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是否还能再为子孙后代撸起袖子干一场?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5 0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在他们举起榔头和钢钎一次次砸向岩体山崖和绝壁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们身后的那片土地,永久地告别了饥荒和贫困。小麦欢愉地吐着嫩绿的新芽,取之不尽的河水尽情地浇灌在每一亩土地上。他们的子孙后代终于过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甚至,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更幸福。
从小我就是一个比较叛逆的孩子,小学时学到一篇课文叫“愚公移山”,老师要求写读后感,所有同学写的都是“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表达了“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之类的话,而少不更事的我却自作聪明地写了一篇“反思愚公移山”的读后感,表示愚公移山虽然精神可嘉但是行为却愚不可及,移山多麻烦,为啥不打个山洞呢?为什么不修条山路呢?或者为什么不干脆一点直接搬家呢?
我记得那篇作文当时被老师作为精彩作文而贴到了学校的黑板栏上展示,我还为此洋洋自得一阵,但同学们却很不服气,轮番批判我“标新立异”。
不知不觉很多年过去了,有一次我突然在网站上看到一组新闻,说是某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提出了“反思愚公移山”的观点,认为愚公移山虽然精神可嘉但是行为却愚不可及,移山多麻烦,为啥不打个山洞呢?为什么不修条山路呢?或者为什么不干脆一点直接搬家呢? 撰写这篇新闻的记者把提出这种“新颖观点”的大学生狠狠表扬了一番,称他们是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敢于反对教材上的僵化故事云云……
然而作为已经成年的我,却从这篇新闻里读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同时也对我们这个民族在当下所面临的精神退化和信仰异化危机感到深深的忧虑。我悲哀的是,我原以为这最多是不懂事的小学生才会这样去理解愚公移山精神,但没想到这么多上了重点大学的人居然都还会这样认为,且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很叛逆。
是的,长大以后的我早就不这样认为了。在周小平看来一个幼儿这样认为尚且情有可原,但如果大学生和成年人都还这样想的话,就未免太悲哀了。因为愚公移山和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故事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灵魂啊,而一旦这种灵魂深处的精神被污染和异化,那么离一个民族的彻底毁灭也就不远了。
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硕果仅存的文明,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这个民族避免了走向灭绝?是天佑中华吗?是信佛求神吗?不是!都不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绵延千年而不绝的,就是和愚公移山、女蜗补天、大禹治水一样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中国人免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精神让中国人更懂得家国情怀和更具备责任感,这种精神让中国人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着,更是为了家国、为了家庭、为了家人而活着!中国人可以不计得失地撸起袖子拼命干活,哪怕自己这一代人享受不到成果,但只要能造福子孙后代,中国人也都是心甘情愿的。
而在周小平看来,正是这种心甘情愿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屠神证道、改天换地、继往开来。
尼罗河和恒河流域有大量河水淤泥冲积而成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没有杂草、灌溉方便、土壤肥沃,撒上种子就能收获粮食。收完之后,也不用再施肥,因为反正第二年河水会带来营养足够丰富的淤泥。所以,在古代他们把这种土地称为“可耕种土地”,而把其他远离河岸、灌木丛生、没有肥沃淤泥的土地称为“不可耕种土地”…… 无论人口怎么增长,始终就是围绕着这些“可耕种土地”进行争夺和厮杀。
但中国人却不这样想,中华文明一开始也是在黄河中下游河水淤泥冲积形成的肥沃土地上耕种,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再加上在河水冲击地带耕种很容易遭受水患而出现饥荒,且每次饥荒都会造成尸横遍野、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所以中国人决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这一切,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再遭受这种痛苦。
于是,中国人不把土地分为“可耕种土地”和“不可耕种土地”,而是要把所有土地都打造成“可耕种土地”。
于是,中国人不再默默忍受河水的泛滥或干旱的困扰,中国人要修建围堰,要治理水患,要疏通河道,结束靠天吃饭的悲惨命运。
于是,中国人开始改造自然,遇见灌木丛,中国人就刀撬火烧。遇见山坡,中国人就修路劈山,垒石填土,将其打造成梯田。
于是,中国人开始深耕细作,土地不够肥沃就不辞辛劳地一趟趟搬运淤泥或粪肥进行浇灌。缺水,就一趟趟挑水或挖槽引渠浇之。
于是,才有了女蜗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传说,这些现实和传说交汇在一起的故事,绝不是一则简单的传说故事那么简单,而是我们的先祖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像我们传递和延续我们这个文明灵魂深处的宝贵精神品质。只有继承了这种品质,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中国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子孙后代更好地发展和生存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人生很短暂总是要死的,但如果每一代人都只顾及自我享乐,而不愿意为了后来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场的话,那么人类文明就永远也不会进步,不进步的文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最后只能消亡。因此换句话说,只有继承了这种精神,才使得人的生命和人类文明的存在变得有了意义。
周小平无数次地想过,自1840年以来中国是如何在遭受了上百年的欺凌和战火之后免遭灭绝的。周小平也无数次地想过,自1949年建国以后,我们的父辈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中国从一个满目疮痍、一片焦土、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全国几乎都是文盲的国家,变成今天这幅模样的。他们当时一没技术,二没钱,三没设备,有的只是不持续不断的外敌入侵,边境战火和国际封锁。美国人在研究登月的时候,中国人还连个电池都造不好啊。
换句话说,当时的中美差距,就像今天的冈比亚和中国的差距一般。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番改天换地的奇迹呢?一场意外的济源之行让我更加确定了之前萦绕在我心中的答案。
济源,是济水之源,也是愚公故里,这里有一条著名的人工天渠“引沁济蟒”工程(引沁水至蟒河),也叫“愚公渠”。这条修建在深山悬崖绝壁上的人工天渠的工程量和施工技术难度比红旗渠要大很多,虽说整个“引沁济蟒”工程启动比红旗渠晚,但济源前期治理蟒河的工程却比红旗渠开展得更早,取得的成绩也相当斐然。当年林县在筹备修建红旗渠之前,还曾三次派人到济源进行考察过济源的“治理蟒河工程”。而当亲眼在悬崖绝壁上看到这条天上之渠时,我觉得任何词藻都黯然失色,因为没有任何词语能完整地形容出这条“愚公渠”给人带来的震撼。
今天的人们甚至已经无法想象当初这条不可能建成的水渠是怎样被修建出来的。但它就这样横亘在群山绝壁之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这种奇迹比你亲眼看到两座大山飞走更为震撼,因为它是现实存在的。


