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丨中国人要以吃拯救世界了吗?』(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8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丹麦生蚝泛滥成灾,号召中国人民赶快去吃;澳洲三文鱼泛滥成灾,又号召中国人民去救灾。
  中国人听到这类消息,都当成奇谈。一方面是心理上还不适应当人类救星,一方面又奇怪:吃鱼吃蚝有啥难的?难道老外还真不会吗?
  是的,饮啖绝技,别人就是不懂。例如蒸鱼,多简单呀?可全世界都不会!即使是日本,其料理中也仅是生食、煮食和烧烤。除蒸蛋等一两样外,几无蒸菜。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英国十九世纪以后可以运用蒸气做出火车,迄今却还蒸不出一条鱼来,而中国人至少六千年前就会了。至于炒菜,中国古代也不会,宋代以后才发展了的,现在更没别的民族会。
  可见烹饪并非易事,懂吃,也比造飞机火车难多了。
  饮食烹饪,既为中国人所独擅,我们的许多文化表现当然也即与此深具关联。底下我略说一二。
  一、距今约九千年前长江流域已有稻作农业,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稻作遗存要早三千年以上。距今七千年以前黄河已有栽培粟作。小麦与高粱则在五千年前已有,跟非洲高粱、西亚小麦也根本无关。家畜驯养部分,马、牛、羊、鸡、犬、豕在新石器时代亦都已畜育成功,成为主要畜养及食用物。所以我们饮食文明发达之早,举世无匹。
  其次,国际上颇有些人主张中国人种外来说,青铜文化等也是外来的。可是虽然苏美等其他古文明也有青铜文化,某些甚或早于我国,但我国青铜文化自有特色,饮食即为其特色。
  因为我们的青铜几乎没有农具,大量的乃是礼器。而礼器 ,大抵都是食器 。这与其他文明完全不同。
  如禹铸九鼎的“鼎”就是食器。直到现在,闽南语仍称锅子为鼎。 而鼎又是政权 的象征。 鼎 这 种 食 器 为 何 竟 有 如此重大的政治及权力意涵呢?礼器为何又多是食器呢?兵器、车器、农 器、工器都不可能用为礼器,只有食器可以。何以食器有此地位?
  答案不难索解。《礼记·礼运》早已讲过“礼之初,始诸饮食”,又说“礼必本于 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 曰 养 ,其 行 之 以 货力辞让 :饮食、冠 、婚 、丧 、祭 、射 、御 、朝 聘 ”。 古人的观念认为人要生存就需脱离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之,此即礼之所由起也。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起于会餐分食之顷。由饮食乃有生命;有生命乃能长大成人,而遂有冠有婚有丧;有个人而后才有群体,群体间才需 有祭射御朝聘等礼以“协于分艺 ”,才能形成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会。这是后世儒者对礼的发展及其内涵之解释。亦唯有如此解释,才能说 明礼器与食器混同的现象,也才能表征出中国政治学以“养”为内涵的特点。
  礼器中鼎、彝、爵、尊、盘、觚均为主要饮食器。礼这个字,原本也就是酒醴 之 豊,以敬神或敬人即是礼。 此可称为“ 礼食 一 如 ”。 而一个民族也须如此重视饮食,才会从饮食的角度看待礼的问题,此可称为“特重饮食”。
  正因特重饮食,故铜器之中食器之繁,令人叹为观止。以酒器来说,酿酒的罍、贮酒的壶、贮酒而备斟的尊、装满以备移送的卣、温酒的斝、斟酒的升、饮酒的觯、可温酒而饮的爵、可烫酒的觚,以至盂、卮、杯、觞等,简直不胜枚举。其中爵又用为爵位之爵、尊用为尊长之尊、孔子以“觚不觚,觚哉”喻说政治抱负,庄子以“卮言日出”形容自己说话的方式,则都是饮食事物在思维活动中的延伸。
  食用之法,中国以火食为特点。《礼记·王制》曾谈及南方有不火食的“雕题交趾”之民。雕题是纹身之意。纹身和生食冷食,都是中国人认为的异族野蛮原始人特征。《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淮南子·务修篇》“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白虎通》卷一“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饥则求食,饱弃其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韦”, 都表达了文明是以火食为征象的意思。孔子曾说“君赐腥,必熟而荐之”,也是这个意思。至今民间童谣仍在唱:“小气鬼,喝凉水,喝了凉水变魔鬼。”中国人肠胃仍忌生冷,不像外邦人喜食生鱼、冷肉、凉水。
