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吗?(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21-1-11 06: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要观点:一般说,加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我们将会发现,我国央行加息不太可能有效抑制通胀。如果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和股市流出,集中到产品市场,那么通货膨胀不仅难以抑制,而且有可能节节攀升。因为第一,相当一部分资金可能会炒作大宗商品、生活必需品和一些奢侈品,这种风险会比目前房地产和股市小得多。第二,现在的通货膨胀主要是以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第三,存在输入性通货膨胀。这些都不是加息所能解决的。今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可能会加息5-6次。政府除了货币政策外,还需要其他政策配套。
  
  
央行宣布,从2011年2月9日开始,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一方面是为了配合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另一方面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从一般的道理来说,加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在什么条件下,央行加息可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一是资金必须大量回笼到银行,必须改变负利率状况;二是流动性资金必须均匀分布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是说,不能过分集中在某一个领域,比如房地产,比如股市。如果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和股市流出,集中到产品市场,那么通货膨胀不仅难以抑制,而且有可能节节攀升。笔者认为,央行绝对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连续加息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今年的通货膨胀可能会比去年更高。为什么是这样呢?
  首先,我国的资金尤其是流动性资金规模很大,以前主要在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出现了资产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现在由于严厉打压房地产价格,将使大部分投机资金逐步撤离房地产市场,除了一部分进入股市之外,相当一部分资金可能会炒作大宗商品、生活必需品和一些奢侈品,这种风险会比目前房地产和股市小得多。它必然推高通胀。
  
  
其次,现在的通货膨胀主要是以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由于全球的极端气候变化,使各国的农业面临歉收;而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我国多数产量区面临严重干旱,粮食收成将受到影响,因而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是上涨的趋势。控制农产品价格比控制股市难得多。
  
  
第三,输入性通货膨胀,包括境外的铁矿石、大宗商品和农产品,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外这些商品更有竞争力,更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带动生产资料价格(PPI)和消费品价格(CPI)走高,进而推动国内通货膨胀持续走高。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都不是加息所能解决的。
  
  
今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通胀率有可能超过5%的警戒线。政府会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空间还很大。笔者认为全年的加息(包括这次加息)可能会有5-6次,一年期存款利率或达5%。
  