1.jpg (40.8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7-2-9 19:13 上传

修建愚公渠的“引沁济蟒”有多难呢?难到即便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要实现起来也十分困难,更何况当时的济源还面临着粮荒、财政、技术缺乏等多重困境。但济源缺水的现状却十分迫在眉睫,如果不能引沁水入蟒河,济源地区就将有40万亩的土地长期面临干旱和缺水的困境。但如果要引沁水入蟒河则难度和工程量都十分巨大。据估算该工程至少需要跨越300多个山头、200条以上的河流、凿通修建60个以上的隧洞(总长至少16000多米),需要建造400座以上的桥涵洞,建成了预计超过120公里,且绝大多数水渠需要从布满页岩和花岗岩的悬崖绝壁上穿过,有些地方离地面将近1000多米。在当时济源人手里不缺的设备只有榔头和钢钎,由于当时的国家经济困难,困难到连开山所需的炸药也少得可怜,因此绝大多数工程只能采取纯手工的方式,撸起袖子一锤一钎地开凿。
在济源市委领导的安排下,我见到了一些当年全程参与这个工程的老工人,老技术人员。当他们在回忆起当年修建这条水渠时所发生过的一切时,老人们都显得十分激动,而他们所讲述的一幕幕听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而又令人震撼。
当决定要开建“引沁济蟒”工程后,面对资金、粮荒和技术缺乏的困难时,济源提出了“自行设计、自筹资金、自带干粮、自制工具、自行组织”的解决办法。谁也不认为这种听起来几乎就像是纯理想主义式的解决办法能真的解决问题。
当时一大批专家学者被邀请到济源实地考察之后都表示,以当下的条件要想完成这个工程绝对不可能。如果非要上马这个工程的话,必须先经过至少三年筹备和十年勘察,等将来有了资金和设备以及人才支持到位之后,才能开工。然而,青春易老,时不我待。济源人等不起,不仅是干渴的土地等不起,不仅是饥饿的肚皮等不起,作为愚公的故里,济源人更不愿意让十年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再来吃一遍自己吃过的苦。为有建设多壮志,愿为子孙劈千山。
所有的启动资金只有一场动员大会,大会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再遭罪、不再挨饿、不再受穷,我们唯有现在就干,马上就干,立刻就干。于是,在动员大会结束后,所有人都自带干粮、自制设备地走向了工地。由于整个“愚公渠”的“引沁济蟒”工程绝大多数在山上,甚至在悬崖峭壁上,因此这个工程甚至连红旗渠修建时的人力独轮推车都用不上,所有开凿出来的石块只能用箩筐装起来,然后用人一担一担地挑下山去。


