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救助]百度百科对“王石”的解释(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9 | 回复19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石
  开放分类: 人物、房地产、名人、王石、万科
  
   目录
  • 王石简介
  • “四川大地震”和“捐款争议”
  • “网友声讨”和“企业家良心”
  • 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
  • 登峰简历
  
  
  
  
  
  王石简介
  
意思是:这个人的心是石头做的。
  
形容词用法:做人不能太王石。形容没有人性。
  
代词:指没有人性。目前也代指王八的孙子的意思。王石先生是为富不仁,冷漠无情的典型商人代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伟大的精神作用。是所有没有良心和没有社会公德的商人的重要代表。
  
    为摩托罗拉做广告,登顶世界最高峰,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活得极其潇洒。过去,他"卖掉万科";现在,他禅让权位,这就是王石,创立并领导着一家优秀的地产公司,但他本人并非公司的所有者。
  
    王石,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省柳州市,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
  
  1994年王石荣获“深圳市第一届优秀企业家金牛奖”。
  
  1998年1月王石受到国家总理朱镕基接见,朱总理对王石对房地产的市场走势和看法给予充分肯定。
  
  1998年12月王石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所拍摄的大型电视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节目。
  
  1999年4月参加世界经济论坛----“99中国企业高峰会”,并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在论坛上做专题发言。
  
  1999年5月参加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在论坛上第一次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
  
  1999年9月应邀出席“‘99《财富》论坛”,并作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适应新世纪、新市场的挑战。
  
  1999年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被推举为首任轮值,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推动中国城市住宅产业的良性发展。
  
  2000年6月,发起组织“新住宅论坛”上海大会,倡导和推动“新住宅运动”。
  
    王石现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以及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到了2000年前夕,王石的底气积累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更加广泛地走进公共平台和频繁登陆大众媒体。随着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20年所拍摄的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和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王石的名声迅速溢出业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甚至摩托罗拉也找上门来,请他为一款手机做形象广告。
  
    从那以后,五年过去了,这位“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上,央视主持人的串讲词)已经成为媒体上的魅力明星。他有登山、滑翔、出书等等足够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他的每一个动静,都不会被媒体遗漏。他一身名人风范,行走在聚光灯下,他有足够多的粉丝。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身为中国房地产龙头的万科,仅仅捐献了200万(王石本人捐款网上没有查到),与港台企业和企业家形成鲜明对比,其后,王石在自己的新浪博客还阵阵有词,玩文字游戏,并透漏万科员工没人捐款不许超过10元。引起全国网友一致声讨。至此,王石形象彻底颠覆。
  
  
  “超级男声”及“媒体宠儿”
  
    今年新春刚过,王石携他的新著《道路与梦想》到全国十多个大城市巡回演讲和签售。
  
    这是少有的图书推广盛况。全国十多个大城市的主流书店,一时之间都耸立着印有王石大头像的巨幅广告,媒体的追捧更是不遗余力。本刊记者见证了2月21日成都购书中心的签售现场。读者的热烈与崇敬,堪与时尚娱乐明星煽情场面相比。不同的是,围绕王石的,既有时尚青年,也有成熟男人和知识妇女。
  
    到成都前,他已经马不停蹄地穿梭了三个城市。头天晚上从昆明赶来,已经是晚上9点多,跟集体预约的媒体见面后,又接受专访,凌晨才得到休息。第二天,他应该有些疲倦,但是,面对记者,王石依然保持着他平常带给媒体的习惯笑容。
  
    早就预定了下午1点从成都双流机场飞上海的机票,那边的活动正在等待他。但是,演讲结束已经11点了,签名的行列还在书店四楼大厅站成一个大大的S型。
  
    活动组织者有点慌张了。但是,王石镇定地坐在那里,始终带着不变的微笑,一个一个地签,遇到熟人,抬头笑笑,寒暄两句。他绝不把“王”字写成连笔看上去像个“五”一样,一定是横平竖直的四个脱笔组成,紧紧地靠在“石”字的那一撇上,使两个笔画简单的字成呼应之势。显然,即便误机,也不能成为他把“王石”二字马虎写下的理由。
  
