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诚恳认错,屡教不改”,该怎么办呢?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5 05: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听家长说,我们家孩子真的是“认错快,犯错更快!”;“讲的时候好像很明事理,也觉得自己错了,可一转身就忘了!照犯!”面对孩子“诚恳认错,屡教不改”的行为,该怎么办呢?
【经典案例】
女儿今年六岁了,到了懂事的年龄了,可总是趁大人不在家,偷摸大人的化妆品,弄得脸上红一块紫一块。有的时候把亮片摸到眼睛里洗不掉,疼的直哭。道理讲了无数遍了,好话坏话都说尽了。每次她都说记住了知道了,可第二天就又继续做。再问她她就又说以后不这样,然后第二天又反复。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把东西锁上防止孩子拿,治标不治本,也不是长久之计,主要找不到孩子的根本问题在哪。
【专家诊断】
我们来解读“诚恳认错,屡教不改”这种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反应。在婴幼儿大脑发育关键期的进程中,在2.5~6岁这个阶段是“社会规范关键期”处于发展的过程,孩子从2.5岁开始把“我”与世界分开。我们知道在这之前他们是不知道“我”是谁的,也没有“你我”的概念。他们一开口就是:“这是宝宝的”、“宝宝要吃!”用的人称代词都是自己的名字。而2.5岁以后,他们开始用“我”来取代自己的名字,什么都是“我”的,“我要!”“我来!”这个时候,他们便开始逐渐脱离以“宝宝”为中心,开始喜欢走进人群,对结交朋友和群体活动有明显的倾向,虽然,在群体中还是自己玩自己的,但跟以前的只“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段时间,他们也开始关注礼仪和礼节之类的事情,对与人接触十分敏感,比如愿意为成人做事——拿鞋、帮助扫地、抹桌子、搬椅子给大人坐、为大人倒水等等,都是“社会规范关键期”表现出的敏感行为。而建立是非观念也是他们喜欢体验的事情,他们是通过不断地尝试——“这样是对还是错呢?大人是什么反应?为什么?我再试试!”来建立和明确对生活规范、日常礼节的行为准则的。
【金战支招】
我们还是要一起先来调整好自己面对此类问题的心态。首先,“孩子的错误”是你认为的标准,或许孩子并未认识到什么是错误!其次,当你把孩子的体验和尝试看成是“犯错”时,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也无法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再次,你要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宝贝,而不是他的“错误”上。
然后,我们需要静心细想孩子真的“错”了吗?“错”在哪了呢?而当我们用我们看待“错误”的标准在限制孩子的行为时,限制的是他的思想、思维啊!
当孩子不断重复地"犯错”时,他的大脑在为我们传递什么信息,需要我们去参悟呢?1、或许是需要我们的关注?(可能没有比制造出错误来吸引大人来到我身边,更见效的办法了!)2、他想了解什么?他在探索什么?
所以,我真诚地邀请你去聆听孩子,聆听他行为背后的心声,蹲下来去聆听这天使带给我们的最美妙地旋律!
然后,使用正确地方法去引导。
广播法。我想你一定知道广播员这个角色要做的事情和职责范围,把看到的和听到的,用语言如实地播报出来。“哦!水杯倒了!”“啊哦,摔跤了!”
不耻下问法。当孩子制造出混乱时,请不要瞎演绎、判断,请蹲下来去了解:“宝贝在做什么呢?想怎么做呢?”
正向引导,正面鼓励。请用把你的语言往正确地方向来指引宝贝,并及时鼓励。“宝宝,请把水杯放在桌子上!或递给我!”(大多数家长第一反应是:不要碰倒水杯!结果,恭喜你答对了!宝贝真的把水杯碰翻了!)
该文选自《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幼教版)
我的轻松学数学视频讲座,11月29日最新上传
http://video.sina.com.cn/v/b/42802616-1260535950.html
新书:
http://video.sina.com.cn/v/b/42897352-126053595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