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赖到皇帝,刘邦其人 的论文 要多啊 谢了 好的话 我会加分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0-11-26 2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无赖到皇帝  我是一个喜欢品味历史,思索历史上人的成功和失败的人。而这之中比较吸引我的是无赖皇帝刘邦。  说起刘邦,人们对于他有着不同的评价。有人是对他嗤之以鼻笑话他草莽出身,懦弱无能竟然依靠一个女人的力量。也有人对他充满敬意,为他的坚韧,为他的慧眼,为他的坚持,为他的豁达大度。依我可能也说不清吧,毕竟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我对刘邦保持着比较理性的看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刘邦的的确确从一个无赖爬到了帝王的宝座。  说来惭愧,我的历史造诣很浅,对于刘邦我了解的只是九牛一毛。只知他出生于沛郡丰邑,也就是今天的江苏丰县。至于他的出身自然就不用多说了,不然怎会是个无赖呢?虽然出身平民但刘邦似乎有些不甘,于是他以自己的无赖为自己换来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官,也就是泗水亭的亭长。但也就是这个小小的官却奠定了他以后成就大业的基础。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基层做起吧,想后来的樊哙,萧何这些开国功臣哪一个不是这时结识的?  可能很多人会那他与项羽相比较。的确在很多方面刘邦是远远不如项羽的。但是仅仅靠力气胆气等因素就想取胜确实万分艰难的,而刘邦的经历却恰恰是项羽所没有的,是他所缺的。由此可见成功的决定因素有时真的出乎人的预料。刘邦从基层做起虽然失去了和项羽一样受文化的机会但事实上他所受的教育去远远比文化教育有用的多。因此他学会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即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得民心者的天下。的确,他也确确实实用到这一点并且受益匪浅。而项羽这个文韬武略的智者却养成了一个致命的坏习惯,那就是骄纵自大。可见刘邦的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  秦朝以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显然刘邦也意识到秦的危害,所以机会来了,他当然明白面对强秦没有武装力量是不行的,于是轰轰烈烈的斩白蛇起义开始了。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不是完全靠运气的,归根到底映证了毛伟人的经典名言,枪杆子里头出政权。虽然草莽出身,但刘邦却转劣为优,难道就不包含一点智慧吗?  说起刘邦,就不能不提韩信。想当初韩信最先找到的是项羽,然而项羽自大骄傲错失了这个千古将才。而相反刘邦则比项羽要谦恭的多,前话暂且不说,就是这些个因素造就了一个出身草莽的皇帝。所以刘邦同项羽一样耀眼甚者可贵的多,从这个草莽皇帝身上我学会了坚韧,顽强与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1-26 2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⒈开国皇帝多流氓气翻开中国的正史,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都被描绘为是真龙下凡、神佛转世、圣人投胎等等,传说在他们出世时,更都有种种神异不凡的景象,什么彩霞飞舞、祥云缭绕、百鸟和鸣、满室生辉等等。例如:汉高祖刘邦。据称其母“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刘邦之父)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祖”。刘邦的左大腿上还有72颗黑痣;魏文帝曹丕。据称其人出生时,有车盖状的青色云气终日笼罩在其顶上;隋文帝杨坚。据称其人出生时紫气充庭,手上还赫然印有一“王”字;唐太宗李世民。据称其人一时有两条龙在其门外戏耍,三天后方离去;武则天则自称为弥勒佛转世;宋太祖赵匡胤。据称其人出生时异香伴随,遍体有金色,三日不变;………今天,随着历史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上述的种种说法,其实都是子虚乌有的杜撰编造成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而用马克思倡导的阶级分析法来识别一下中国历史上那许多形形色色的开国皇帝,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其实这些开国皇帝中有许多人都是不安份守己的市井流氓出身,另有许多人虽不是市井流氓出身,但却沾染上极浓重的流氓无赖气。如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幼时每日在市井间街坊儿嬉戏,受人欺侮;他统一天下称帝后就大报私仇,把结怨的人都杀了。如汉高祖刘邦。此人出生于沛县一富户家庭,但他自小就不愿老老实实地务农或经商,不事“生产作业”,却“好酒及色”,“多大言,少成事”,常常呼朋引类喝酒吃肉,无钱则赖帐,欠钱不还。为此,他遭到父亲的痛斥,指责他不及乃弟会发家致富。