  中国火食之早,是在周口店北京人洞穴中就已发现的了,这跟日本、韩国等及今尚喜生食冷食之民族相较,足见其早。但更重要的,还不只是早,而是善于用火。
  一般民族逮到鱼兽或采集了黍稷,只能直接用火烧之烤之;次则烧热石块以烫熟食物,或用竹筒盛水米煨烘;再不然就用泥裹食物隔火烤之。现在各式烧烤、石板烧、竹筒饭、叫花鸡等,即属此类初级用火之道。故《礼运》说 :“中古未有釜甑,释米采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许多民族至今也仍停留在这个阶段。
  用釜甑就是较高层的用火之道了。先用火烧土成陶器,再用它盛物烹煮,就是釜;鼎则是釜的变形或发展;至于甑,是利用火烧水产生蒸汽来蒸熟食物。世上各民族用煮的办法多,懂得蒸的少。中国则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已有甑,蒸在距今六千年前便已成为东方烹饪法之特色,欧洲人迄今尚不娴熟于此。蒸不是直接用火烧煮,而是火水相与式的,有“水火既济”之趣。它和宋代以后发明的炒菜法,都是中国烹饪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只我们一家。
  火食之外,还有许多特点。例如刀工之繁富细致、酒曲之发明等等都是。进食之法也不一样。古以抓食为主。现今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也仍维持此种进食法。欧洲、北美洲现在以刀叉及汤 匙进食,但历史不久。起先只作为厨具,10 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时期才开 始作为餐具,但为传教士和上流社会所鄙弃。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女皇、法兰西路易十四都喜用手抓,后者还禁止勃艮第公爵等人当他面用叉子。英国则迟至 1877 年仍禁止水兵用刀叉进食。要到18世纪以后,中产阶级用刀叉才较普遍。中国人却在四千年前已用餐叉了,以黄河中游为多。用匙,更早在七千年以前。至迟在商朝时则已开始用箸。
  《礼记·曲礼上》说 :“羹之有菜者用箸,其无菜者不用箸。“煮菜羹煮肉汤,用箸去夹也最方便。正如吃涮羊肉时绝对无法用手、刀、叉、匙,只能用箸。
  箸之用,当是伴随釜鼎羹汤来的。现今实物发掘固然只见到商箸,然其起源理应更早,而此后亦成为中国人主要的餐具,且影响及于东亚大部分地区。箸,明朝以后称为筷子,在餐具中最平实、简便而技巧性最高,特色甚为明显,长挑近夹,无不如意,故亦可发展合桌会食的型态。使刀叉,就只能各自分食,不可能像中餐一样会食了。
  以上说吃,接着还要讲饮食思维的传统。
  饮食是本能,如何吃却是文化;把吃视为文化中一大事、要事,更是文化。这在我们社会中固已习焉不察,视为理所当然,跟别的文明比起来却极为不同。林语堂《中国人的饮食》 说 :“中国许多优秀文学家写过烹饪之书,但没有一个英国诗人或作家肯屈尊俯就去写一本有关烹调的书,他们仍认为这种书不属于文学之列,只配让苏珊姨妈去尝试一下。”《隋书·经籍志》所载食经已达七十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则达一百七十一卷 ,郑樵《通志》则记了三百六十卷,可见其多,亦可见中国人对吃的重视。司马贞注《三皇本纪》说“太昊伏羲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则竟把伏羲看成厨师了。
  一般说来,对吃再怎么重视,吃毕竟只是吃而已。可在中国就偏偏不只如此。吃不只是吃,更是几乎可以延伸到一切事物上去的活动。许多事都可以用饮食去拟况说明。所以钱锺书《吃饭》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 ,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顾 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叫做饮食思维。此种思维并不起于伊尹,乃是中国古代极普遍的思维模式。让我以《易经》为例,来作些说明。
