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都2020年了 怎么还有人用道德绑架"逼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潘长江和女儿潘阳在个人社交平台晒出系列逗趣视频,无意中曝光的房间内景以及身后红酒柜,引发不少网友关注,被质疑炫富。很快父女俩便遭到道德绑架——不少网友留言追问,“捐款了吗,捐了多少”,“已经是不差钱了,我就想看看他捐了多少钱”。
  面对网友的道德绑架,潘长江直言不讳地回怼道,“不要道德绑架,肯定比你捐的多,就是不想晒”。只是它并没有让所有人闭嘴,一些质疑者继续诘问,“这么危难的时候不要拍那么高兴的段子”。
  不得不说,都2020年了,在现代慈善理念已广为人知的背景下,却依然有人搞道德绑架,让人惊诧。而就现实来看,在“抗疫”的一个多月中,我们看到民间迸发出庞大的慈善热情,不论是公共人物还是普通人,都以各种形式驰援这次疫情,他们的表现配得上尊重。在此时对一些人搞道德绑架,实是与当下抗击疫情的公共情绪格格不入。
  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慈善捐赠,原本是基于恻隐之心的善举,捐还是不捐,捐多少,是个体与机构的自由,谁都没有权利去逼他人捐款,外人也完全没必要对着榜单对名人进行“揪斗”。
  或许,在一些网友看来,一些人利用社会资源赚了钱,取得了名利,就应该积极回馈社会。但一方面,他们只要收入来源正当,遵纪守法,就无可厚非,不能还是抱着“有钱就得捐”的逻辑去道德绑架他们;另一方面,大疫面前积极驰援固然值得感念,但所谓“捐是情分,不捐是本分”,把慈善搞成强行摊派只会让行善者寒心。
  一些人之所以搞道德绑架,其实是默认了“捐款就要广而告之”的逻辑,但这庸俗化了慈善。
  真实是评判慈善的基本原则,而不在于别人知不知道。慈善不是宣示,不是姿态,更不是“我慈善故我在”。有些人不表态未必他没捐款,不分事实的“逼捐”,违背慈善奥义。
  显然,如果慈善一旦被绑架成了道德负担,以后不管一些人有没有付出爱心,都会变得如履薄冰,担心达不到网友预期,反而会消耗慈善热情。
  只有充分尊重捐赠者的意愿,慈善才能够聚沙成塔。事实上,像这次韩红就做的不错,她发布的爱心捐赠榜单,罗列了捐赠人员名单,但没有公布具体的捐赠金额,并且强调“排名不分先后”。爱心不分大小,一个慈善热心爆棚的社会,理当有这样的基本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要反对的不仅仅是逼捐行为本身,更是逼捐背后道德绑架逻辑。比如潘长江回怼之后,还有网友认为,捐不捐无所谓,但这时候不该拍欢乐的段子。其实两种质疑,本质上是同一种逻辑,都是拿着放大镜去对当事人进行道德拷问,无限拔高当事人的责任,但这超出了言论表达的边界。
  有必要再次重申,道德律己不律人。无论是慈善行为,还是日常的生活举动,公众人物有义务接受严格的审视,但舆论的围观审视,不能越过正常监督的界限,滑向道德绑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逼别人捐钱捐物的都是网上键盘侠,本来就是个跳梁小丑,人家捐款不捐款是别人的自由,别道德绑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仇富现象,太正常不过!这个世界不管有钱没钱。那都是人家辛苦赚来的。别说明星收入有多高多高。只要正常上税,国家也认可了。不然呢,动不动就道德绑架的人,你也去做明星看看?可是你没本事做这个明星。没本事做有钱人!!!捐多捐少是心意,别每次遇事就盯着别人口袋看。想想你自己又做了什么?捐了多少?这种爱心,发自内心,不需要拿出来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的人就是闲的。也有一些故意逼捐,其实也就是发泄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逸图 发表于 2020-2-24 07:55
  很多逼别人捐钱捐物的都是网上键盘侠,本来就是个跳梁小丑,人家捐款不捐款是别人的自由,别道德绑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逸图 发表于 2020-2-24 07:55
  仇富现象,太正常不过!这个世界不管有钱没钱。那都是人家辛苦赚来的。别说明星收入有多高多高。只要正 ...

对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道德绑架世界第一,为什么?从古至今死要面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边羡慕嫉妒恨,一边就要用道德绑架来泄愤,把仇富心理用到努力挣钱上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6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逼捐”本质上是古代农民们“均平富”的思维模式,公然红眼不便,就用道德绳索绑起来吊打逼迫认捐了。这是对受法律保护的公民财产的觊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