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载站桩打坐经验分享——功理心法与用劲浅释(原创心得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98 | 回复98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站桩之源流,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黄帝内经”里说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抱元守一,独立守神”其实就是讲站桩。
  可见站桩之练法是由来已久的。
  只是到了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局部肌肉型锻炼,从而造成了身体的局部畸形发达。
  身体不均衡的发展,导致到了中年,智力、经验已达至巅峰,但身体早已走下坡路久久。
  本来想好好干点事业,但无奈,身体却已经不允许了,这实在是可惜!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肌肉型训练的弊端,从而开始尝试站桩、打坐来养生、强生。
  但很多习练者属于自学,由于见地不明,或又无师之调校身形,
  所以,很多人虽然有桩龄一年以上之经验,但却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谈“用”以明“体”。
  在本帖里,大算我把二十余载站桩、打坐之经验,
  包括一些心法、功理,劲法……,分享一些基础入门的东西出来,
  让更多的人认识站桩这种功法,引导初学者入门……。
  另外,理论性的东西我就不多讲了,这里我主要写一些自己的东西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审核通过了,就开始写了。
  一、站桩锻炼原理——站着不动也叫“运动”?
  站桩锻炼是有别于肌肉锻炼的。
  肌肉锻炼也可称之为局部运动。
  局部运动的结果就是造成身体所锻炼的部位肌肉发达,
  身体不协调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畸形。
  而且,没法锻炼到身体的内部内脏,所以,难有养生效果。
  而站桩锻炼是整体性锻炼,是体内的伸筋拔骨。
  易筋、易骨,易髓使得身体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站桩又能锻炼人的神经系统,可以开发人体潜能,增强记忆力。
  锻炼越久,心意则会越练越灵。
  站桩,看似站着不动,其实内部运动得更厉害,气血都在急速运动着。
  只要摆好桩架,把间架结构调整好,体认在“空气中游泳”。
  空气的压力、压强会自动打通练功者的气脉,
  从而使得身体“枯木逢春”,焕发生机。
  站桩对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会有显著的效果。
  比如,风湿,高血压,胃病,炎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养生桩与打坐练法。
  静为本体,动为作用。
  静炼为修炼之基础。而静炼之方式,又分站桩与打坐两种。
  而桩法严格上来说,有站、坐、卧三种姿势。
  三种姿势皆有养生效果。
  只是,桩法作为拳术训练之基础与核心,
  习练拳术技击,必以站为主;坐、卧次之。
  坐式桩,是站式之补充,亦是古时马上功夫之静态训练。
  卧式桩,可作为地面技术之静态训练……。
  打坐修定之法,乃佛道修炼之共法。
  盘腿而坐,掐印诀,亦可打通腿部气脉……。
  二者,虽然姿势不同。
  但心法、功法亦可相通,可相互补充交替练习。
  站桩主要以平步浑圆桩为主。
  浑圆桩者,浑厚圆满之意,同时又是求得浑圆力的桩法,所以被称作浑圆桩。
  又因为手型撑三抱七,环抱于胸。
  所以从姿势上又被称为“撑抱桩”。
  (撑抱产生“松紧”,体认气波松紧的变化)
  平步浑圆养身桩,下盘之脚型,又可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骑马步(脚尖朝正前方,内夹);
  第二、外八字步。脚尖45度朝外撇。
  此两种平步姿势,哪种好呢?
  以我自身体认经验,
  刚开始学练,可以先练骑马步,以便于“开胯”。
  当胯开后,可练习外八字步,为灵便之步法打下基础。
  刚开始练习,手臂悬空会感到异常的酸疼,两脚,会抖动的十分厉害。
  都是正常的,多练即可。
  当身体气脉打通以后,手脚身体就没有那么酸疼了。
  而打坐,手型一般可用三昧印,子午诀,祖师诀、金光诀……。
  而技击桩,为丁八步。手型根据不同锻炼目的,作不同姿势。
  技击桩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技击的桩法,所以这里就不多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站桩运动量问题
  站桩练习者因拳理不明或者是因为被刻意的误导,以为站桩要越长越好。
  一些初学者动不动就是一次站40—50分钟。
  作为初学者来说,这种就是在“熬桩”了。
  这样一味的“耗时间”其实完全没意思!
