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21-1-6 1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前些年,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于是建起了不少的养老院。笔者调查了很多养老院,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现有养老院的上座率比较低,入住率总体上刚达到50%,但还有很多的养老院或其它形式养老机构正在建设或规划中。实际上,官办的条件较好、收费低的养老机构,往往一床难求;而民办的,收费高一些,条件稍差的养老机构则招生困难,入住率太低,导致经营困难。但采访一些负责人,他们都充满信心,认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人增多,情况会好转,果真如此吗?其实,这需要去研究原因,可能不那么简单。以我所在烟台市为例,有约150万老年人,其中约有16万左右的老人为失能老人,烟台市的养老床位已达6万张,但入住人只有约3万人,那么多需照料的老人不去养老院,是有多种原因的。
首先应该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农村老人,很多觉得养儿防老是常态,老了不能动,由孩子养或轮养是习惯,去养老院丢人。所以很多老人对于去养老院是拒斥的,而且很固执,不愿意改变。
其次是经济因素,普通养老院两人间的一个床位,月费达2200-2600元,加上伙食费600元左右,每月的毛巾、肥皂、牙膏的费用100元左右。还有自己在商店里买点小的日用品。既使不看病、服药,当然这不太可能,老人大多有某种或几种病,而且多是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无论如何,一个月下来也得3000多元,老两口都去的话,就需约7000元。这个大大超出了普通老人家庭的月收入,而且,如果居家的话,老两口自己能动,一个月的生活花费3000元,就可以过得很好。所以,去养老院不合算,去不起,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去养老院生活,并不是很自在、很舒服。一是房间室友关系难外,因为年龄越大,习惯越难改变,越难适应与陌生人共处,我采访过两对动不动就打架,要求调换房间的老人,主要是争夺电视节目控制权,象小孩子一样,但没有办法解决。二是习惯生活节奏被打破,养老院定时定点一日三餐,按时起床,一律统一。有的甚至是军事化管理或者所谓宾馆化管理,不能照顾老人的个性化需求。由于身体的原因,有的老人晚上睡不好,早上睡得香,需要起得晚一点儿;有的老人原来每天只吃两餐;有的老人口味重,但食堂照顾大多数老人的口味和要求,偏低盐、低脂、低糖,老人吃得不好。三是养老院组织的很多活动,有时对老人形成了干扰。如一些歌星去慰问老人,很多老人是被动员去听和鼓掌,其实他们根本就不喜欢现代音乐,更喜欢京剧。有的养老院的很多设施对老人无益,利用率很低,有些健身器械老人不敢用。我去一家条件不错的养老院,看到了一个条件很好的篮球场,但连续15天,没看到有一个老人去玩篮球。即使在养老院,也看到了行政权力对个人领域的入侵,老人被组织起来唱红歌等,甚至专门为某些领导参观时表演,令很多老人不快。等等等等,服务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时间的。
还有就是子女的因素,愿意和能够为父母提供养老金的比例不是很高;不太相信养老院;多子女内部矛盾,难以达成一致等等。但这些年的老年人研究,我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家庭养老难以支撑,社会养老是大势所趋。随着60后进入老年队伍,独生子女的缺陷就会显露出来。养老很复杂,包括经济供给、生活照料、精神赡养等很多内容,独生子女们承担不了。尽管将来居家养老也一定是主流,主要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但肯定会有更多的老人进入养老机构,会面临以上的诸多难题。
60后们,要去养老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得动不了才去,,,或者找几个老哥们一起去。。。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老院与学校一样,官办的,条件较好收费低的养老(学校)机构,往往一床(桌)难求,全凭关系户掌握;
而民办的,收费高条件差的养老(学校)机构,则招生困难入住率低 —— 农民工老人(子女)养老(学校)机构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老人还有孩子可以依靠,60后肯定不行了,到时养老院会火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愿意单身不愿结婚的人越来越多,对未来社会值得高度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