  作《易》者是观象而立卦,但天地之间,物象甚多,可以取象者也甚多,作《易》者为何取此而不取彼、所取又以何种物事为多,在在涉及了作《易》时的 观念,故举其事类即可观《易》义。饮食事类,就是其中极重要的部分。《易经》中专论饮食之卦甚多,颐卦即为其中之一。卦象艮上震下,是雷出山中、春暖气和、万物长养之时,故曰:“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彖曰: 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由颐,厉,吉,大有庆也。”颐,是指人的两腮,咀嚼食物时两腮就会动。颐卦全从饮食处立论,后世有成语云“大快朵颐”,出典即在于此。
  此乃藉饮食事而说义理,故取象于颐。类似者尚有鼎卦。鼎,离上巽下,巽是木,木焚后火 焰上腾,即炊煮之象。炊煮用鼎,所以《彖传》说:“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饪也。圣人烹以享上帝,而大烹以养圣贤。”卦象中,九三指“鼎耳革”,谓鼎耳脱落了,象征“雉膏不 食”。九四指鼎折足,象征打翻了菜肴,弄得汤汁满地。俗语“大亨” 、“ 革故鼎新”,都出自这个卦。其义理均由用鼎煮饭吃之中悟出。“大烹以养圣贤”更是后来儒家政治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另外有不少卦,非取象于饮食,而是取义于饮食者,例如豫卦。豫,震上坤下, 应是象雷声震动,万物破土而出,但《象传》说:“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言圣王见此象,即应法象天地,飨荐祖先及上帝。由饮食论政,甚为明显。
  也论饮食,但与鼎、颐、噬嗑略异者,则有观卦、中孚卦、损卦等。
  观,坤下巽上,这个卦是讲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其卦辞说“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彖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为什么《彖传》要从神道设教来解释观卦的卦辞呢?原来,观的本义即是观宗庙祭祀。盥,就是“灌”,祭祀时用酒灌地以迎神。荐,指献牲。
  中孚,兑下巽上,泽上有风之象,卦辞说:“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王引之云:“豚鱼者,士庶人之礼也。《士昏礼》:‘特豚合升去蹄,鱼十有四’,《士丧礼》:‘豚合升,鱼鲋九,朔月奠用特豚鱼腊’,《楚语》:‘士有豚犬之,庶人有鱼炙之薄’,《王制》:‘庶人夏荐麦,秋荐黍。麦以鱼,黍以豚。’豚鱼乃礼之薄者,然苟有中信之德,则人感其诚,而神降之福,故曰豚鱼吉。言豚鱼之荐亦吉也。”
  损,兑下艮上,卦辞:“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卦为大泽浸灭山土之象,故称为损。卦辞以祭祀用二盒饭为喻,孔《疏》 云:“曷之用二簋,可 用享者,明行损之礼贵夫诚信,不在于丰。既行损以言,何用丰为?簋至约,可用亨祭矣。”以上这几个卦,卦本身虽非饮食之事,亦非取象于饮食,但卦辞皆直接用祭礼等各种礼所涉及的饮食问题来说明卦义。需卦也值得注意。需卦,需,干下坎上,是需要的意思。这个卦 虽不像“颐” 、“鼎” 两卦全从饮食上立论,但许多部分与饮食有关,至少《象传》认为它主要仍是在讲饮食,故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的需要固然不仅只是饮食,然而饮食毕竟是人的基本需求。卦辞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即指此而言。人若能中正而行,自然能获得酒食;而有酒有肉吃,当然是大吉大利的。
  这个卦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上六说“有不速之客二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虽不当位,未大失也”。正饮食宴乐时,客人不请自来,即请他们一道吃。虽不尽合于礼,却也没什么大错。此亦需义,可见人不能不考虑到别人或许也有不时之需,在自己有得吃时,应随机供给别人吃,而且要“敬之”,不能是施舍式的“嗟!来食”。
  以上这些都是整个卦跟饮食有关的,还有许多局部与饮食相关,就不赘述了。
  《易经》论饮食事,其实尚不只于此,但排比事类,其义自显,故亦不烦一一缕述。要从这个方向来观察,我们才能理解到伊尹、老子、《尚书》以及孔子、孟子那种以饮食来说义理乃至论政事王道的方式,其实是渊源有自的。
  在这种饮食思维浸润弥漫的社会中,其思想文化状况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番光景呢?