2.jpg (92.4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7-2-9 19:13 上传

那么技术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丁怀谦老人就是这条“引沁济蟒”愚公渠的技术顶梁柱,他是一名学霸。是1952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这几乎就是当时的最高学历了。丁怀谦1929年生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土木工程系,毕业之后就分配到了河南省水利厅工作,是前途无量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令人艳羡的国家干部。
1958年他被下放到了济源,从此就再没有离开。在许多人看来,从省厅下放到了穷乡僻壤,即便不心生怨恨也得满腹牢骚、消极怠工。但是丁怀谦却没有这个时间,一到济源他就肩负起了治理蟒河的一系列重要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引沁济蟒”工程启动后,他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设计技术人员之一。
而当时他所面临的困难有多大呢?大到难以想象。由于地形复杂加上勘察设备的原始和落后,丁怀谦许多设计测量工作根本就无法展开。比如按照当时的测量方式和设备,最多只能测量落差在200米以内的设计需求。但是在“引沁济蟒”工程中,最大的落差却超过了1200米。面对这个困难,当时的工程组从外面请了许多高级专家和学者来帮忙,但得出的结论都是根本没法测量。
从外面请来的专家学者走了,但丁怀谦走不了,工程还要做怎么办呢?于是他利用自己的所思所学,自主创新了一种叫“超大视距不闭合导线测量法”,这种他原创的测量法在当时的国内国外都闻所未闻,实际上是否行得通也无人知道,但他却对自己的理论很有信心,决定一试。而做出这个决定,是有极大风险的。因为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道理。尤其是这种创新性质的东西,万一最后测量出现了误差,导致整个工程上所有人的长期努力和辛苦工作全部白费的话,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而即便最后没有误差,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和奖励,所以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看来,只有傻瓜愚公才会这样做。
但丁怀谦还是要决定要去做,他说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作为技术人员他必须要挑起这个责任。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还面临无数的艰难险阻。由于山高陡峭,缺乏攀登工具。当时的他只能在另外一名采药人的帮助下,身背一大捆沉重的麻绳,一步步地从悬崖上往山顶攀登。早上天不亮四五点就要开始往上爬,身上的干粮只有一个窝头和一瓶凉水。等爬到山顶时往往已经是下午一两点钟了,但这时根本顾不上休息就必须立刻展开测量,计好数据后马上绑好绳子下山,否则的话就就没法在天黑之前爬下山了,夜间的低温足以把人冻死。


3.jpg (54.4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7-2-9 19:13 上传

就这样他在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环境下一直坚持了数年,有一次在从一个悬崖小平台上爬行通过时,突然有一块石头松动,他左边膝盖一下悬空失去重心整个人就从一千多米高的悬崖上摔了下去,两眼一黑就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万分幸运地被一颗长在悬崖上的柏树接住了。惊魂未定的他在采药人的帮助下绑好绳索爬下了山,回到家里整个人都瘫软了,再也站不起来, 就这样他在家里躺了整整一天一夜。
但到了第二天他还是强打着精神背着绳索继续爬山,因为工程进度耽误不起。同时整个“引沁济蟒”工程是在文革期间完成的,当时由于丁怀谦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被错误地划为了“右派”。他白天要冒着艰难险阻完成工作,晚上还要接受批斗,批斗完了第二天继续上山工作。 在今天,很多人工作中受点委屈就会撂挑子不干,但丁怀谦没有这样做。在今天,还有些极端的人受了委屈之后就刀砍幼儿园或火烧公交车来发泄不满,但丁怀谦也没有这样做。
他有没有委屈?他心里苦不苦。当然苦。因为在对我说起这些时,这位年近90的老人一度哽咽凝噎,泣不成声。他完全可以故意测错一些数据来误导大家白干活,然后整人为乐,满足报复后的快感。但他也没有。他说,关系到子孙后代福祉的工程,耽误不得,也耽误不起啊。
丁怀谦的故事只是“引沁济蟒”工程中,千千万万个故事的缩影。向他这样的故事还有多少呢?何止一千一万,如果我要把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写出来的话,可能写到明年也写不完。所以这条被所有人预测为绝对不可能完成的工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由这样的一群人干出来的。
工人不要工资,自带干粮。技术人员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当时在“引沁济蟒”工程的工地上有一个卡尺,每一班的工人修到了自己负责的长度之后,就可以交给下一班工人去修了。但当时的人们为了多干活,就把卡尺偷偷地往后移,以便自己能多修一截,让后来的人少修一点。结果来轮班的人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就再把卡尺往后移。就这样移啊移,工程速度最终快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最初被高级专家确诊为至少需要三年筹备的“引沁济蟒”第一期工程,居然半年就通水了。
是的,半年。在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缺少粮食和工具的情况下,这群济源人就用自己的双手、简单的钢钎、榔头和扁担,只用半年就生生地从纯粹的岩体悬崖中,开凿出了一条巨大的通水天渠。
90年代进行工程改造后,当年引沁入蟒工程里有一小段从岩体中纯手工开凿出来的水渠和涵洞现在已经停止了使用,如今已经变成了工程遗址供人参观。我有幸从这条工程遗址走过,看着头顶和山体两边依稀可见的钢钎印子,看着前方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漫长隧道。我一度觉得,即便是让一批使用现代冲击电钻等先进设备的工程队来施工,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建成如此艰难而庞大的工程。


