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拜年信息”的势头会越来越疲软?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22-6-7 0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除夕”开始,人们就会陆续收到各种“拜年信息”,在“手机信息”主流的时期,人们“从早到晚”乐此不疲互相“拜年”(以发信息的方式)。甚至,有不少人以收到的“拜年信息”数量为“荣光”,在家里“相互传诵”。只是,当“微信信息”已经低廉到不用花一毛钱的时候,这样的方式也失去最初的乐趣。
  很多“拜年信息”,很明显就是“群发”。当然,群发也分两种境界,用心者,还会自己编撰,动手群发;而多数人,就是拿来“现成的信息”,直接转发。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在收到的很多“拜年信息”中,有很多雷同或者重复。并且,有很多人,根本没有实际来往,也会发来“拜年信息”,着实让人有些尴尬。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手机信息”主流的时期,因为“一毛钱”的“拜年成本”,很多人也会在群发的时候,着重对待“通讯录名单”。可是,当“微信信息”成为主流的社交媒介时,“一毛钱”的成本也消失殆尽。所以,很多人在群发的时候,都懒得考虑群发名录。反正没有成本,索性是“好友”(路转友也算)就发。
  这种情况下,明明是“拜年短信”,就瞬间变成“骚扰短信”。手机不停的响,可是并没有太多惊喜。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用心的“拜年短信”,但也与文辞本身无关,只是能看出明显的“自我修饰”痕迹。但是,这对于“信息噪声”而言,已经算是“一股清流”。
  不得不承认,“拜年信息”因信息媒介的“低成本”,变得越来越没有诚意。打几个字,发一段祝福,这其实并不是人们主要期待的事情。因为,从人们的感受来讲,实现信息传播的过程,可能更为让人感受真切。在书信年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几乎是以周论频率的。虽然,只是短短几百言,却总能充满期待。
  但是,这样的“信息期待”,随着信息传播的“即时化”,却开始逐渐“衰退”。所谓的“祝福信息”早已提不起人们的“兴奋点”,平日里虽然彼此不在一处,却能“视频相见”,“语音相通”,这就使得人们对于文字类信息的感知有所钝化。同时,随着“社交自我化”的凸显,很多人已经对“套路化”社交厌烦。这种时候,如若“拜年信息”不够真诚,自然就很难抵达感动的神经。
  因为,对于“仪式感表达”的厌恶,一直以来都很强烈。当然,这种过程中,也隐含着“自我强化”崛起的影子。人们不再会因为一些“陈词滥调”而彼此互吹,因为,我们太知道所谓的“万事如意”,只是一种完整的期许,所谓的“阖家欢乐”,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更进一步讲,这些“陈词滥调”只是一种社交的“开口词”,因为深埋在关系链条上的彼此勾连,才是真正的驱动力量。当然,我们不是说,“拜年信息”绝对不好,而是对于“拜年信息”的促成,一定要珍惜具体的的发送机缘。而非,拿起手机,复制粘贴,就群发多处。
  作为“拜年信息”的“发送者”,也其实是“拜年信息”的“接收者”,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拜年信息”所付出的“人情成本”,其实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因此,谁是“真情实意”,谁是“路转群发”,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所以,就“拜年信息”而言,要不就不发,要发请用心编撰一下,这样才能唤醒真正的“祝福情节”。
  当然,有一点,我们也要承认,随着“表达多元化”的盛行,很多“情感的表达”可以走更多通路。一个“表情包”,一个“短视屏”,可以解决的事情,文字的“含金量”自然就会“被缩水”。所以,对于“拜年信息”的疲软,其实和媒介通路的丰富性,也有直接关系。
  人们在同一时段,既然有更多选择,那么单一的通路自然就会显得容量减少。甚至,对于不少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所谓的表达,已经有基本的认知。尤其,就“拜年信息”来讲,可能更倾向于亲戚之间的互动,而对于普通朋友而言,但凡分寸失控,就会显得“交浅言深”。
  说到底,这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尤其对于社交媒体上的“好友”,绝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熟”。这种时候,用一些夸张的,溢美的言辞祝福,自然就会感到一些尴尬。这就好比,在街上遇到路人,然后就开始各种祝福,互相恭维,这本身其实就“不正常”。
  说到底,“拜年信息”的互动,本质上还是一种“节日游戏”。但是,随着“节日游戏”的增多,这种玩法注定会走“下坡路”。所有人,其实都在“仪式感”里找存在感,具体的方式就是“游戏本身”。“拜年信息”是一种门槛低,互动易的“节日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爆款游戏”的基本准则。
  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游戏范畴”的拓展,这种较为古老的方式,已经走下C位,开始被边缘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拜年信息”越是虚无,就越说明关系链本身并不牢固。真正的至亲之间,才不会轻言“万事如意”,而只会说“开心就好”。
  我们能想象得到,成千上万的人,彼此在手机两端,敲打着言不由衷的词藻,沉默片刻,然后群发。很多人看都不看,就开始回复。甚至,有的人懒得敲打,直接转发,然后群发。直至,有的人收到自己编撰的信息时,才尴尬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7 0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年不向谁信息拜过年了,也不喜欢人家群发给我拜年,群发的一律不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7 0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年人的世界。能用钱说话的事情,就别用嘴。千言万语,顶不住一个红包。我收到的群发短信,只扫一眼,很少全部看完内容。发的不真诚,看的随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7 0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lkq 发表于 2019-2-8 11:15
  好几年不向谁信息拜过年了,也不喜欢人家群发给我拜年,群发的一律不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2-6-7 01: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关闭微信通知,每天看一两次,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