这个流氓习气很浓的刘邦后来得了天下,做了皇帝,仍没有完全摆脱流氓的心理与口吻,竟然对他老父旧事重提,意洋洋地责问其父说:“某业所就孰与仲多?”竟将整个中国作为他的个人产业,“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如蜀汉昭烈帝刘备。他本是贩草鞋出身的小商贩,史载他“好结交天下豪杰”,实则喜欢混迹江湖。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学问,却学得“喜怒不形于色”,善于吹嘘自己,一见汉献帝,马上抬出“臣乃中出靖王之后,孝景皇帝膝下玄孙……”,其实毫无“法律根据”,但他却借此取得“皇叔”的政治资本。如魏武帝曹操。他那“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他那狡诈多变的权术与时哭时笑的虚伪做作,他在镇压敌与攻城屠城时的凶残,时时流露出他十足的流氓腔调。南北朝与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开国皇帝中流氓无赖出身的就更多了。如南朝陈武帝陈霸先、五代时的梁太祖朱温、汉高祖刘知远、周太祖郭威、前蜀主王建等出身都是市井平民或农民,但都不务正业,有的还结帮进行贩卖私盐等违法活动。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此人被史家称为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皇帝,但他身上流氓气也不少。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亲兄李建成与亲弟李元吉,还把建成的五个儿子、元吉的五个儿子也都杀了,把兄弟家的美女、珍宝都据为己有。事后他握父皇唐高祖李渊责难,就一方面陈兵宫外,一方面自己奔到宫内报告父皇,假装悲恸,跪地抱住老父哭喊妈妈,甚至吮吸其父乳头,意在打动父亲追念亡妻而原谅与支持与掌权。鲁迅说:“中国的开国皇帝都有些流氓气。”――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正因为这样,这些取得最后胜利的皇帝们才常常得意地嘲笑安分守己的农民为“愚民”,嘲笑循规蹈矩的知识分子为“书生气”。⒉娃娃皇帝开国皇帝取得了政权,登上了皇位。他是将政权、将天下江山视作他一人的私产的。私产决决不可转让给别人,这就是皇权的不可转让原则。他要占据这个职位到永久。因而皇位们都企求长生不老。但是当死亡仍不可避免地到来时,他们就只得将位传给自己最亲近、最相信的人――儿子。这就是皇位世袭制。即使皇子尚在幼年,甚至还在襁褓之中,也仍然由其继位。这样,中国历上就出现了许多娃娃皇帝。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29个娃娃皇帝。最早的是西汉昭帝,公元前86年登上皇位;最晚的是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公元1909年做了皇帝。这其中年龄最小的首推东汉殇帝刘隆,他刚出生100天,就被拥立为皇帝。其他在10岁以下做皇帝的有:东汉的冲帝和东晋的穆帝2岁;北魏的孝文帝和清朝的宣统帝3岁;清朝的光绪帝4岁;东晋的成帝、北魏的孝明帝、南宋的恭帝5岁;清朝的顺治帝与同治帝6岁;后周的恭帝和元朝的宁宗7岁;西汉的昭帝、东汉的质帝、三国的吴废帝、清代的康熙帝等7人为8岁;西汉的平帝、东魏的孝静帝等4人为9岁;东汉的和帝与三国时的魏废帝等5人为10岁。至于在16岁以下称帝的则不胜枚举了。娃娃做皇帝,当然不能管理国家大事,总是由太后、外戚或权臣摄政。这些摄政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揽权营私,玩弄娃娃皇帝于股掌之上,甚至任意废立诛杀,或取而代之。娃娃皇帝若能活到成年,为收回权力,又往往与摄政者展开死斗争,演成惨剧。这种政治闹剧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使皇宫充满了刀光剑影与血腥气。王莽鸩杀汉平帝与末帝、梁冀毒死汉质帝、康熙帝囚禁鳌拜等权臣以及慈禧太后残暴地处置光绪帝等,就是著名的事例。在统治者忙于争夺权力与血腥屠杀时,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活动往往中断,人民生活在痛苦与恐怖之中。[编辑本段]白痴皇帝如果继承皇位的不是个娃娃,而是个呆傻的白痴,那就成了白痴皇帝。白痴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娃娃皇帝那么多,但为害却更大。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皇帝是西晋惠帝司马衷。他本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次子,由于其兄司马轨早死,他就成了嫡长子,被立为东宫太子。当时,负责教养太子的东宫官员都知道太子是个白痴,但为了维护嫡长子的继承制以及自己未来的帝师地位,便合伙长期对晋武帝陷瞒真相。到晋武帝死,司马衷即位做了皇帝,是为晋惠帝,其白痴真相便再也隐瞒不住了。有一次他出外听到青蛙叫声,便傻乎乎地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意思是这些青蛙是公家所有是私人所有的?侍从听了哭笑不得,无法回答,只得敷衍道:“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有一次,全国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饿死无数。这个白痴皇帝听了大臣汇报后,感到很奇怪,竟问待臣说:“老百姓既无饭吃,何不食肉糜?”