    签完了最后一本,还差5分钟到12点。他又微笑着摆一个姿势站在那里,满足了要求合影的几个人的愿望。最后皆大欢喜。王石抓起风衣,大步离去。
  
    他要到十多个城市重复同一过程,甚至重复演讲内容。
  
    检点王石这一路巡讲后各地媒体的报道,发现他所到之处,抛出的每一个话题,都被媒体全面笑纳。因此有媒体根据去年的一大热词,给王石演绎出一个新的封号:“超级男声”。据说这个比方的妙处在于,它可以令人想像到王石行走在一个无形的PK台。
  
    他追求完美,滴水不漏,“不说错话的能力”叫人叹服。有时,他会紧抿着嘴唇,选择词语,脸上会掠过一层沉思。这时,你既会看到他的审慎,也会看到一个拼搏了二十多年的企业家的沧桑。有时,他会用一大段话来回答一个问题,使你需要从这些语言背后去过滤答案。他的话充满弹性,即便在目前,“房价”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面对“房地产是否是暴利行业”这样敏感的问题,他也能讲得比较温情。最后,无论你问任何问题,他整个回答下来,都会把他原先准备发布的内容贯彻进去。
  
    他出席不同的场合,不断变幻他的“LOGO”:他是一个一丝不苟,西服笔挺,仪态潇洒的老帅哥兼酷老板;他是一个戴遮阳帽,穿登山服,胡子拉碴——每天都是一样长——坐在嘉宾席上的发言人。
  
    “百度一下”王石,结果是约6,850,000篇网页,排除其中的重复和夹带的不相关内容,这个数量也是很大了。而在所有这些信息里,均难以找到一句对他明显负面的内容。5年前,有新浪网友问他“如何看待媒体”,他简单地回答:“很少有媒体说我的坏话,我还没有做什么坏事。”——在表明他跟媒体有善缘的同时,也不忘记说,他的实际操行没有愧对媒体的褒扬!
  
    看着他在媒体上的表现,很难设想他的真实性格会是他自述的那样:由于军人出身,比较严肃、生硬,有时爱发火。他说他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率性到“不适合”做大企业首脑的程度。他说他曾经因为公司早年的一次裁员,让他的员工失去了工作,而“背了很多年的心理阴影”。
  
    他的一位“驴友”说,在他们登山期间,他曾“偷”过两瓶王石的好酒(王石的部下送来的),跟朋友们正在喝得热闹,王石出现了,他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如此而已,没有多话。他的“驴友”介绍对王石的印象,是一个亲切而不失城府的大哥。
  
  “先按抢答器”的“地产哲人”
  
    王石是一位探险运动家,他登山,滑翔,他还要航海,这些都给他带来了大众名声并且还将继续带来,但是,最具真实分量的王石,却是在这一切活动的后面,一个全身心融入企业的王石。
  
    在他们那一代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环境里,从最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里,王石是很容易分辨的。他的那一代同行们面对中国不太明朗的经济环境,绝大多数刻意地“低调”着,聚集财富,韬光养晦,只做不说,特别不对公共事务表态。而王石在他的整个历练过程中,关注大气候,考虑那些看来还“不属于”他考虑的问题,而他并不把他的想法藏起来,在中国急剧变化着的大环境里,他不断地表达他的观念。
  
    他不会放过表达机会。1998年1月,正在蕴酿“房地产新政”的国家总理朱镕基去深圳。市领导召集部分企业界人士参与会谈,安排他们每人都有发言。其他几位的发言没有调动起朱总理的兴趣。轮到王石,他开始根本不谈他的本行,而是把朱总理“税务调整”以来,万科公司的缴税情况全盘汇报,因为他猜想总理一定想验证他的税务政策的效果。果然,朱镕基深感兴趣,跟他讨论起来了。他趁势把他关于房地产业的判断和建议推到了总理面前。朱总理高兴之下,甚至当场“聘”他做“免费”的房地产顾问。
  
    次年,即1999年,王石有如下表现:4月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之“99中国企业高峰会”,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做专题发言(他是“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5月,在中国房地产协会主办的“99中国住房发展论坛”上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9月,出席“‘99《财富》论坛”,做专题演讲呼吁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这一年,他还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做首任轮值,致力于“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2000年6月,发起组织“新住宅论坛”上海大会,倡导和推动“新住宅运动”。
  
    王石把房地产融入城市文化,《万科周刊》发了不少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章,多次被公开发行的刊物转载。王石像一个哲学家一样不断构筑他的概念。他知道哪些概念即将被社会买账,他率先把它描绘出来,例如上文所言的“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新住宅运动”和“关注普通人”。
  
