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真假玄机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2 03: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扑朔迷离的“真”“假”之境,常常使人酣醉其中而真假莫辨。真者,如甄士隐,即“真事隐”(去);假者,如贾雨村,即“假语存”(言)。“真事隐去”与“假语存言”,合起来,成就一部《红楼梦》。
贾宝玉:
如太虚幻境里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贾宝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讨厌男人,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根据脂砚斋评所述,其在情榜中被评为情不情。
甄宝玉:
红楼梦中与贾宝玉同貌的甄家少爷,与贾宝玉有相似的情形,不一样的结局,似为贾宝玉另一种假设结局的诠释。
甄宝玉,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之子。他生得眉清目秀,倍受祖母溺爱,取小名为“宝玉”。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如要读书,“必得两个女儿陪著,方能认得字,心上也明白”。他还常对跟著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希罕尊贵呢!……”父亲曾经痛打过他几次,每打得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的乱叫起来。后变化颇大,他进京考功名时,与贾宝玉面谈一次。贾宝玉发现虽与他相貌一致,但话不投机。甄宝玉后考中举人。后经王夫人做媒娶李绮为妻。
初读《红楼》的人也许一眼发现不了这个贾与甄的暗机,实际上这一贾一甄的对立,在《红楼》中屡屡出现。《红楼梦》开篇第一回里“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一甄一贾,一假一真,红楼真可谓玄学第一书也。开篇说到甄士隐(真事隐)与贾雨村(假语存),作者一笔点到这本书写的都是假的故事,所以红楼终是一梦也。
后面随着章节开来,作者提到了主人公贾宝玉与整个贾府的荣衰过程。贾宝玉(假宝玉)、贾府(假府)、贾赦(假设)、贾政(假证)、贾链(假怜——不是真心怜爱女人)、贾珍(假真——以假乱真)、贾蓉(假荣)……
空洞,空洞,贾府本是假府,所以也就是空洞;禅语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文章以空写色,穿插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以色论空,贾府终归衰落,哀草枯杨。作者如此的写就是要告诉:人生在世数十年,空空色色,色色空空,见空见色,见怪不怪……
贾宝玉是假,甄宝玉才是真,那甄宝玉的人生暗示了实际的生态。满清政府判定《红楼梦》是反书,如此看来,作者以假象蒙蔽了世人的眼睛,真正穿透他心灵的人并不以为这是反面书籍。作者在文中也有正面的解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前半生的遭遇和后半生的遭遇让他丰富的历练了人生,也明白了人生,正如他书中所说: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郭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