4.jpg (36.4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7-2-9 19:13 上传

但这个工程就这样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条“愚公渠”的存在,使得传说故事里的“愚公移山”显得不再那么不可思议。人,原来真的有可以战胜一切的力量。那么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完成了这一切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吗?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和富足吗?都不是。支撑他们的精神力量,是要为子孙后代谋福利,要让天地换新颜的理想。
在愚公移山的故事里,愚公已经90岁了,他注定无法享受家门前山岳变坦途的方便。他都90岁了,大可以安享晚年。但他没有,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重复自己吃过的苦。
在修建“愚公渠”的过程中,许多人耗尽了青春,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当中很多人没能像丁老一样活到90岁,因此也没法享受如今富裕繁华的生活。他们甚至更为默默无闻,谁也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如果他们泉下有知,亦应该很欣慰。因为在他们举起榔头和钢钎一次次砸向岩体山崖和绝壁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们身后的那片土地,永久地告别了饥荒和贫困。小麦欢愉地吐着嫩绿的新芽,取之不尽的河水尽情地浇灌在每一亩土地上。他们的子孙后代终于过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甚至,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更幸福。
是的,这就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绵延千年而不绝的原因,这就我们这个国家无论遭遇怎样的绝境都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秘密,因为中国人不仅为自己而活,也为子孙后代而活!中国人不仅不怕困难,反而会在困难面前撸起袖子就上!中国从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完不成的事业,也不相信有打不败的敌人。
只是越伟大的事业,说风凉话的人就越多。愚公移山的故事里,最辣眼睛的就是那些对愚公报以讥笑的人,在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业面前,他们不仅袖手旁观还冷嘲热讽。他们不仅卑微似尘土,还扭曲似蛆虫。而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许多这样的人。
比如当年毛主席要搞原子弹,很多人都不支持。反对者说中国缺乏必要的人才和资料技术,搞不出来。但毛主席和周恩来力排众议决定要搞。然后就有那么一群人隐姓埋名,远离妻儿,进入深山大漠,撸起袖子埋头苦干。结果就真的把原子弹给搞出来了。从此,中国才获得了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第一张底牌,否则我们早已沦落到比阿富汗更悲惨的地步。
比如当年毛主席决定要搞核潜艇,许多人都反对。反对者说以中国的技术条件无论如何也造不出来。但毛主席说,不可能造不出来,现在就立项开始造,即便造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结果没过多久,我们就造出来了。从此中国有了第二次核反击能力,从此盘踞太平洋那端的那个美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用战争威胁我们。
比如当年邓主席要搞改革开放,许多人也怀疑。怀疑者说以中外资金和制造水平的差距,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西方。一旦改革开放,参与全球竞争,恐怕中国的经济和产业都会被外国挤垮。但,中国怎又甘心画地为牢?结果三十年过去了,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唯一支柱,中国的制造业也没有垮,摩托罗拉和索爱早已被打败,三星和苹果也正在逐步输给华为中兴。中国的高铁制造技术超越了法国、日本以及德国西门子,成为全球霸主。中国的北斗击败了欧洲的伽利略,可以和美国的GPS分庭抗礼。