  
今年央行将面临两难选择:连续加息抑制通货膨胀,必然影响企业投资和生产,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如果要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除了货币政策,还需要其他政策配套,比如,增加产品供给,有效控制物价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增加生产性投入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6: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张宏良:西方对中国空前绝后的经济宰杀
     编者按:下面是一则被外资控股的原银行宰杀中国民营企业的报道。近2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如果说SI有化改革西方是对我国制造业蓝领的剥夺,那么殖民化改革将西方是对我国白领的剥夺;腐败分子把银行以几乎白送的价格卖给外资,是经济殖民化的关键环节,它必将会让被洗劫一空的蓝领悲剧在白领阶层重复上演。现在这个悲剧已经开始了。先是宰割华夏银行,然后再通过被宰割的华夏银行,去宰割更多的中国企业,不过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大屠杀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
     拥有140多亿净资产、总市值近千亿的HUAXIA银行,以区区26亿的价格几乎白送给了DE国人,为了避免引起中国人的注意和反对,德国人采取了分散控股的方法,表面看上去银行大股东仍然是中国人。至于设计这种骗局的是呆板的德国人,还是腐败的中国监管人员,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由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强制规定银行的中方股东不能“一股独大”,这就为外资全面控制中国银行业扫清了道路。同时,为了防止外资控股中国银行业引起更大社会关注,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封锁了外资继续控股中国银行业的所有信息。可怜作为银行资产主人的中国人民,甚至想知道自己的资产有没有被卖掉都成为难以实现的痴心妄想。不过铁桶般的信息封锁本身就在客观上证实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110家商业银行恐怕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大部分商业银行仍然控制在中国手中的话,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肯定会大肆宣传其丰功伟绩的。虽然控制中国60万亿金融资产、40万亿银行资产,已经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大规模财富掠夺,但是西方国家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占有中国的金融资产,而是要以银行为手段,控制和占有中国的全部财富,包括我们子孙后代的环境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6: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对中国经济的宰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在微观上,通过银行控制企业,把企业资产转移到银行手中。这次华夏银行抽资逼企业家自杀,其实是敲山震虎、杀鸡吓猴,目的是逼迫周围大量企业进入票据市场,把企业资产拱手送给银行。中国在2006到2007年把银行贱卖给外资以后,2008年又推出了中期票据业务,为银行攫取企业资产提供了十分方便的金融工具。所谓中期票据简单讲,就是把企业欠银行的贷款变成有价证券,这个东西一出现,任何企业——无论是好企业还是差企业,最终都难以逃脱资产被银行侵吞的厄运。而此前由于贷款不能买卖转让,只要企业有能力偿还贷款,银行要想侵吞企业资产便无能为力。而一旦把贷款变成有价证券,就可以自由买卖转让,价格就会暴涨暴跌,银行就可以像操纵股票那样操纵企业资产价格的变化,或者拉高套现,或者打压收购,无论企业有无偿还能力都难逃厄运。对中国经济来讲,这一招可谓阴狠之极:先由外资控制中国银行,再由银行控制中国企业,进而控制中国全部财富,最终把中国彻底榨干掏空。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已有 6.7万家企业破产倒闭,正在形成汹涌的破产狂潮。中国民营企业的殖民化灾难到来了,前有已被外资控股的银行的血盆大口,后有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驱赶,中国企业除了尽数落入外资囊中之外,不可能再有别的出路。
     在宏观上,通过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两个方面的悬殊差价,把中国的财富转移到西方发达国家,同时把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转移到中国。2007年,仅10多家银行股的贱卖就被西方发达国家掠去上万亿财富,今年则更进一步,据媒体公开数据和著名爱国学者时寒冰的分析,中国向支撑美国房地产市场的2家最大房地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资约3700亿美元,以挽救因次贷危机而濒临破产的这2家美国公司。我们之所以说是注资而不是投资,是因为中国投入时,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爆发,欠债近万亿美元的这2家公司早已资不抵债,没有了任何投资价值。中国投入的3700亿美元折合2.5万亿人民币完全是无偿资助,根本没有收回投资(估计决策者也没打算收回)的半点希望。这可不是几个亿,几十亿甚或是几百亿,而是几万亿啊。下面这个民营企业家是被银行500万送进火葬场的,按照这个标准,2.5万亿人民币能够挽救50万个相同企业,也就是说,只需拿出其中十分之一多,就能够救活上半年倒闭的那6.7万家中国企业。可是,我们却用牺牲人民健康和生命换来的血汗钱去挽救美国的房地产公司,去维护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美国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任凭我们自己的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家绝望自杀。凭借中国这2.5万亿注资,美国国会决定不让垄断美国住房市场的这2家公司破产,美国人可以继续享用2年家庭收入就能购买一套住房的发展成果,而中国人只能在一套住房榨干三代人储蓄的悲惨状况下绝望挣扎。至于中国人2年的家庭收入别说买不起一套住房,甚至买一个拉屎的茅坑都不够。就是在如此贫富悬殊的条件下,中国为缓解美国金融危机投入了数万亿资金,仅仅对房利美和房地美2家美国公司的注资就超过2.5万亿,那么对整个美国金融界和企业界注资会有多少?对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注资又会是多少?虽然这个具体数字我们不知道,甚至永远都不会知道(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类似投资都会让本国人民知道),但是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就是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灾难,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灾难,实实在在地砸在了中国老百姓头上,而对他们本国老百姓影响很小。金融危机最严重的美国,2年期间股市下跌不过百分之十几,而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股市,仅8个月时间就跌去百分之六十三,市值损失近20万亿,无论就其下跌幅度还是损失规模来讲,都超过了震惊世界的日本大股灾,而日本同样的跌幅和损失经过了3年时间。可以说,无论就相同时间内的下跌幅度来讲,还是就市值损失规模来讲,目前爆发的中国股灾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一次股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6: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灾之所以没有引起政界、财界、学界和媒体的关注,甚至还对关注中国股灾的人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关注”,是因为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结构性股灾。所谓结构性股灾,是指股灾不是打在全体投资者头上,而是专门打在其中一部分投资者头上,主要是打在老百姓头上。这是因为目前中国股灾的爆发不是经济原因和市场原因造成的,而是财富分配方法造成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之间,以及中国权贵富豪和一般民众之间的财富再分配,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财富再分配。中国用两个方法把金融危机的灾难锁定在了中国老百姓头上。
    