    他把“资本家的问题”转由“普通人的角度”来提:呼吁城市建设要“关注普通人”。他关于“普通人”的定义是,“不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的白领、蓝领、自由职业者和中小工商业主。”这正好呼应着某种正在萌动的社会情绪。而“关注普通人”是指:随着城市居民的贫富分化,开发商开发的别墅、高档住宅和未改造的老住宅区突现出两个极端,城市规划者、有责任的开发商,应该考虑这种差异会造成社会紧张,应该使不同收入层次的人们能够和谐共处、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时,主持人要求现场每一个企业家写下“你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信条”,其他人的答案都是“诚信”,只有王石写的是“社会责任”。这样的回答使他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获得了“加分”。事实上,王石的所有活动都有附加值。他把登山跟慈善等公益内容链接起来,称为“公益攀登”。他的新书推广演讲主题是“做负责的企业公民”。他并且说,在过去,他还不知道“企业公民”这个词的时候,他的追求即与它的内涵相暗合。而未来,这将是万科的发展目标。当前,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是跟政府合作,建设惠及中低收入者的廉租房,据称,万科的第一批廉租房明年将交付使用。
  
    在思维观念和话语方式上,王石把和他同样出身的新一代资本家甩开了。当他的那些同行们开始在公共领域发言,要么“说不圆”,要么甚至被视为“挑衅公众”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活动家”了。房地产这个最强势的资本集团,从来都是全社会的关注中心,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王石总比他的同行先按抢答器,并且他处处政治正确,处处被媒体选中。
  
    王石从来不安分。用他的话说,他是继承了母亲的民族血液里的勇敢成分。他的母亲是锡伯族,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他喜欢法国作家斯汤达的《红与黑》,有着“于连那种不甘于平庸,以个人之力奋斗拼搏的野心”。他的《道路与梦想》开篇第一节,标题五个字:“野性的精神”。
  
    他不是那种为积累财富而积累财富的企业家。当财富多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安分了。攀上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里,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最成功机构的最高总裁”(张五常语)的高峰,他辞去了他亲手缔造的企业帝国的总经理,背上了行囊,飘然远行,攀登那需要用体力一步一步去丈量的高峰去了。他成为“中国的企业家中,登得最高的人”,已经年过五十。他是中国年纪最大的探险家。他毅力超群,本刊记者辗转结识了一位西藏自治区的体育界人士,在他看来,王石完全是凭毅力登上珠峰的。
  
    就这样,王石成就了一段现代传奇。
  
  于是,他稳稳地占据了新一代资本家最耀眼的中心。他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他的传奇一直是正面的,他几乎没有经历过负面的考验。从而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代明星。
  
  
  山在那—王石blog
  http://blog.sina.com.cn/wangshi
  
  “四川大地震”和“捐款争议”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企业各界纷纷慷慨捐款。网易赈灾企业英雄榜显示,港台在震灾面前踊跃捐款,表现极为出色,包揽赈灾英雄榜前三名。台塑集团为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位居榜首、邵逸夫同夫人捐款1亿港币居第二,富士康捐款6000万居第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名气颇佳的地产龙头万科仅仅捐助了200万元人民币。
  面对网友发出的质疑,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其博客中撰文回复,称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他同时透露,万科内部慈善募捐活动都要求普通员工的捐款不得超过10元。
  
  附:王石博客原文
  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答网友56)
  网友:
  才200万,太失望了!!!!!
  万科在我心中的形象大减!!!
  