这荒唐的话语成为千古笑话。王公大臣们知道惠帝是个白痴后,便都心怀不轨起来:争权夺利者有之,结党营私者有之,觊觎皇位者有之。最后终于爆发了骨肉残杀的“八王之乱”,导致“五胡”入侵,天下扰攘,生灵涂炭。惠帝本人在糊糊涂涂做了17年皇帝后,也受尽磨难,被人下毒而死。不久,西晋灭亡。另一个白痴皇帝是东晋帝司马德宗。他是晋孝武帝的嫡长子,从小又痴又哑,“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痴呆得分不清春夏秋冬。孝武帝生前就知道这个儿子是白痴,但为了维护皇位世袭与嫡长继承制,仍不得不立他为太子。这样,司马德宗于公元397年做了皇帝,是为晋安帝,自然是一位白痴皇帝,根本不能理政,必然导致大权帝落,王公大臣各显神通,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这位白痴皇帝被权臣刘裕派人缢死。不久,东晋也就灭亡了。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白痴皇帝是唐顺宗李诵。他是唐德宗的嫡长子,本聪慧异常,学问过人,但在行宗病逝前四个月,突然中风,变得又痴又哑。唐德宗是一位精明皇帝,但他在发现太子痴哑以后,也无法不让李诵继位。李诵继位,即为唐顺帝,在位仅一年。在这一年中,朝政为王叔文、王?掌握,得到朝臣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人支持,进行了著名的“永贞革新”(永贞为顺宗年号)。但因这次革新损害了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他们的联合反对。唐顺宗被迫退位当太上皇,皇位由顺宗之子李纯继承,是为唐宪宗。二王与柳、刘诸人自然均遭贬逐。无辜的顺宗也因受到惊吓于次年死去。唐朝政局经历了一次激烈的动荡,宦官专权与藩镇跋扈的局面加剧。白痴做皇帝,无不使政局动荡,国家多难。这是专制政治的恶果,也是封建社会的悲剧。⒊皇帝寿命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清高宗弘历(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赵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赵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10岁到19岁的有28位。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绪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在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包括辽太宗(20年)、顺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祯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则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后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丰皇帝(10年)等。在位不满十年的皇帝超过240位,其中五年以下的约两百位,在位九年有6位,八年有9位,七年有15位,六年有18位,五年有18位,四年有21位,三年有29位,两年有39位,一年有42位,不满一年有40位,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很多皇帝登基时未满周岁,还在吃奶,下面是这些皇帝登上皇位时的年龄统计。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5岁才登基,堪称大器晚成。武则天66岁才登基;吴三桂66岁自封周前帝;三国刘备60岁才登极;汉高祖刘邦54岁称帝;袁世凯52岁自封中华帝。从统计数字看,51岁到60岁称帝者有25位;41岁到50岁称帝者有45位;31岁到40岁称帝者有63位;21岁到30岁称帝者有73位;11岁到20岁称帝者有93位;5岁到10岁称帝者有33位,五岁以下称帝者有11位。30岁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计210位。康熙七岁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岁死;宋仁宗八岁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岁殁;明神宗九岁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岁卒;秦始皇13岁登基,做了22年王,15年皇帝,50岁驾崩;汉武帝15岁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岁卒。他们做了一辈子皇帝,整部历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储君一登基便被杀,想长命点还是不要当没有权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钟人头落地。每次改朝换代,就是一次血洗宫廷。到底有几位皇帝能善终?你再根据这个地址,自己整理一下吧http://baike.baidu.com/view/42018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