中国的天眼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的阿里观测站可以监听宇宙大爆炸的“原初引力波”,中国的太湖神威成为了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比如当年中国决定要大力发展军工,彻底洗尽93银河号、96台海危机、99炸馆事件、01中美陵水撞机事件带来的屈辱,但很多人都表示不可能。他们纷纷表示人家美国的F16先进得不得了,人家美国还有堪比外星技术的F22猛禽隐身超音速巡航战斗机!一架F16可以干掉一百架中国歼8,一架猛禽不断补充弹药的话可以干掉中国一千架中国歼8。中国的技术人员水平比人家美国的技术大师学徒都不如,能干成才是见鬼了。但结果呢?今天中国的歼10成为了三代半战机当中的翘楚,中国的歼20更是成为了全球唯一一款拥有鸭翼的四代超音速巡航隐身战机。当初美国人信誓旦旦表示“四代机不可能同时拥有鸭翼和隐身功能”的神话被中国人无情地打破。
在这些追赶过程和超级成就的缔造和追赶过程中,每一个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人,都是现实中的愚公。而那些把手揣兜,说风凉话的人,都是寓言故事中那些卑微且扭曲的可怜看客。
今天,当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硬实力已经逐步追赶上美国时,我们的文化短板却越来越严重地暴露出来。中国的全球领导能力不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到。因此习大大才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要实现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更号召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然而那些寓言中说风凉话的可怜虫又冒出头来,对中国的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梦想大泼冷水。
它们说什么中国制造业超越美国不算强大,人家美国文化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它们说什么美国电影的水平,中国的导演一万年也追赶不上。
它们说什么美国人连吸毒的歌手都值得尊敬,因为人家的音乐高雅,而中国的歌手都是低俗路子。
它们说中国的文化一点也不好,根本流行不起来,人家美国的文化全球接受的人这么多,根本不可战胜。
它们还说,中国人是注定要失败了。
然而,这群可悲看客的套路和言辞周小平已经看得够多,也听得够多了。不管现实怎么打脸,不管中国如何用事实证明自己,它们都不会看好中国,且永远能遭到继续说风凉话的理由。
前不久在美资控股的某个知道问答网站,我看到了这样一条回答。叫:“为什么中国永远不可能做出美国那么好的游戏?”,而在那条洋洋洒洒近万字的文章里,作者无非就是在重复之前被现实打脸了无数次的老段子。通过各种矫揉造作的词汇和鸡汤故事来证明美国人如何强大,中国人如何弱鸡。同样的帖子我看过太多太多。诸如:“为什么中国永远不可能造出美国那样的地铁?”、“为什么中国永远不可能造出美国那么高大的桥梁?”、“为什么中国永远不可能造出隐身战机?”、“为什么中国永远不可能拥有摩托罗拉那样伟大的公司?”、“为什么中国永远不可能造出GPS?”、“为什么中国永远无法造出大推力火箭?”……
而在这些论坛帖子里,永远都有一群自诩“高级知识分子”的人在用着专业的术语、动人的鸡汤和琳琅满目的图表在像你展示,别人如何强大,你如何无法追赶。并且坚持认为只有像自己一样认识到困难不可战胜,差距无法追赶的才是理性和人才,而那些认为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战胜困难、赶超西方的人,都是愤青和五毛。
然而现实是,他们每一次都被打脸了,这一次也不会例外。我周小平可以大胆的预言,尽管中国目前的宣传水平不咋地,尽管中国目前的电影是比不上美国,尽管今天中国的音乐、艺术、文化传播力都不如美国那套东西,就连中国的游戏和美国都还存在差距。但在不久的将来,十年最多二十年,这一情况就将被终结,中国将开始在这些方面也出现出类拔萃的作品,并逐步超越美国。我对此预测负法律责任,立此为据!
当然,就算我们在这方面最终超越了美国取得了胜利,但说风凉话的人永远不会消失。中国人还将面临更多的大山要搬,和更多的困难。而我们这个民族,也永远需要更多的愚公和更多的这种精神传承。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天码字,宁愿写到眼瞎也要把这些文字写下来,这些思考和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原因。因为,我无法坐视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被盗空,也无法坐视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仰和文化被异化。


