃类似,都是为了吃饭,走的却是不同的路子.
  
  
所以我说网络是个挨千刀的,批评家仿佛永远是论坛,博客的常客.世界需要言论,需要声音,需要批评家们的"积毁销骨,众口烁金",这其中,某文学青年的"文学是个屁",某语言文学专家的"我就是要针对某某人",以及某名人杀手的"XX的乳房和XX的XX"成为这个时代批评家们经典论断.网络给了他们机会成名,成道,成仙,批评不用研究哲学,历史,只需要挑毛病就行了.正如我是个扯谈的,我深刻地抓住扯,谈二字,成不了批评家,也成就了一种言论.言论可以受到忽视,但批评注定会受到追捧,追涨杀跌不仅用于股市,还可以用于这里.
  
  
言论是可以杀死某个人,但更多人并没有被杀死,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让人不得不惊叹人们面对批评时的承受能力.我几乎已经可以把言论和批评划上一个等号.一种言论会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网络这个挨千刀的,人们已经习惯:等着别人的东西来批评.不是言论,而是批评,言论就是批评,批评即言论.所以我们在批评者拥挤忙碌的身影里们活着,听到的声音除了批评还是批评,孔雀筒子,"曲高"是你想创作的美丽心情,但"和"你的那群人,却做批评家去了,自然也就"寡"了.
  
  
如此,这创作来得何等的容易,这未来规划的如此的美好.批评家这个位置太容易做,到了如黄河江水的程度.逻辑上完美无缺:我没有剽窃,我没有抄袭,我只是再做相应的文学批评,社会批评而已.面对首页满屏的批评家,呻吟这个词可以形容他们,因为他们的创作来源于别人也许不经意间的情感释放,显得自己神圣的写作事业如此可怜,如此的把持不住.貌似为了自己的生存,实际上是螳螂在前黄雀在后,一旦没有螳螂,黄雀也就饿死了.如此,生物学上的食物链可以应用到这里来,假如这条链是单循环不可逆转的,位于链的最低级是在创作,而它的上级就是等着吃,下级哪天消失了,上级只能转换对象去别的链,继续等着吃.
  
  
创造是人类被赋予的一个神圣使命,但是被网络这个挨千刀的扒光了衣服然后侮辱了.罪魁就是如此的批评家们,他们不是在鼓励创造,而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正如为了拍砖而拍砖一样.如此一来,评论和批评划上了等号,凡事都得批一下才爽,才够劲,才能显示标新立异.所以对于文学评论,社会评论,还有别的评论,评论即为批评.
  
  
曲高和寡是褒是贬,我还没想明白.那谁说除了"第一亲密接触"之后没有网络文学的,你也是个挨千刀的.我要说,在有了网络这个挨千刀的之后,我们没有文学家,只有批评家.
  
  评论文章 相关评论 在社区给作者留言 社区原文
  
   选
  择
  牺
  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如此的剽窃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第二次了..不过上次人家承认了..哎.他说忘了加转载..我能理解正如我上厕所总忘记拿手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这么受关注,真的.我太感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0 0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赵丙三回复日期:2006-7-21 18:45:00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这么受关注,真的.我太感动了.
  
  
  都感动得痛哭留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