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是怎样无中生有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1 0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量是怎样无中生有的》 王胜公开于2019年2月28日
  一提到“能量的无中生有”,人们就会马上联想到永动机,千百年来,永动机以它那独有的
  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既要马儿跑,又不给要马儿吃青草;既要无限的向外输出能量,
  又要不输入能量,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不知有多少人在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不可能无中生
  有这两条铁律的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一无所获,穷其一生毫无建树。因此现代科学界把搞永动机研
  究的人定义为无知、骗子和伪科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现在我就用一个实验来为所有搞永动机的
  人正名,同时也用这个实验来告慰那些搞永动机研究的先驱者们的伟大灵魂。
  为了无可置疑,我把实验没有死角完全透明地展现出来,现在看下面的实验。使用一个
  有一定体积的透明容器,然后在里面倒入一些液体,可以是水、酒精、汽油等。下面就使用水来
  做这个实验。把一些液体水加入到透明容器中,然后使用一个盖子把透明容器盖上,使透明容器
  与外界呈现隔绝的状态,见(图1)。现在容器里的液体水分子一直都在做着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一些能量较大的水分子从液体水分子的表面飞了出来,这时候在透明容器中又出现了气体水分子,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气体水分子在透明容器中达到了饱和,这时候从液体的表面飞出去的水分子
  的数量与从容器空间中下降回到液体水中的水分子的数量是相等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知
  道,透明容器之内的能量,只是在液体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和气体水分子的布朗运动之间传来传去,
  能量既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
  在透明容器中挂入一个装满砂石的布袋如(图2),在挂入砂石的布袋之后,容器中的大
  量气体水分子不断地与砂石的布袋发生碰撞有许许多多的气体水分子撞入到布袋之内的砂石的缝
  隙之中就被困住,水分子原有的动能转化成为势能出不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困在各个砂石
  缝隙之中的气体水分子不断增多,转变成为较大水分子团,形成水滴,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产
  生向下的运动,最后从砂石布口袋的下端滴落。在水滴流的下面安装上一个能够与轴一起转动的
  叶轮和支架,在水滴流的冲击下叶轮转动见(图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现在的透明容
  器内,我们看到的液体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气体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气体水分子在砂石的缝隙之
  中受困使动能转变成为势能、之后变成水滴下落冲击下面的叶轮转动,总的能量没有增多也没有
  减少只是不停地传来传去罢了。
  现在把可以转动的叶轮轴加长,伸到透明容器的外面并且在轴的上面安装一个小的发电
  机如(图4)。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图4)的左侧,是一个没有外在能量添加状态下的、透明容器中
  的能量传来传去的、能量守恒的运动状态。在(图4)右侧的发电机没有转动时是没有任何的能量
  输出的,随着小发电机的转动,能量从无到有的从小发电机上产生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小
  发电机上无中生有产生出来的能量还具有无限增大的趋势。(注:如果有人认为还不够严谨,可
  以在恒温的状态下来进行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任何人都可以重复以上的实验,但是
  实验使用的透明容器和砂石袋必须拥有一定的体积,因为从砂石袋上下落的水流量的多少与这两
  样东西的大小成正比。)。
  现在总结一下,该实验中,在(图4)的左侧清楚展示了能量守恒;在(图4)的右侧也
  清楚地展示了能量的无中生有。现在就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概括永动机,公式如下:
  物质+运动=能量+无限大
  注:(1)物质----指的是某个或某些物质的恰当组合。(2) 运动—---指的是某种或某些运动
  形式的恰当出现。(3)能量—-在这里指的是能量的无中生有。(4)无限大—-指的是从无中生有中
  产生出来的能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无限大的趋势。
  正是我们宇宙之中某个或某些物质恰当的、相协的组合存在,以及这些物质存在之间的某个或
  某些运动的恰当出现,才导致了我们的宇宙中的许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能量无中生有的产生
  出来,这种事实的存在,是我们宇宙不断膨胀变大的根据和基础,同时也是宇称不守恒的根据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