  与其这样熬着,不如,好好体认点“东西”,
  哪怕只站5分钟,也胜过这样站50分钟要好……。
  如果存在熬桩现象,
  那么,哪怕练功的“桩龄”在1年以上,身心也都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一般来说,初学者,站养生桩一次不要超过15分钟,
  且主要站高式桩就可以了(基础不打好就站低式容易伤到膝盖)
  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身体则会出现胸口发闷,憋气……,
  甚至伴随有恶心欲呕的现象时,那么,就必须要停下来了。
  因为此时身体已经发出信号,运动已经过量。内脏在超负荷的运转了。
  所以,初学者,可以一次站15分钟左右,每天站1—3次即可。
  站桩要中重在“体认”,而不是一味的去“熬时间”。
  而技击桩,真的站对了,有些举重运动员,其实也只能站5分钟左右。
  所以,一些学者当以为自己能站很久而高兴时,其实都是已经练错了的。
  但桩法练对后,随着身体脱胎换骨的变化,自己也会不自主的延长练功时间的。
  慢慢就能一次延长至30、40分钟了,
  这样练功,才是良性的循环。
  还有就是,练功一定要“留有余兴”,
  不要耗尽精力,今天站了,明天不想站,那就不行了。
  要留着一点精力,明天继续站。
  这样循序渐进,就容易涨功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新,正好最近在学站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站桩打坐之心法,功法解析:
  定力修炼是锻炼人之六根。所以,功法虽然繁多,但归类后可分六大种练习方法。
  1、眼根眼色法门。
  人总是见“色”心喜,心便向外驰求攀援,而精气神之能量亦随之而释放。
  故修炼则要反其道而行之。
  例如,站桩或者打坐时,眼见面前一物。
  见之时,收摄眼光,以意念将其气,能量收回眼睛。
  直收到脑后松果体,泥丸宫……。
  眼定则心定,很多人,眼睛总是眨动频繁。
  多修炼眼根,可以安定心神。
  开始练时,眼睛久盯一物,往回意念采气而收时间一久,眼必发酸,则必然眨眼。
  初时,先做到一、二分钟不眨眼;
  然后再延长至五分钟不眨;
  到能够7、8分钟不眨一次也就差不多了。
  可以观花树叶来采气练习之,久久功深。
  清晨时练功,可以看到树稍周围会有“气”,
  然后把这些“气”以意念采过来……。
  另外,也可以练习观水碗。
  水碗中取自来水,冷水即可。
  然后,可以看到碗中水面上有“白气”弥漫。
  再继续练,可以看到圆光术在各种介质中所“成象”。
  这时,眼功初成。
  以此眼功,可用之于“相术”,相面、相地均可。
  可观人面部印堂或头部之气,若有黑气,则必为“凶兆”。
  亦可用之于相地、看风水之“望气”,
  看“地气”初步判断地之吉凶,
  再结合相应易卦知识,沟通灵界之法术,则风水术成之……。
  同样,当见到练站桩功之同道时,可见其“神气”之厚薄而知其底蕴。
  例如,头部仅有白色如雾气笼罩之白光,
  说明其人有定力功夫,但未能明得心地本源。
  而有可以依据白光晕之厚薄而判断对方功夫,
  是高于己乎?
  低于己乎?
  抑或水平相近?
  若是高于己者,说明求学之时机已至……。
  功法效果:
  眼定则心定!心念变换越迅速者,眼则眨之越频繁。
  修炼眼根,得眼功,亦可安定心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2、耳根圆通法门:
  为了加强体认耳根法门,在站桩或者打坐中可以闭眼。
  静定中可以听周围景物之音,例如,雨声,溪水流动声,风声、鸟虫之声……。
  然后,意念回到自身,习之日久,
  可闻自身血液之流淌犹如瀑布;骨节之鸣响如放鞭炮……。
  功法效果:会发现耳朵听力变强,记忆力增强。
  3、鼻息法门:
  鼻吸入气,气从后背下行,走督脉。
  立圆运行,再向上行,走任脉,气从鼻而出,完成一个小周天循环。
  或者,吸入气时,可以一次吸完,一次吐完;
  也可以吸多次,吐多次。
  呼吸要绵长直达腹部,腹部随呼吸一伸一缩(丹田功)。
  此法对有哮喘者、肺病者,很有效果。
  功法效果:此法练之能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4、舌根(持咒法门):
  (1)心中默念阿弥陀佛佛号。
  注意,声音不要发出来,默念即可,要如“幽谷撞鸣钟”。
  先深吸一口气,念阿字,振动头部;念弥字,气下行振动喉部;
  念陀字,气下行至胸部;念佛字,气下行至腹部底。
  初练,这样持咒,几句佛号,就感到累矣……。
  (2)以密宗持秘咒修法来练。
  持咒“唵、嗡、吽”。
  唵字震开头部气结;嗡字震开胸部气结;吽字震开腹部气结。
  同样,不要发声于外。
  (3)以“咦,呦”试声练习。
  初,可适当外发声。然后,渐渐不要外发声。
  功法效果:同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5、身根(身触摸劲法门)
  体认身体上的各种“松紧”变化、转换。
  先摆好桩架。
  两手空抱球,撑三抱七。
  体认全身上下相争,全身各处相争。
  可以假象两手握有小球,然后轻握拳抓握之。
  动作要细微,最好细微到外在看不出在抓握。自己体认即可。
  还可以进行腰部,头部,以及身体任何部位的轻微拧转移动。
  然后,慢慢开始体认到双手有磁铁般的斥力感,
  身体犹如在水中,空气开始有了“阻力感”。
  然后,加强体认。
  双手可以单一摸劲——上下前后左右的动。
  体会,两手相争,身体的上下相争。
  然后,开始复合摸劲。
  (1)前后摸劲。
  手向前摸劲,手向前,向上,向内挤(肘向下压)。
  手向后摸劲,手下按,回拉,外分(肘上提外分)
  (2)左右摸劲
  外分为主劲,回拉、上提之劲为辅。
  内合为主劲,向前、下按之劲为辅。
  (3)上下摸劲
  上提为主劲,内合,向前为辅。
  下栽为主劲,外分,向后为辅。
  然后,随意自由发挥。想怎么摸就怎么摸。
  功法效果:
  练习中会出现“麻、热、胀、痒,自然颤动感、
  电流感,磁铁斥力感,空气阻力感……”。
  这些都是身体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是筋骨、气血、经络在发生变化的结果。
  不用紧张,坚持下去,有时候,几天就会有一个变化。
  而练功具备了这种气感、电磁感之后,就有了“画符”、“行法”灵验之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先生 :本土豪赏1张催更

(100赏金)聊表敬意,就算每天吃泡面,一定不忘来催更!【我也要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