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就会发现,你满身的寄生虫一只只都是可爱的小天使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21-1-11 1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不少老少爷们,在家里磕着瓜子和家人一起看《动物世界》的时候,通常都会发出: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如此美妙等感叹。同时也在此刻更加的敬畏生命,但很少人会知道,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

  



  其实如果缩小了几个维度,人体就能看做是一个星球。星球上居住着种类繁多,量级庞大的居民。
  



  它们有些是体型庞大的寄生虫,有些是在体面生生繁衍的真菌,也有一些生活在“地底”深处的各种细菌。
  


  对这些寄居在身体上的“不速之客”,我们通常想方设法除掉它们,也许有90%的人光是听到寄生虫这三个字就已经是阵阵恶心感袭上心头了。

  

  

  



  然而,常识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现实总是在不经意间反常识。我们不但不能把这些寄生虫细菌真菌斩草除根,有的时候甚至需要他们的“帮助”,来为我们治疗那些不治之症。
  



  回到地球纬度,如果我们的地球上是没有生命的,你想象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它或许应该还是一颗蔚蓝的美丽星球,但你如果接近它你就会发现那儿是个充满荒芜气候恶劣的死球。
  同样,人体也是如此。正是我们身上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才共同构造了你我的样子,甚至是思想。
  所以很难想象到,构建你我思想的寄生虫,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恶心。
  


  在日常的生活中,最容易让我们注意到微生物的事件是外伤感染。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挡了绝大多数入侵者的脚步,一旦它发生破裂,病菌便会趁机而入。
  而在体内,则由免疫系统负责处理这些病菌。
  



  不过你要是觉得阻挡第一波病菌的是皮肤那就大错特错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竟然是平时我们最鄙视也不待见的微生物。
  而我们强大免疫系统并非总是在做有益身体的事,有时候它也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疾病。
  



  换句话说,我们观念里的坏人其实不是坏人,连好人也会有作恶的时候。有时候甚至需要靠“坏人”击败“好人”来挽救失控的局面。
  


  我们的人体就像一个漂浮在宇宙的星球,我们每个人望着太阳,扯着月亮,但却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无所知。
  



  “那人就没有纯净无污染的时候吗?”
  你还别说,真有,那就是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在子宫中,有时候这个躯体只属于一个生命。
  换句话来说,在出生之前,子宫里的那个人形状的胚胎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神奇的是,在临盆前夕,妈妈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肠道的菌群会慢慢转移到产道中。
  这就意味着新生宝宝降生的之时,就要“遭受”这些满是细菌的污秽物。
  



  然而,这些肮脏恶心的“污秽物”,曾经是我们每个人的保护神。
  那些来自母亲体内的菌群也并非是我们的敌人,正是因为它们迅速占领了新生的“星球”,才让那些有害的病菌无法侵害我们。
  



  初生婴儿与大量益生菌接触能调节他们免疫系统的敏感程度,这一点通常难以被我们注意到。总的来说这些寄生在人体上的微生物不但能够攘外也能安内。
  这恐怕也是自然分娩支持者坚持认为原生态分娩会带给婴儿更多益处的原因吧。
  



  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身体内的微生物会在两岁左右开始稳定下来。
  随着新陈代谢,我们身体就像战场一样,你方唱罢我上台,又有许多新的客人踏上了这片土地。
  

  



  数据统计,随着新陈代谢,人体皮肤细胞每小时死亡就多达三至四万,一年累积的量可达两公斤。
  然而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对这多达两三公斤的代谢物没有感觉呢?
  原因之一是因为数量微小,人眼基本上无法看见。
  另一个便是因为皮肤表层的细菌吃了,所以为了保护这篇赖以生存的土地,养活一家人的饭碗,如果碰到入侵者,它们一样会拿起武器,誓死保卫家园。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是皮肤,而是那些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便是千百种细菌中的最凶的一个,它们常在各处皮肤巡逻,发现有害真菌立马拿下,当即处决,以免后患。
  而表皮葡萄球菌则是和枯草芽孢杆菌比起来更偏向于防御流,它们在皮肤上堆积成簇筑成严密的防御工事,用来抵御真菌的入侵。
  


  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常住居民在划分好了地盘之后,还会一起抵御外敌,它们通过特殊的手段沟通,批准对自己有利的其他菌种繁殖。
  




  细菌、病毒、人类之间的纠葛暂告一段落,寄生虫与人类的羁绊同样精彩。细菌只是影响我们的身体,引发疾病,而寄生虫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们甚至可以改变人的性格。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最早发现于老鼠体内的一种微小寄生虫。被这种寄生虫感染的老鼠会表现的非常奇怪。
  正常的老鼠非常惧怕猫的气味,但感染后不但不惧怕猫甚至会主动接近猫。等到老鼠被猫吃下了肚子,弓形虫便找到了自己的最终宿主——猫。
  



  弓形虫的策略非常精妙,选择自然界中顶级的捕食者猫科动物作为宿主,长期寄生。它能改变哺乳动物的风险判断机制,让老鼠等中间宿主变得大胆,不惧怕捕食者。
  


  弓形虫同样也会对人体带来类似的影响。被感染的人类几乎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性格却会发生改变。比如变得非常大胆,不惧怕飞驰而过的车辆,不惧怕震耳的枪声等等。
  



  据统计,感染了弓形虫的人出车祸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了2.6倍。
  人们曾经以为“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但事实却是“你不是你,是一个生命集合体”。当然,寄生虫影响性格也仅仅一个特殊的例子。
  


  关于寄生虫,最令人惊奇的恐怕是用来治疗免疫系统疾病了。
  虽然目前并不合法,但寄生虫已经被用于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很多寄生虫为了躲过人体的追查会用各种手段降低免疫系统的敏感度,这就给严重过敏人士带来了福音。
  


  

  


  也许和那句流传颇为广泛的言论一样:“我们最终还是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我们对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研究越发深入,也将不得不“最终拥抱那些曾经令自己作呕的生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1 1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