5.jpg (54.6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7-2-9 19:13 上传

在离开济源之前,在市委的安排下我去了一趟思礼镇的水洪池村,见到了前任老支书苗老人和现任的小苗支书。当年水洪池村是济源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过去这里的人们出门靠爬山,运输靠扁担,上下村子都是羊肠小道,走到镇上都需要一天一夜。交通闭塞带来的不仅是祖祖辈辈的穷困、闭塞和缺水缺电,更重要的是断绝了村里所有孩子的未来。因为路太难走,村小根本留不住老师,孩子们的教育质量完全无法保证。于是,老苗支书集合了全村48个16岁至60岁的男丁,开始了修路的漫漫征途。
这一修就是十年。老苗支书说,当时也不知道这路究竟要修多少年,但总有一天能修通吧?我们这一代人多吃点苦,多付出点牺牲,以后子孙后代就再也不用受苦受穷了。如今这条路不仅连通了大山和济源市区的主要公路,还即将升级成为通往山西的一条交通省道。
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然而站在这个地方我却一会在想,当年人们可以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不要钱且自带干粮地修路,可是如果这件事放在今天来办,还能办成吗?恐怕所有人首先要问的就是工钱多少钱一天吧?
……
我们的精神已经被异化了吗?或者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已经变得“精致而利己”。我不由得想起此前在和网友讨论雾霾于工业化进步的必然代价时,有人反驳我说:“周小平,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诚然,如果为了国家未来的强大和子孙后代的安全,我们应该继续发展工业化。可问题是,这样的话我们这代人怎么办?难道我们要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吗?这不公平!”
听完这话,我思考了很久很久,甚至有些辗转反侧。如果我们中国人,不再愿意为子孙后代而奋斗了,不愿意再为子孙后代付出了,如果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被异化成为“只管自己这代人享福,哪管死后洪水滔天”的西方思潮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文明还是否能存续。
我们面前没有山了吗?有,当然还有!我们的事业已经完成了吗?没有,当然没有!中国目前正处在取代美国全球管理资格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我们丢掉了自己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的话,那么我们恐怕无法完成这最后的挑战,也无法再一次移走我们面前的这座大山。然而你不移走山,山就压死你。
当年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奋斗搬走了压在自己头顶上那座叫挨打的大山,后来又搬走了那座叫挨饿的大山,而现在我们还需要搬走那座叫挨骂的大山,以及更多更多的大山。如何搬走这些大山,不仅是水洪池村小苗支书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各行各业的中国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人们可以为了解决子孙后代的生存和温饱问题而不顾一切切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人们自然也可以为了解决子孙后代的小康富裕和精神文化富足问题而再一次撸起袖子加油干。所以,时代在呼唤着每一个人心中的那个愚公再次扛起锄头,挥锄向山。

在离开济源的路上,突然没有来由地想起了小时候和父亲的一番对话。有一次父亲和我讲起了他自带干粮修水库和没有工资修铁路的故事,同样是肩挑背扛,同样是有无数牺牲和死亡伴随。初次听到这些故事时,我不解地问父亲说:“啊,一分钱都没有,只管饭你也去修铁路啊?那岂不是太亏了!” 结果父亲拍拍我的头说:“别傻了,我们当初不肩挑背扛地修铁路,现在你小子哪能拥有坐着火车就去北京发展的机会?”
是啊,我们父亲那一代人对得起我们,而我们是否又能对得起自己的子孙后代呢?若干年后,我们是交给他们一个建设得更强大的中国,还是交给他们一个被我们享受一空,危机四伏的中国?我们是给他们创造一个东风压倒西风的光辉历史,还是留给他们一个西方压倒东方的人间地狱?是留给他们一个一带一路已经连通世界的超级中国,还是留给他们一个杂草丛生的超级烂尾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扪心自问。


6.jpg (70.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7-2-9 19:13 上传

所以请不要再抱怨和愤怒了,请不要在被精致的利己主义欺骗了,请再一次找回我们的精神财富做回真正的中国人,让他们在将来为我们今天的付出感到骄傲,不要让他们在将来抱怨我们今天的懒惰和自私!让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撸起袖子再干一场吧。让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更上一层楼,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更快更好。让产业升级的工厂项目建起来,让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工程都动起来,让每一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都走向全球领先,让中国的文化繁荣起来,让网络清朗起来,让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把中国的一切都变成外国人崇拜和羡慕的存在。
唯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唯有中华民族彻底实现全面复兴的梦想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继续骄傲地活在这个人世间。
文 | 周小平
2017年2月9日 于西客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