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石牌大捷真的是“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21-1-14 04: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战石牌大捷真的是“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21年01月04日 06:25:54
来源:牛戈文草
140人参与22评论
此系在某平台的问答。
原问是:
石牌大捷被西方军事学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具有极大的意义。为保石牌不失,在石牌要塞的广阔战场上无数英杰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赢得了对日胜利。那么在石牌大捷中,最漂亮的一仗是发生在哪里?
下面是我的回答:
谢谢相邀!但我的回答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
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石牌大捷。
前些年吹石牌大捷的文章特别多。《石牌伟纪|意义犹胜“钢锯岭”!》一文中就说到:“石牌保卫战是中国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比在国内抗战史上的地位高得多。自此以后,日军转入战略防守,中国军队转入攻势,直到两年后日本投降。”
这整个就是意淫。
我不知作者与传播者在贴出这样的文字时是怎样的一个心态,估计是达到高潮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谬说,当然这一说法最早并不起自《石牌伟纪》。
为什么是谬说?我们就先来说一说石牌保卫战是怎么回事。
石牌地处战时陪都重庆的东大门,战略位置敏感。日军向该要塞发展进攻时,国府误以为日军是要攻略重庆,因而调集重兵,势在必守。然而日军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当时国军没能准确判定,现在当然早已不是秘密。原来,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军急需在中国掠夺更多的战略资源,运送更多的兵员、苦役和军需品参加太平洋作战,但作为当时重要运输工具的中国内河航运的船舶却越来越少,而且宜昌到岳阳段长江水道在中国军队手里控制着,行不通,日军在攻占宜昌后掠夺的大量船舶无法使用,而若将这些船舶派上用场,必须得打通长江航路。就为这个,他发动了“江南歼灭战”,中国则称作鄂西会战。
1943年4月,日军第11军制订了作战计划,其主要内容:
“1.作战目的
加强扬子江运输能力,使宜昌附近的船舶在下游通航,同时歼灭由洞庭湖至宜昌对岸的扬子江右岸地区敌野战军。
2.方针
作战区域大致分三部分,各区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消灭各该区之敌。
在此期间,使在宜昌的船舶向汉口通航。
3.使用兵力(略)”
看到没有,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进攻重庆,而是第一,打通宜昌到岳阳航路;第二,歼击消耗我沿岸野战军。
经差不多一个月的会战,其结果,他的第一个目的完全达成,从此日本鬼子控制的船舶可以在该段水域畅通无阻;第二个目的基本达成,参战的国军第六战区有生力量遭到沉重打击,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整个会战的行动都是按照敌军预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目的一经达成,即主动撤出战斗,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因而可以认为是基本上实现了战役企图。
石牌保卫战是这次鄂西会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战时间自5月26日起,至31日止。这几天的战况十分激烈,守军第139师、第67师、第18师阻击得十分英勇,牺牲特别惨重。然而也就是在石牌战斗最激烈的27日,日军将他们早已在宜昌掠夺到的50余艘16000多吨的船舶开走,经过沙市、监利驶到了武汉。悄不蔫叽的,鬼子打这一仗的最大企图实现了。
对于第六战区来说,这次鄂西会战,和以往任何一次会战一样,牺牲特别惨重,而斩获甚微,是得不偿失的。只不过由于会战后期,日军达成了控制水道和运走船舶的作战目的后,于31日主动撤退,国军在发现敌撤退后发起追击作战,最后以日军退回原防结束了会战,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敌军无功败逃我军乘胜追击的想象。国府利用了这一结果,将其称作“鄂西大捷”,并对外宣称歼敌5万余众。
真要是歼敌5万,那当然是了不起的大捷了。可惜!不是。
鄂西战后,负责外交的宋子文在美国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道:
“稍具常识之人,必觉我方如仅获如此少数战利品,敌人决无五万余人之死伤。以各国战事常例判断,敌方死伤不能超过五千人。无怪美军部及史梯威不信鄂西战事之激烈,更不信敌人此次有胁迫陪都之企图,而证明文以前向军部及各人所述鄂西战况,为不实不尽。窃查我方军事宣传之幼稚,已非一日,往往以儿戏视之。且其报告损害政府之威信甚于敌人之宣传,其效用等于第五纵队参加工作。”
早在当年,包括国舅爷在内的国府有识之士就把这个神话给拆穿了,台湾八十年代重写的战史也予以否定了,不管是石牌保卫战,还是整个鄂西会战,都不曾有过什么大捷。美国等西方干爹也压根就不相信卾西有过什么大捷。
那一直到今天仍然在自媒体热传的石牌乃东方斯大林格勒是不是那么回事呢?
