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解一一余则成如何解读"有朋自远方来”作者按:孔子是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2 11: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楼. 《论语》选解一一余则成如何解读"有朋自远方来”作者按:孔子是殷商贵族后裔,是这些殷商遗族们推选培养岀来的先知救世主祭祀教主。他在周礼旧秩序最顽固严密的鲁国,不得不打着"吾从周”旗号,但他干的却是东奔西走联络各方殷商后裔,以及各阶层反对力量,到处渗透安插自己人,努力破坏周鲁旧秩序,争取复兴殷商的大事业。打着周旗反周,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一,对《论语》开篇的一些另类解读确实不愧是革命教材,名副其实,开篇就抓革命教育: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学习了理解了掌握了殷商先祖圣贤们的伟大思想、经验、优秀传统、技能、文明文化,还要经常回顾、不断实践、努力传扬它们,这样,我们才能在周鲁姬姓严厉管控的残酷现实下,立足扎根生存下来,最终实现伟大的殷商复兴,真正得到解脱。这样的反复学习、实践过程,难道就不也是一种拯救继承发扬传播复兴先祖们那伟大的殷商文明文化的正确办法、方式、道路吗?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对于鲁国内周礼旧秩序下近乎窒息的生活,我们早已忍无可忍。“八侑舞于廷,是可忍孰不可忍,",每天都被强迫着安排去观看学习周鲁姬姓贵族们表演周代礼乐乱七八糟的烂演岀,实在太难受了。先祖们那些更灿烂辉煌的殷商文化何时才能公开传扬,迎来复兴?我们热切企盼着来自远方的殷商后裔同志战友们,希望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新信息好消息。想到他们马上就要来到,我们无不雀跃鼓舞,忍不住高兴得时刻都要跳起来。  说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忍不住要多写一点。  小时候(其实应该是初中了,也不算小了)读到《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其实很有些疑惑。  小孩少年的观念中,身边的朋友玩伴虽然很熟,但每天你找我来我看你去,依然是童年少年生活中最开心欢乐的事儿。真正是所谓"自乐此,不觉疲"。  相反,倒是从远方来了客人谁谁,哪怕是不常见面逢年过节才来往的真实实在亲戚乃至各种原因远在异地的骨肉血亲,其实一开始也是因为陌生有距离羞涩腼腆,各种真假客气要讲礼要懂事,要平时用不着突然要学习马上要表演地变表情装姿势拿腔调,要别淘气会喊人会说话能陪同会招待,能应付各种被玩耍被考验,乃至各种尴尬相处、尬聊尬乐、强颜欢喜、努(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