  对食色之欲的看法及处理方式,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可能是主要的部分。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才形成了各地不同之民族与文化。在这些文化中,对人生、对宗教,可能会有些理论去诠说、去铺陈其理念,但它的底子,像冰山潜隐在深水中的那个底子,却可能是立基于有关饮食男女的一些态度。这个态度,影响着它的整体思维方向与内涵,却未必明言,或未必形成一套理论,未必以论理的方式来表达。因此,考绎宗教、讨论哲学、研究美学的人,也未必注意及此。以致空谈概念、拟测理境,而于古人之生活世界殊少契会,亦未能洞达诸人生观宗教观之底蕴。
  以宗教来说,中国本身发展出来的道教或其他各种民间宗教,无不“贵生”,珍重爱惜生命。 为什么?这当然可以有其他思想上的解释,但中国人以生为乐的态度观念,难道不是个关键吗?中国人的宗教,与佛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生为乐,不认为人生有罪、人生是苦;而且缺乏彼岸之向往,没有一个死掉以后可以去享受快乐生活的天堂、极乐世界。中国人的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我们所生活的人间,所以中国人不是劝人“往生极乐”,而是招唤死者“魂兮归来”。 换言之,一种贵生的、此岸的、现世的宗教性格,即本于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此种宗教性格,唯有透过这般文化宗教学的阐析,才能豁然昭显。
  那么,人生之所以可乐,甚且至于“极乐”者为何?人又用什么招唤魂魄归来呢?在《楚辞》里的《招魂》、《大招》都一样,先说魂魄四处游荡不好,到处都充满了危险,还是赶快回家吧。接着就说家中准备了好酒好菜、美丽的女人,可供你享用,所以“魂兮归来,返故居些”。死后世界阴冷恐怖,活人的生活则充满了酒的香气、肉的味道、女人的笑语,两相对比,死 人能不动心吗?
  这种生活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有吃喝之乐。据《招魂》说,这叫做“食多方”,什么都有得吃:稻米、粢稷、穱麦,杂糅着黄粱煮成的饭。豆豉、咸盐、酸醋、椒姜、饴蜜 等 众 味 并 呈。肥牛的筋肉,煮得熟烂而且芳香;调酸醋和苦汁,陈列出吴国道地的羹汤。煮的鳖、炙的羊,又有甘蔗的汁浆。酸的鸽、沾了点汁的凫,还有煎的鸿雁和鹤。 露栖的土鸡、炖煮 的 海龟,味道芳烈而且不败。粔籹、蜜饵,又有干饴。瑶白色的酒浆、蜜 制 的 甜 酒 ,斟 满了羽觞。压去酒滓的清酒掺入冰喝,醇酒的滋味是既清凉又舒爽。华彩的酒器都已 陈列,还斟上了琼玉色的酒浆。所以说:回来吧!重回到故乡!《大招》描写吃的场面也不含糊,大约有四大段,一说吃五谷杂粮,二说吃猪狗龟鸡及蔬 菜,三说吃飞禽,四说饮美酒。
  由这样的描写,可知饮食之乐是人活着时最主要的快乐,甚或可以认为是人活着的主要目的。因为有那么多东西好吃,所以人才舍不得去死,所以死掉以后的魂魄才会为着贪恋这种快感而还魂归阳。这个观念,对于理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可不是吗?试看《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说上天保护我们、神明佑庇我们,让我们过着好日子:“ 神之淑矣,贻尔多福 ;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祥黎百姓,遍为尔德。”老百姓没什么别的想法,既不求上天堂,也不想获得拯救,更不认为有什么罪孽应该清赎,只希望能好好吃吃饭、喝喝酒。 质朴之 愿既了,就感谢老天爷的恩德了。
