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复制或模仿 休闲贵阳也能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2 01: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报417期
如今北京“很多人的咖啡馆”出名了火了,这种“社交网络+实体商业”的创业模式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受到它的启发,武汉、长沙、合肥、南京、苏州、广州等地已经陆续出现了类似甚至完全一样的商业创业模式。那作为“休闲之都”的贵阳可以有吗?这种模式能否得到贵阳人的认可呢?
全国趋势
多地跟风,复制模仿
2011年1月,网友“蚊二妞”在豆瓣上发起《我们用2000块钱来开咖啡馆吧》的帖子,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响应与报名。同年9月,78个人集资的“很多人咖啡馆”在北京正式开业。随着北京“很多人咖啡馆”的瞬间走火,一些与“二妞”一样梦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咖啡屋的年轻人们也开始向“二妞”学习,在各大论坛上广募网友参加,一股“很多人一起创业”的风潮迅速蔓延开来。
在长沙市的解放东路上,就有一个被绿色植被环绕的“很多人咖啡馆”。咖啡馆发起人李婷在今年情人节时,在豆瓣上发布了一张名为“长沙很多人咖啡馆”帖子。120个股东经过线下会议,分别成立了选址设计小组,宣传外联小组,市场调查小组,产品研发小组等,7月16日进行试营业,如今已正式营业。
在合肥,某企业高管Kevin于2月13日,在豆瓣网的同城合肥站上发帖创建合肥很多人咖啡小组。在篇首,Kevin把咖啡馆定位于:梦想,以及友谊,合肥人的地标,休憩的地方。同北京的“很多人的咖啡馆”一样,Kevin他们也注册了公司,名为“合肥微时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咖啡馆因此也命名为“微时光咖啡”,现在也已经开始营业。据网友反映,这家咖啡馆的环境氛围非常好,当合肥当地非常有名,许多合肥的文青们都喜欢在那里聚会。
相比李婷和Kevin,身为南京“土著”的80后小伙儿“未央”在速度上虽然落后于两者,但他和他的伙伴们也在为筹建咖啡馆而奔走着。他们打算把咖啡馆所需要的成本分成200股,每股3000元。顺利的话这家店将在2012年12月21日(电影《2012》中的“世界末日”)开张,用未央的话说,就是“世界末日之前容我再做一个梦。”
原版反映
支持想法,望获尊重
面对多地出现了以“很多人的咖啡馆”的模式开设咖啡馆的情况,身为该创业模式创始者的北京很多人文化有限公司便在其豆瓣小站上发表声明:从原则上说,他们是鼓励和支持这样的行为的,同时也希望“很多人的咖啡馆”的模式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但因不少模仿者在没有标明出处的情况下就使用“很多人的咖啡馆”豆瓣小组中的文字与文件,比如招募贴大多都是按照“蚊二妞”最初发布的帖子稍加改动,有的甚至是纹风不动地照搬,有些咖啡馆也直接使用“很多人”、“很多人的”命名,这显然已构成了对“很多人的咖啡馆”知识产权的侵犯。对此,身为股东的吧嗒说:“我首先对于这种版权的侵权表示抗议;其次,对于创业者关于梦想copy,创新等概念混淆,对于其他人劳动果实的不尊重以及法律意识的淡漠表示遗憾。”她希望各地网友能尊重“很多人的咖啡馆”的原创性。
但是,本着开放、公开的原则,“吧嗒”他们愿意把自己从实践中摸索的经验和教训与大家分享。作为“线下SNS”的成功范例,北京很多人文化有限公司愿意为全国各地其他朋友创办同类咖啡馆,提供比如商业加盟,授权使用“很多人的咖啡馆”品牌与商标;开店过程指导,提供章程、协议、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提供具备“线下SNS”特质的运营方案和运营计划等服务。
贵阳调查
有人极力赞成,有人不以为然
2000元就能开个咖啡馆?在贵阳这座“休闲”的城市,这种创业模式的认可度到底如何呢?10月18日,本报在新浪微博上进行调查,设置了“2000元就能当咖啡店老板,你想试试吗?”的投票页。截止21日晚12点,投票结果显示:
