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8-5-17 2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16.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19.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论语?子罕》。①[凋]凋谢。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论语?宪问》。①[不能]没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3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35.子曰:“有教无类①。” 出自《论语?卫灵公》。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36.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 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260171.html?si=5&wtp=wk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17 2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克己复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17 2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里基本都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17 2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