  王石:
  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总部捐款人民币200万。
  一些网友对这个数字很不以为然,大呼和万科形象不相称。什么形象呢?不少帖子举出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名单,呼吁万科再多捐点,不要显得寒酸、抠门。
  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做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
  中国的沪深两地股市约2000家上市公司,如果一家捐20万,虽每家捐赠数额有限,加起来就是四个亿,很可观的一笔款项。但上市公司捐款的数量又是多少呢?所以号召更多的企业参与更有社会积极意义。
  地震翌日,通过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联络中城联盟、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欧美同学会、数字中国等六家企业家NGO组织开秘书长联席会议,形成了“拉住孩子的手”为主题的募捐行动,号召所在会员捐款,金额为5万、10万、20万三个数量级,捐赠的目标是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专项资金对倒塌学校的重建和受创学生的治疗和心理辅导。万科第一个捐出20万,得到积极响应。许多会员企业在已经捐出款项之后,又认捐一份,现已筹集款项800万元,其中中城联盟300万、阿拉善300万、企业家俱乐部100万,及其他。秘书长联席会形成统一意见:对学校的重建和学童的支持将持续,而不是一次过;各协会的企业家不仅出钱,还要出精力、时间参与学校的重建和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
  至于我本人,主要的关注点在地震波及严重的成都万科小区的住宅耐震情况。
  目前,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的工程专家会同清华大学地震研究所的专家已抵达成都,在万科开发的住宅小区开展勘查工作。预计两个星期会出勘察结果。在完成万科小区的勘察之后,将协助有关部门对成都的建筑进行安全鉴定。对受地震波及的成都建筑进行安全鉴定是必要做的。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汶川、都江堰等震区的救人抢险告一段落,万科的专家组将进入这些地区对建筑物进行勘察,总结抗震结构的损坏程度,改进今后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小区业主的生命安全。
  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
  http://money.163.com/08/0515/16/4C0G6JNO00251OB6.html
  
  “网友声讨”和“企业家良心”
  王石的博客言论,几乎遭到网友的一致声讨,网易、新浪跟帖数以万计,面对四川巨大的地震灾害,企业家的良心,摆在我们面前,作为百度词条增加资料,我不做评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之所以把这个事件加入百度词条,是因为这个事件对王石的一生将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他在中国人民心中形象的拐点!
  
  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
    万科公司董事长,国家级登山健将, 生于柳州,学在兰州;创业于深圳,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地产"大腕";
  

  登峰简历
     1999年5月,玉珠峰,海拔6178米,等顶;
     2000年4月,章子峰,海拔7143米,登顶;
     2001年8月,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登顶;
     2002年2月,非洲乞利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登顶;
     2002年5月,北美洲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登顶;
     2003年5月,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登顶;
     2003年12月,南极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40米,登顶;
     2004年1月,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4米,登顶;
     2004年7月,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登顶;
     2004年7月,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海拔2228米,登顶;
     2005年4月,滑雪抵达北极点;
     2005年12月,顺利抵达南极点;
  
2006年12月24日,印度尼西亚 查亚峰,海拔5,030米,登顶。
  
  

  多年在中国影响力排行旁上居于前位.
  “拐点”大辩论:http://www.homhow.com/infovideo/play/11482.htm
      四川地震来袭,举世震惊,万科集团问悉后在震灾当天决定以总部名义向灾区人民捐献200.000000000万元巨款,金额达到了目不见经传的香港艺人成龙捐款数额的 0.20000000倍,或一套深圳100.0000000平米的房产的售价。或者是07年总利润的0.0450000000000%。至于公司职员的个人捐款,公司正在紧急组织之中,王总向记者表示,他自己的个人捐款保证一定会达到公司规定的10.0000000元的上限。
      听到王总的保证,记者不禁感动得泪流满面。
      作为一个凭着个人的聪明才智跻身与亿万富豪俱乐部并多次在富豪榜上有名的成功人士,还有这种心系灾区,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高尚品格无不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谁说地产界为富不仁?王总以自己的行动给了我们响亮的回答。其实大家不是很了解王总,很多人误解王总总以为王总很有钱,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王总其实没有大家现象的那样富有,今年儿子结婚,才请了290人办了30座,为了节约总共开销才400万不到,婚礼上用的车也不多,限量版奔驰迈凯伦 SLR才来了2台,大家要知道,这种汽车全球有10多台啊!这次才来了2台,面对孝顺的儿子,王总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这次四川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王总本着再苦不能苦灾民,在穷不能穷灾区的伟大情操,从并不宽裕的资金中拿出10.000000巨款捐赠灾区人民,向灾区人民奉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为了拿出这笔巨款,王总必须要少喝半口酒,少抽半支烟,这对王总来说要忍受多么巨大痛苦啊。
      
