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何处是瑶屿?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5 08: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如今,大多数北京人搬五环外去了,在城里想碰见一个北京人还真不容易。所以出门问路,先问对方:“请问,您是北京人么?”对方回答:“是,怎么着?”这才客气地问:“跟您打听个地方……”如今,许多地名,连老北京人也未准知道。比如我一直想问:“北京城里有个瑶屿么?”有多一半儿北京人跟我摇脑袋:“没听说过!”我原来也拿不准:“是不是北海前的团城啊?”这不,刚刚在书里找到答案。北京城,好多地界儿是一地多名。崇文门,又叫哈达门,又写作“哈德门”。有一款香烟就是哈德门牌的。宣武门又叫顺承门,阜成门又叫平则门,朝阳门又叫齐化门……北京人说话爱“抄近儿”,顺承门叫白了,成为“顺治门”,齐化门成了“齐活门”。最典型的是大栅栏,正音应该是“大山栏”或是“大炸栏”,在北京人口中,那儿叫“大式烂儿”——这让外地人去哪儿找去?好多地界儿有曾用名,是历史形成的。比如说城门的名字,好多是元大都时代的老名,北京人叫习惯了。有的是叫白了,因错就错,约定俗成。拱辰门,叫成了“公生门”,洗帛厂,叫成了“洗白厂”,连一些权威性的书籍(如《日下旧闻考》)都这么叫,也就没人再费劲儿纠正了。在翻看古籍的时候,有些寺庙因多次改名,常把读者绕道糊涂。西长安街当年的双塔寺,金元两代叫大庆寿寺,明代叫大隆恩寺,清代叫双塔寺;再比如法源寺,唐代叫悯忠寺,明代叫崇福寺,清代才改称今名。一地名称最多的,恐怕要数北海的白塔山了。白塔山上的白塔是清朝初年建的。清朝以前没有白塔时叫什么?在清《顺治八年建塔,诸臣恭记碑文》中,此山被称为“西苑之高阜处”!这不等于“无名高地”么?可此地是有名的呀:金代,叫琼华岛;元代,叫万寿山,又叫万岁山。明朝建故宫时,在故宫北面堆起了一座小山,即景山,也名万岁山,琼华岛不能再叫万岁山了,叫什么呢:“大山子”——这可不是我没根据瞎说,您去看《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史》,乾隆皇帝写的《御制白塔山总记》:“至明时……或又谓之大山子”。说了半天,“瑶屿”在哪儿啊?瑶屿,就是琼华岛,就是白塔山。瑶屿,是琼华岛在辽代的名字。这有乾隆皇帝的说法为凭:“白塔山者,金之琼华岛也,《北平图经》载:辽时,名瑶屿,或即其地。”——乾隆有点含糊是不?如果没有别的地方叫瑶屿,那只能是这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