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日龙翔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提醒您如何防骗子(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1 0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过对新街口地区的走访以及对一些物业公司的了解,记者发现一些存在“美容陷阱”的美容院开始出现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大学城。从对本报新闻热线“96096”以及网络各大论坛上搜集到的一些投诉情况来看,仙林大学城以及浦口、江宁大学城都发生过女大学生被“免费美容”骗到美容院强迫消费的事情。一些美容院的工作人员以“免费美容”或是“测试皮肤”为名,将女大学生骗到美容院,强行向女大学生推销一些美容产品。
  工商部门表示,对于一些成年女性,往往具备一些防欺诈的意识。而一些刚离开父母或首次离家,来到异地上学的女大学生往往就是一些无良商家欺骗的目标。之所以一些女大学生屡屡被骗,最主要原因还是防范意识太差,其次是虚荣心强,有攀比心理,一些人甚至被骗后因为害怕惹事而不敢维权,这也让那些无良商家对大学生的欺骗行为有恃无恐。鉴于此,不论是警方还是工商部门均表示,在商家要求消费者掏钱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如果遇到商家推销的产品属于“三无产品”,均可向质量监督以及工商等相关部门举报。如果消费者已经购买了这样的产品,也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遭遇“美容陷阱”被强迫交易
  录音、票据、产品都可以成为证据
  对于南京警方此次出重拳打击“美容陷阱”,法律界人士都希望可以及早“入罪”。工商部门也承认美容院强制消费的投诉案件特别多,但由于存在取证难、部门职能局限、多部门分散执法等因素无法形成合力等原因,难以有力地进行打击。此次,警方的行为不但是给那些仍存在此类现象的美容院提个醒,也是给消费者提了个醒。律师认为,搜集好证据对于以后维护自身利益都是有帮助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告诉记者,“证据很重要,很多美容院懂得自我保护,强迫交易的手段也很有技巧,消费者如果不能证明美容院采取了暴力、威胁的手段强迫消费,很难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在没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受害者也很难提供证明。”鉴于此,唐律师认为,如果是独自一人的话,最好不要前往这样的美容院消费。第二,如果觉得事情有些蹊跷的话,消费者一定要用手机将双方的对话录下来,作为以后发生纠纷的证据。第三,如果被对方强迫购买了美容产品,除了要索要产品之外还必须要对方出具相应的票据,如果出具不了可以拒绝购买。另外唐律师还认为,一些美容店要求消费者在进入美容院后不允许使用手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暴力。“如果这一指控意见能被法院采纳,相信会对其他受害人的维权有所帮助。”
  除了搜集证据之外,工商部门也提醒消费者,在进行美容之前,一定要看清楚美容店是否有营业执照,做美容的技师必须有上岗证和资质证明。对于街头推销的“免费美容”绝对不能“心太软”,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遇到推销人员死缠滥打,应该及时报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