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模型中间金融健康性指标的数字是怎么出来的啊???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8-5-16 1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股票定价的模型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传统的CAPM模型,可以视为一个单变量模型,唯一的变量是风险溢价;第二代模型是法玛教授提出的双变量模型,一个变量是公司规模,另一个变量是市值与净资产值比;汪氏模型是第三代模型,也是一个双变量模型,它采用了综合成长性指标和金融健康性指标作为两个变量,它们和股价的回报率有相当高的相关性.记者:汪氏模型强调买股票的判断原则是"好不好,贵不贵",能不能对此详细阐述一下? 汪:"好不好"就是看这家公司有没有较高的成长性,以及财务指标是否稳健和健康,也就是综合成长性指标和金融健康性指标可以给出答案的问题;在我的书中是用从AAA到C的9个等级表示的,选AAA和AA级就是好公司,风险相对低?"贵不贵"就是看目前的市场价格是否体现了公司的真实价值,如果价值被低估了,那就值得投资,如果高估了,就需要谨慎,在书的总表中我用"高估,低估"表示。 我在对沪深股市1069只股票进行了综合评估以后,把全部股票分为5类:值得投资、可以投资、中性观望、谨慎投资和不可投资,其中,第一类公司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共有124家,当然,在目前的价格下,第一类公司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股价被高估,但远远低于其它类别的高估数字,加上未来外国基金入市必买好公司,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比较放心地投资这些股票。 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一个简单的办法是选择我选出的第一和第二类股票进行投资组合,当然,这还要结合各人对行业的投资偏好及对股票的熟悉程度。而在第一类股票中,尽量选择价值被低估的品种,我根据市盈率的高低对各个股票的价格做了了一个简单的评估,在目前情况下,一般认为30倍市盈率以下的股票被低估了,但对一些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企业或新兴行业,这一标准也可适当放宽。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汪氏模型这种分类的科学性:去年10月份,我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证券节目中首次披露了好坏公司之间的股价倒挂现象,当时第一类好公司的平均股价为11.8元,而第五类坏公司的平均股价反而有12.6元,但在半年后,市场对此作出了合理调整,第一类公司的平均股价已经上升到了15.77元,6个月涨了33.64%,而第五类公司的平均价格跌到了9.84元,6个月下跌了21.9%。这充分证明了中国股市的主导资本和决定性力量仍然是遵循理性投资准则的,也充分证明了汪氏模型对中国股市投资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指标如何构建 记者:您所提出的综合成长性指标和金融健康性指标是如何构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的问题如何解决? 汪:综合成长性指标原理其实比较简单,就是根据上市公司4年以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判断,保持20%以上增长率的我们可以认为它具有高成长性。金融健康性指标相对复杂一些,主要由营运资金资产率、息税前利润资产率、累计盈余资产率、权益负债比、总资产周转率5个细化指标组成,考察公司的变现能力、盈利能力、负债比率、资产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 为了规避上市公司造假的风险,在汪氏模型中还特别采用了一个附加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因为上市公司造假合同比较容易,但要对现金流造假就非常困难,因为现金的数字是公司账上的存款结余,如果造假,银行方面也必须配合造假,而银行造假难度很大,因为银行内部账必须与所持现金额持平。所以,现金流要比盈利数字可靠得多。此外,主营业务不明确的公司,也是识别造假的一个切入点。 记者:市盈率也是汪氏模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您认为多少倍的市盈率是适合中国的? 汪:有些人提出,买股票可以不考虑市盈率,尤其是在中国,因为中国有三分之二的股票不流通,市盈率是失真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有误导。我的研究表明流通量和股龄成反比,由于中国公司平均股龄只有5年,其实际流通量与国际小股龄公司类似。 我的理由是,尽管中国存在着大量非流通股,但是作为整个市场来说,市盈率还是衡量股市是否有泡沫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从世界各国的股市发展来看,市盈率始终会回归到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水平上来。发达国家是20倍左右,发展中国家是27倍左右。但是我们国家的市场市盈率明显偏高,在我的书出版前夕的4月份,市盈率高达85倍因2001年整体盈利下降32%所致!这是不正常的。综合国际上的经验,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我认为我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应该在31倍左右比较适当。 值得注意的是,我在运用汪氏模型对我国股市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我国如此高的市盈率主要是因为存在一批约100家基本面很差的公司,有些市盈率甚至超过2000倍!正是由于这些市盈率过高的公司,才使得整个市场的市盈率高高在上。我认为,降低整个市场市盈率的办法不一定要通过打压股价,只要将这些绩差公司剔除出主板市场,另外成立柜台交易市场,主板市场的市盈率就可以降下来很多,市场的整体风险也会下降很多。 买苹果而不是买包装 记者:汪氏模型采用的都是公司的历史财务数据,但是,沪深股市有个特点就是重组多,一个公司的基本面往往可以通过重组一夜之间变得面目全非,汪氏模型怎么对此作出解释呢? 汪:我承认有实力公司出面的重组的确具有使上市公司脱胎换骨的功能,但是,我也曾经对沪深股市的重组现象做过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85%的重组采取的是母公司和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的关联交易,而这种方式往往并不会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只是报表上的数字重组。我掌握的数据表明,重组过后,上市公司业绩上升的占54%,而下降的占46%,两者比例相差不大。 有些投资者老是寄希望于自己买的股票通过资产重组一夜变成金凤凰,其实这只是建立在一种虚幻的心理幻想之上。我的研究表明,绩差公司的股票价格组成中的心理价格纯粹对未来的憧憬,无现金流支持占市场价格的69%,隐含巨大泡沫,而绩优公司的心理价格为零均为真实价格。目前股市上,重组成功的比例很小,用资金去冒险投资这种股票,就好像买苹果的时候只看见了外面华丽的包装,而忽视了包装里面的内在本质。我还是建议投资者去买苹果本身而不是去买它的包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16 1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啊,专业不对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