  换 言 之 ,这 就 是 中 国 人 的 宗 教 观 。 因 此 ,饮 食 一 事 ,既 为 生 活 世 界 之 主 要内容,也通之于鬼神。凡祭祀,皆须献牲敬酒。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相信 饮食的沟通功能。我们用饮食祭献鬼神,代表我们对他示好;鬼神吃了我们 的东西,表示它们愿意“福我”(莫忘了吃喝跟福报的关系)。
  而且,因我们都爱吃,故想象神也是爱吃的。祭物越丰盛越能表示诚意。若减少了,人会嗟咨,神也会发怒报复的。《 墨子 · 明鬼》记载:佑观辜替宋文君祷祀,因牲礼不合度,鬼怒,依附在祝史身上,用杖把他活活打死在祭坛上。故《尚同中》云:“圣王??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 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
  这种宗教观,显示了中国人具有此岸的、现世的宗教态度。而一种此岸 的、现世的宗教,必以饮食男女为主要内容。杀牲祭拜,供神饮食,是其中一 个特征。这个特征表现在:第一,“神嗜饮食”,只有供奉他吃得满意了,他才会福报你 ,这是种特殊的福报观及供养观。第 二,神的饮食,其实也就是人的饮食。人喜欢吃的东西,即是神所嗜食者,并不要另外准备更“圣洁”的神 的食物。祭完神之后,人即分食神所食之物,人神同食,故亦同乐。第三,道教兴起后,推本于“贵生 ”之观念,反对杀生祭神,也反对吃五谷杂食及肥甘醴脂。这种新的饮食观,导致它同时对神要求不再血食,对人要求不再食谷米喝酒,而应努力食气咽津。这当然是一种改革,但同样显示了以饮食男女 为主要内容的宗教特点。因为这些专讲呼吸吐纳、食气咽津的修道者,跟养 生学实无不同。其宗教性,只显示在他们特殊的饮食方法上。后世汉传佛 教比世上任何一处的佛教都更重视“吃素”,视此为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亦是 此一“中国特色”之表现。

  讨论日常生活之美的,西方哲学文献中亦非绝无所见 ,如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即曾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之口,论辩过身体、动物、器皿、技艺、 制度、习俗美的问题。但是,文中说道:
  苏:论敌或旁人也许要追问我们:“为什么把美限于你们所说的那种快感?为什么否认其它感觉———例如饮食色欲之类快感———之中有 美?这些感觉不也是很愉快吗?你们以为视觉和听觉以外就不能有快 感吗?”希庇阿斯,你看怎样回答?
  希:我们毫不迟疑地回答,这一切感觉都可以有很大的快感。
  苏:他就会问:“这些感觉既然和其它感觉一样产生快感,为什么否 认它们美?为什么不让它拥有这一个品质呢?”我们回答:“因为我们如果说味和香不仅愉快、而且美,人人都会拿我们做 笑 柄。至于色欲,人人虽然承认它发生很大的快感,但是都以为它是丑的,所以满足它的人 们都瞒着人去做,不肯公开。”
  在这里,苏格拉底自嘲:“不知道羞,去讲各种生活方式的美,却连这美的本质是什么都还茫然无知。”因此他讨论的其实并非日常生活之美,而是去追究何谓美、美之本质为何?与中国人在生活中欣赏、体验美,进而创造生活之美的态度,迥然异趣。其次,论美而以视觉、听觉为主,说“美既然是从视觉听觉来的快感,凡是不属于这类快感的,显然就不能算美了”,所以饮食的 味觉与嗅觉、男女的性欲也都不能算是美的。这岂不也与中国人的看法南辕北辙?