“你希望和很多人一起集资拥有一个咖啡馆吗?”占21.4%;“如果这个咖啡馆通过网络集资,你觉得可信吗?”占3.6%;“若此咖啡馆入股只需2000元,你愿意投资吗?”占21.4%;“如果这个方式在贵阳推行,你想加入吗?”占39.3%;“你愿意成为这种创业方式的发起人吗?”的占14.3%。
从投票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这种模式表示赞成并愿意加入其中,但始终觉得网络集资还是不太靠谱。那现实中的贵阳人,他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赞成派:风险小、门槛低,可创意创业圆梦
张俊(《新报》娱记):我个人比较喜欢安静、有自己独特文化、面向小众消费的咖啡馆,在我看来,咖啡馆最吸引我的不是它的性价比,而是它所蕴含的文化特质。通过很多人一起投资开办咖啡馆,投资少、风险小,我非常喜欢这个创意。
@风敲竹魂(黎平县某机关公务员,贵阳人):我一直梦想着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间咖啡馆,闲暇时泡上一杯咖啡,坐在窗边翻翻自己喜欢的书,别提多惬意了。但我的工作让我腾不出那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我非常希望这种模式在贵阳推行,只要有人振臂一呼,我肯定加入。
@广州福地生态农场:真想把咱家的菜园也变成很多人一起的“我们的菜园”。
反对派:众口难调、利益分配是问题
余静(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这种模式分摊了投资风险,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赞成这种创业方式。现在中国的咖啡馆普遍面临盈利问题,投资咖啡馆毕竟是一门生意,投资小也就意味着回报小,不赚钱何谈“梦想”?而且股东这么多,实在太容易出现利益纠纷。
@摄小猫(贵阳某房地产公司内刊记者):贵阳是一座偏向休闲的城市,我平时就很喜欢坐咖啡馆。但这种通过集资开咖啡馆的方式,我个人表示怀疑,因为钱的问题毕竟很现实,而这种合资的生意到后面清算账单的时候往往是各种麻烦。而且股东太多,容易出现分歧,毕竟“众口难调”。这种方式推行如何,关键看合伙人的经济头脑和团队思想,方式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
@阿诺不是唐僧是个假行僧:还是简单一点的好呀!那么多人入股,就怕涉及利益,麻烦死了。所以要有一家咖啡馆或者小酒馆,有一个老板就够了,老板娘也是必须有的,也是必须只能有一个的。
天使投资人点评:
就“很多人的咖啡馆”创业模式,本报记者采访了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理事长、飞马旅CEO、天使投资人袁岳。袁岳认为这种“社交网络+实体商业”模式有三个优点同事也有两个缺点。


优点一:投资少、风险风散化,让更多人容易实现创业梦。为有创业梦,但因资金、时间、精力和运营能力等受到制约的人群,提供力行创业的平台;同时,这种多人共同创业的模式,个人投资小,风险被分散化,把风险降到了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区间,从而,让更多人容易实现创业梦。
优点二:股东多,口碑营销易模式形成。在咖啡馆成立运营的早期,更需咖啡馆的股东及其“亲友团”来消费和传播咖啡,这种很多人的咖啡馆模式,有形成“亲友团”口碑营销模式的独特条件。
优点三:网络社交落地化,让交流畅通。这种模式通过网络集聚了很多各个领域的人一起出资、出力做同一件事情。线下,大家各司其职,各履其责,共同推进咖吧的运营。并且,特有的店主服务员制,让店主与消费者交流自如。
缺点一:投资人众多,重大事项交流时间成本高,可能会出现众口难调现象。
缺点二:进入咖啡吧创业平台门槛较低,多数创业人是“人生第一次创业”,咖啡吧运营整体风险较大的,整体股东对咖啡吧运营风险可控性要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