也不是,丁丁点点都不是。石牌保卫战的战果、意义跟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没有可比性。
这里有必要量化比对一下,看看斯大林格勒战役与石牌保卫战有怎样的不同:
从作战时间跨度上对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自1942年6月28日始至1943年2月2日止,历时七个多月(有一种说法是199天),而石牌保卫战自1943年5月28日始至6月3日止,历时仅6天。
从参战兵力上对比,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参战兵力最多时超过110万人,火炮15501门、坦克1463辆、飞机1115架。德军总兵力最多时达101万人,火炮10290门,坦克675辆,飞机1216架。石牌保卫战仅仅是鄂西会战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整个的鄂西会战,包括安乡、南县地区战斗,包括枝江、公安地区战斗,包括清江、石牌地区战斗,还包括追击阶段战斗,双方先后投入的全部兵力加起来,归了包堆也只有24万余人。至于重装备,如坦克装甲车辆、火炮、飞机等,就更无法与苏德双方相比。
从战果上对比,斯大林格勒之战以苏军伤亡112万的代价,歼灭轴心国军队84万(苏方说150万),保卢斯集团被全歼。而包括石牌战斗在内的整个鄂西会战,国军以伤亡49115人和被俘4729人的代价,只歼敌3500余人,俘敌88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官方统计数字),不曾成建制歼敌一个大队。
一场战役或战斗,时间长短、规模大小也许并不意味其所产生的意义的大小,有时一个小的事件或一场规模有限的战斗,也足以产生极其伟大的意义,但石牌保卫战是不是呢?
抱歉!仍然不是。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后,对于轴心国而言,是损失了在东线战场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失败。对苏联而言,则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从此一路反攻,最终取得攻克柏林的伟大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一点恰如其分,当之无愧。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是德军追着苏军打,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是苏军追着德军打,可鄂西会战之前与之后,有什么变化吗?在这之前的历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豫南会战、晋南会战等,都是日军追着国军的屁股打,在这之后的会战,常德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等,又有哪一次不是日军追着国军的屁股打呢?直到抗战结束前几个月的湘西会战,仍然还是日军追着国军的屁股发展进攻。说什么“自此以后,日军转入战略防守,中国军队转入攻势”,说着不害臊吗?还说什么石牌保卫战“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我又要问了,哪一个西方军事家说的?出处何在?
出于鼓舞士气振作民心的需要,也出于争取美援的需要,战争状态下夸大战果本无可厚非。但需搞清楚的是,战时这种夸大战绩的做法即便是允许的,也只能从宣传的角度去考量,而不能作为治史的依据来使用。
网上如此多人将石牌保卫战类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并说成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是由于一系列有意无意的误读造成的。这误读,追根溯源,源于后人对石牌保卫战期间蒋介石所做指示的曲解。
据指挥这次鄂西会战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回忆录记载,石牌保卫战期间,“战区接奉委员长电话指示:石牌要塞需独立固守十天,希望成为我国之斯大林格勒,如无命令撤退,即实行连坐法。”
时任军政部长的何应钦在回忆录中也曾说到:“我最高统帅并手令江防守备部队诸将领,明示石牌要塞乃我国之史大林格勒,为聚灭倭寇之唯一良机。”
蒋委员长历来有在战时给前线将领下手谕或打电报的习惯。鄂西会战发生时的1943年5月,正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不久,其在全世界、尤其在同盟国之间正被大肆宣传热炒,老蒋借此热炒之胜利消息来鞭策前线将士,严令死守石牌,十分的正常。
但有一点请注意,不论是中枢的蒋介石还是鄂西前线的众将士,将石牌喻作斯大林格勒都是在战前,都只是希望——注意:是希望——希望国军能像苏军死守斯大林格勒那样严防死守石牌要塞,而并没有谁在战后将石牌的战果与意义类比斯大林格勒,更没有谁说过石牌保卫战的胜利是抗战的转折点。
不仅当年战斗进行中没有这个说法,就是战后,不论大陆还是台湾,多少年来也一直不存在转折点这个说法。只是到了前些年,网络论坛活跃起来,自媒体活跃起来,各种臆造的东西如狗尿苔般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早已被拆穿的当年夸大了N多倍的战绩又被重新当成信史,石牌大捷和抗战转折点的说法才被炮制出笼。后来,又经过一些无良大V用小说家的笔法添枝加叶,遂使这一谬说越传越神,传得跟真的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4 04: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左箭头-小图标

[“虚报战功及夸张战果,为古今中外交战国常有现象……但是纵如是,其虚报与夸张,以败作胜,以敌方自动后撤为‘大捷’未有如国军之经常一贯。”
——[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黄仁宇全集》第六册,167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14 04: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这是在揭穿真相,他们就不来看了,然后再另一篇帖子中还是会一遍遍的重复他们发明的石牌大捷,一遍遍的重复他们发明的隔着40里地进行的刺刀大战!虔诚的把听见枪声就跑的逃兵称为抗战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