      我们王总平时有登峰的爱好,经济负担很重,很不宽裕。你想想:
       1999年5月,玉珠峰,海拔6178米,等顶, 合计花费256万.
           2000年4月,章子峰,海拔7143米,登顶,合计花费328万.
           2001年8月,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登顶,合计花费365万.
           2002年2月,非洲乞利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登顶,合计花费240万.
           2002年5月,北美洲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登顶,合计花费235万.
           2003年5月,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登顶,合计花费360万.
           2003年12月,南极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40米,登顶,合计花费205万.
           2004年1月,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4米,登顶,合计花费226万.
           2004年7月,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登顶,365万
           2004年7月,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海拔2228米,登顶,合计花费234万.
           2005年4月,滑雪抵达北极点,合计花费282万.
           2005年12月,顺利抵达南极点,合计花费355万.
         2005年12月24日,印度尼西亚 查亚峰,海拔5,030米,登顶,合计花费233万.。
    在如此之大的经济负担下,还能持续的对中国这个灾难频发的国家,能够持续的捐款是多么的不容易。王总以爬遍五大州名山的资历用高瞻远瞩的高度用战略性眼光明确指出: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  
     7.8级的地震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是常态
       到现在为止一周不到死难者2万之众是常态
       废墟下那些应该笑若阳光灿烂然而此刻冰冷僵硬的小小尸身是常态
       政府举全国全军之力援助灾区是常态
       解放军星夜兼程生死不顾赶赴灾区是常态
       全国各地停止娱乐节目播出24小时滚动播出灾区情况是常态
       全国民众踊跃捐助慷慨解囊是常态
       港澳台三地居民纷纷相助是常态
       日本在便利店设置募捐箱是常态
       王永庆先生、邵逸夫先生捐资一亿是常态
       低保户、乞讨者同样加入援助者之列是常态
     谁?还有谁!还有谁能有王总的这种山高我为峰的博大情怀?还有谁还能在这个时候有如此的淡然自定?这些都让我相形见拙,万般思绪千般感慨汇成一句话:爬遍五大洲的人就tmd和咱不一样!不仅如此,王总有超出常人的胸襟,就有多数老总无法企及的思想境界,对员工的爱护达到“神”一样的级别,“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全中国给员工发工资的老板海了去了,但是能有几个能像王总这样悉心帮员工捂住钱袋子的?看到这里时,我不禁热泪盈眶,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大声呐喊:让我也成为王总的员工吧!
     姓名 职务 报告期内从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万元)
          王石 董事会 691万元
          郁亮 董事、总裁 596万元
          丁福源 监事会 357 万元
          张力 监事 228 万元
          刘爱明 执行副总裁 399 万元
          丁长峰 执行副总裁 353 万元
          解冻 执行副总裁 283 万元
          张纪文 执行副总裁 366 万元
          莫军 执行副总 331 万元
          徐洪舸 执行副总裁 417 万元
          肖莉 董事、执行副总裁 女 339万元
          王文金 执行副总裁 320 万元
          合计 - - - 4680万元
    
     另据透露,在电视台发布了短信捐款的号码后,王总立即放下自己最喜欢喝的轩尼诗人头吗,立即拿出手机准备捐款1元,但是由于四川受灾太严重了,导致通信受阻,王总的短信发不出去,为此,王总到现在还在痛心不已。
        看着王总那布满慈祥的面孔,我久久无语,我为中国培养出了这样拥有博大心怀和充满爱心的老总而自豪,对这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伟大人格我感到自惭形秽,万科是好样的,王总更是好样的!为了回报王总和万科这样优秀的、充满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除了连夜排队认购万科的精品房产才还能作什么呢,我们一定要用我们自己的行动让王总感到欣慰,让万科因为这次捐赠遭受到的巨大经济损失减小到最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10,你对的起王8吗??!!!?》!!?!?!?!!?王10,你对的起王8吗??!!!?》!!?!?!?!!?王10,你对的起王8吗??!!!?》!!?!?!?!!?王10,你对的起王8吗??!!!?》!!?!?!?!!?王10,你对的起王8吗??!!!?》!!?!?!?!!?王10,你对的起王8吗??!!!?》!!?!?!?!!?王10,你对的起王8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摆渡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百度的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在死后都有一块墓志铭,我想王石的墓志铭上应该加上这样一句话:“他跨过了世界所有的高峰,却永远跨不过汶川的坟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10元,中国人民会牢牢记住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苏三公子 回复日期:2008-5-18 22:45:16 
    每个人在死后都有一块墓志铭,我想王石的墓志铭上应该加上这样一句话:“他跨过了世界所有的高峰,却永远跨不过汶川的坟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总理这个职位,自周恩来时代开始,就被赋予了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的形象,“周总理”三个字既是一代中国人对周恩来的永恒纪念,也是对继任者的道德标尺和衡量比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