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合格的被统称为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0-11-26 1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平兴国八年,把殿试合格者分为五甲,元顺帝时改为三甲,状元专指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定制,状元至尊至贵的地位开始确立。到明清两朝,不设其它科目,进士科成为唯一的制科,殿试分三甲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二、第三甲人数不定,第一甲却仅取三名,按文章优劣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称“鼎元”,在科举中的地位变得至高无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1-26 1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1-26 1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