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体验”兴起,你敢去尝试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6-6 22: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重庆某殡仪馆举办生命之旅开放日,多名志愿者体验写遗书、进棺材。类似体验活动并非首次出现,在全国多个地方都存在过。体验者们认为,在活着的时候有机会窥一眼死后的世界,将有助于他们珍惜生命,活得更好。但也有不少旁观者认为这是商业炒作,甚至可能诱发不好的后果。你怎么看?
  事件:“死亡体验”在各地悄然兴起
  据媒体报道,近日,重庆某殡仪馆举行了生命之旅开放日活动,自愿报名的志愿者参观完殡仪馆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还躺进棺材体验了一把“死亡”。
  哀乐响起,进行贡果礼、盖感恩被、默哀、献花等祭奠仪式后,再安睡在棺材中……有关死亡的种种仪式逼真地在体验者身上过一遍,那是什么感觉?
  事后,参加体验的女生告诉媒体,“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我慢慢安静下来,脑子回忆起自己以前发生的很多事,和父母的、和朋友的……”
  据媒体报道,这种名为“死亡体验”的活动在沈阳、上海、天津、重庆等地正悄然兴起,各类“死亡体验馆”花样繁多,时常客满。
  上海某体验馆还推出了“模拟焚化炉”,通过40℃的热空气和声光电等多媒体设施让体验者感受“火化”。假火化后,参与者看到投影在天花板上的“天堂”,然后爬行到达柔软、圆形、白色的胶囊,象征着“重生”。
  揭秘:“死亡体验”为何火爆?
  据了解,不乏一些猎奇者在寻求刺激,把它当成鬼屋之类的娱乐项目。而另一些体验者则称,通过体验,自己的情感确实得到了升华。
  猎奇者:这就是个游戏
  记者在某“死亡体验馆”的网友评价中看到,许多参与者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参与的。有人说,“就是玩玩游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挺刺激的。”“还行吧,无聊的时候来玩玩也还不错,打发时间。”还有人抱怨“性价比真心不高”。
  体验者:“死而复生”后会更加积极面对生活
  也有部分参与者表示,死亡和重生的仪式感能刷新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促进对生命的反思,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在公开报道中,一位体验者躺入棺材体验死亡时泣不成声,“亲爱的爸妈,我曾经很幸福,你们的照顾和用心我都懂,但我的时间不多了,很后悔经常和你们争吵。”
  业内人士:能满足体验者的心理需求
  “死亡体验”在亚洲地区走红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据可查资料显示,“死亡体验”最初源自韩国,2009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家中拥有最高的自杀率,这个数字是美国的两倍。高居不下的自杀率引发社会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讨论和反思,标榜重新认知生命的“死亡体验”于是在韩国应运而生,后来又被引入中国。
  业内人士称,“死亡体验”通过一系列外在手段让人在“安全的环境下”感知“死亡”的感受,利用心理学催眠原理,通过情景展现引导体验者进入心理导师所营造的“死亡之旅”,通过仪式感满足了一部分体验者对某种情绪进行告别和解脱的心理需求。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告诉华龙网记者,这是一种观念的进步,要知道过去我们都是很忌讳谈论死亡的。她认为,“死亡体验”除了满足了人们对新奇、冒险的需求之外,也是对生命教育的一种唤醒。借助这样的活动,能够提醒我们反思生命的质量,让我们有意义地过好今生,活在当下。
  质疑:这是拿死亡来作秀
  躺在棺材里就能体验死亡吗?在“游戏”式的外衣包装下,“死亡体验”是否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这种极端体验是否可能触发死亡向往?操作不当引发的后果由谁承担?“死亡体验”火爆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和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和担忧。
  质疑一:躺在棺材里就能真的体验死亡吗?
  “这个真的能体验死亡吗?不就是去棺材里躺一下嘛。”老家在湖北的邹女士前段时间刚经历了一次重病,她告诉记者,“不经历生死,只是流于这种体验的形式,不可能真的有发自内心想珍惜生命的想法。等时间过去了,体验就忘了,唯有亲身经历过的才能刻骨铭心。”
  质疑二:一些“死亡体验”像商业炒作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单怀海将“死亡体验”定义为“游戏”。在他看来,商业性质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为了增加服务会使用各种“游戏”,这可以算作操作性心理咨询的一种。他同时认为,目前的一些“死亡体验”,更像是华丽的商业包装。
  质疑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在国外刚兴起时,“死亡体验”也遭受到一些批评者的质疑。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太过恐怖,无益于减压;也有人认为,在这个因竞争激烈和财务压力导致许多人轻生的社会,模拟葬礼无异于自杀手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