  美,这个字的意思本来就是由羊大会意的,羊大为美,正如鱼羊为鲜,均是以饮食快感为一切美善事物之感觉的基型。而《后汉书·襄楷传》云桓帝“淫女艳妇,极天下之丽;甘肥饮美,单天下之味”,《管子·戒篇》 云“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左传》昭公元年云“(医和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这些随手拈来的文献,也无不告诉我们:美色与美味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居非常重要的地位。
  甘,《说文》云:“美也,从口含一。”肥亦是甘,孟子问齐宣王:“肥甘不足于口欤?”甘亦是乐,《玉篇》云“甘,乐也”,《淮南子· 缪称篇》云“人之甘甘”,高注“犹乐乐而为之”,《左传》庄公九年云“请受而甘心焉”,杜预注“甘心,言欲快意杀戮之”。从甘味、甘 甜到甘心,其美感与快感之结构,正如旨,本指美味(《诗》云“我有旨酒”,《礼记·学记》云“弗食不知其旨也”,又据说禹时仪狄发明一种旨酒),但旨趣宗旨之旨,亦由美味中得来。
  甚至于“滋味”一词, 在字书里一向被用来描述宇宙自然的整体状况,如《说文》云“味,味也,六月滋味”,《史记·律书》云“未者,万物皆成,皆言有滋味也”。也就是说,依据汉人的宇宙论,在午时阳气冒地而出之后,未时万物成就,犹 如食物已经成熟而有滋味了。后来对个别事物之美,也用“有滋味”来形容,如钟嵘《诗品》说五言诗为众作之有滋味者,司空图论诗说要得味外味。欣赏诗文称为味之、 品味、含咀、咀嚼。品味什么呢?品味审美对象的“气味”。这些都是以味觉去经验其他的事物。至于那些不直接使用甘、旨、味等的字词,也未必不是如此,像《风俗通义》卷一就说五帝中帝喾之所以名为喾,就是因为“喾者,考也、成也,言其考明法度,醇美喾然,若酒之芬香也”。
  这便可见苏格拉底说“我们若说味和香不仅愉快而且美,人人都会拿我们做笑柄”,在中国是大大不然的了。 苏格拉底毕竟活在一个不懂吃的社会里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ang 去声在我那里是锅的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看国的饮食文化的最好的文章了,经典,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人所写?煌煌大论,为何不著明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炒菜,中国古代也不会,宋朝才开始发展
  这是要把中国写的多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一般的美食文章要好,稍微深一点点。
  厚颜挑挑刺。
  中国丰富的用火手段,究竟有何意义?比如文中所提的蒸,目的为何?其实没有多少人知道。拿鱼来说吧,什么时候该蒸,什么时候该烤,什么时候该炖,什么时候该涮?如果只是凭习惯和爱好,那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再比如说面条。为何广东人爱吃碱水面,中原人却不喜欢碱水面,而到了西北又喜欢酸水面?一般人也就只能用习惯来解释了。
  再比如热闹一时的粽子甜咸之争。为何南方人粽子里有肉有菜?粽子为何叫粽子?这里面都有很深的含义,奈何云者茫茫然。
  再比如,很少有人注意到,老外总结的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可可、咖啡,为什么他们都要烤焦了再喝?而中国人喝茶却爱喝绿茶。其实这里面都有玄妙。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承载着历史记忆,蕴含着民族精神,包含着中国独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看似丰富多彩眼花缭乱,其实一以贯之。只不过,能点破题的人,万中无一。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作家或者美食家能说破其中的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好了,这么大一段,没兴趣看完,说到底,人家是来打旅游广告的,还在那里自嗨起来了。也怪,全世界抢中国客,就是台湾反陆客。自己给自己掘墓,请再大力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美食家朱振藩:米其林星级餐厅像“办家家酒”自己推波助澜,老王卖瓜
  http://bbs.tianya.cn/post-333-1159684-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人真的不会炒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