  
一是在对外方面,通过贱卖包括银行在内的国有资产,把中国的财富转移到了国外,同时又把西方危机转移到了国内。比如美国银行购买中国建设银行股票的价格是 0.94元,而一些中国投资者的购买价格是11元,莫说目前中国股市跌幅是63%,即便是下跌90%,美国银行仍然赚钱,而到那时中国股民恐怕早已“死” 干净了。一位美国银行主管说的好:“虽然我们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赔了钱,但是同我们在中国银行赚的钱相比,损失不过九牛一毛”。这就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股民血本无归的原因。
  
  
到现在人们才明白为什么美国国会要再三通过关于中国金融开放问题的决议,再三授权美国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逼迫中国金融开放,再三组织中国经济学界和金融界宣传金融开放,再三发动中国相关媒体讨伐爱国学者的原因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金融对外开放的所谓“背水一战”,把中国资产低价卖给外国人,再用贱卖资产的钱去高价购买外国金融不良资产,美国就不可能把危机的灾难转移到中国来,企业的破产倒闭和股民的跳楼自杀,就应该是发生在美国,而绝不会发生在万里之外的中国。
    
  
二是在对内方面,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把暴利锁定在权贵富豪的身上,把风险锁定在老百姓头上。同样购买一张股票,权贵富豪的购买价是1元,老百姓的购买价平均15元,条件就是老百姓15元买的股票可以在交易所挂牌交易,权贵富豪1元买的股票不能在交易所挂牌交易,也就是说,老百姓15元高价购买的是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中国股民的庄严承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信用做抵押,中国股市创办十几年来老百姓从来没有怀疑过,一直心甘情愿地以高于外国人约十倍的价格购买自己国家的股票。可是后来中国证监会一声令下,所有股票都按照一个价格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美其名曰股权分置改革。如此一来,权贵富豪发了大财,老百姓则被骗得哭都找不到坟头。虽然说起来权贵富豪的非流通股价格是1元,其实连一分钱的成本都没有,十几年来,他们通过转让配股权,实物配股(不算分红),占用公司资金等手段,早已经十几倍几十倍地赚了大钱,现在再以高于原价几十倍的价格套现,这完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公开抢劫,其残酷性甚至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抢劫,恐怕仅次于当初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抢劫。可以说,把股灾的惨烈后果有选择性地降落到老百姓头上,使国内外权贵富豪不仅毫发无损还能乘机发财,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一大创新,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种经济模式。
    
  
凭借这一经济模式,中国的财富如同长江大河般滚滚流向西方发达国家,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毁灭性发展方式的各种弊端,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却如乌云般越来越聚集到中国头上。
     所有了解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股市是国民经济的先行指标,既然是先行指标,股灾自然就是先行达到的灾难,是更大灾难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可见,中国股市20万亿总市值的灰飞烟灭,老百姓6万多亿真金白银的惨重损失,超过10万亿人民币的外汇储备的凭空蒸发,恐怕只不过是中国乌云聚集的第一声惊雷,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看一下那些拼命向海外转移资产和子女的权贵富豪就知道了。他们是灾难即将到来的最可靠风向标,是坚信风暴即将到来的最先上树的蚂蚁,在匆忙安排着躲避灾难的海外巢穴,目前不做类似安排的权贵富豪业界名流已是凤毛麟角,连风靡全国的“女排精神”的代表人物郎平,都变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珍妮,相信共和国明天的还能有几人?
    
  
只是当中小企业家都被逼上绝路时,中国的穷人就更加失去了任何活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