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如何培养儿子独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6 06: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我如何培养儿子独立?作者:宋召卫这个主题是我一直想写的,但一直觉得写不深入,直到我将9岁的儿子只身一人送上火车回2400公里外的老家,再让儿子只身一人乘火车从老家回来,才决定写这一博客,一是兑现我在尹建莉博客上承诺的分享我教育儿子的过程与心得,也是希望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些教子的想法,相互促进。
在我儿子还没有出生前,我就坚信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远胜于学习具体的知识。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在我儿子大约2岁时,我就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儿子也很聪明,深深的记住了这句话,以至于一次他妈妈让她拿衣架时,他拿到一半却放回去了并告诉他妈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从我知道这件事开始,我尽力教他另外半句“别人的事尽力帮着做”,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我儿子在读小学时获得了“关心集体小标兵”的称号。
在我儿子上小学前,由于一次偶然的事故,儿子被车撞断了左腿,这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恐惧和阴影。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致力于培养他的独立性;首先从过马路开始,一开始我们带着过,并告诉他要注意什么,然后在征求他的意见后,我们看着他过马路,到后来他自己上学,我们不再接送;在家的事务中,我们开始让他洗碗,并教会他用煤气灶,然后让他自己在家,当然,厨房的窗子永远开着。在这个过程中,我儿子还通过自己的摸索学会了怎样做芙蓉蛋,当然是以消耗了10余个鸡蛋为代价,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批评过他。
一次偶然的意外更加坚定了我培养儿子独立性的想法。有一次我们一家3口乘坐地铁回家,在出地铁口时,我们正确的出口是西南口,而我8岁的儿子不是什么原因跟我们拧上了,非要从西北口出,我们也懒得管他,就从西南口出去了,然后在西南口等着儿子出来,但左右等不出来,急了,就下去找,地铁中找遍了,没有;于是我和老婆商议老婆回家等,我继续找;就这样,在我已经报警并准备前往总站调监控录像时,我老婆来电话说儿子已到家多时。回家问才知道,儿子从西北口出去以后,横穿马路用自己带的公交卡上了一辆向北的公交车,然后在坐了几站发现不对后下车通过天桥过马路再坐一辆向南并到我家附近公交站的公交车,下车过马路后到家所在的小区等我们(他没有家里钥匙)。我回家后没有责备他,只是说明了我们焦虑我担心;并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他积极思考、注意安全及自己回家的做法。
在这之后不久,我通过先带着他走,然后让他带着我走,再让他自己走三步的方式让儿子独立“乘公交→转地铁→乘公交→过马路→买门票进公园→上课外班”到20公里外的朝阳上他喜欢的课外班。每次他独立前行,我总是非常焦虑,我开通儿子手机的定位授权,每次他独立出行我总半小时左右定位他到哪了,是否和预定路线一致,并通话确认他的安全。这个过程中,我儿子遇到了很多意外情况,地铁停运,转乘公交;在地铁上睡着,坐过站然后再坐回来;钱丟了求公园工作人员让其进入等事件,可喜的是这些意外事件儿子都没有很慌张,而是通过电话与我们商议,然后自己独立解决,我们没有一次赶过去直接处理。在这之外,我儿子有一次还从家自己乘公交到我工作所在地(离家约8公里)找我,而在公交上手机掉了,下车后凭记忆找到我公司。这些都给我后面实施让他只身一人乘火车添加了信心。
今年暑假,儿子想回老家,我也有意让他回去。为此我结合儿子6岁时曾经与我们一起乘火车卧铺的经历,就乘火车中的细节写了2页注意事项,让儿子记熟并考查。在确认儿子都能记住以后,将儿子送上了回老家的列车,给他买了吃的,2百元钱,手机(两块电池充满)等物件。从儿子上车开始,焦虑就一直持续,不断的定位、通话,直到家里人接到,一块石头落地。回来时,也曾经想不订火车了,订机票算了,但冒险的心态+锻炼儿子的心态+省钱的心态三结合,在征求儿子同意后,还是让家里人将儿子送上了火车,开始了只身一人回家的旅程,又是不断的焦虑、定位、通话,直到接到儿子,石头落了地。儿子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问儿子在火车上怎样过的,儿子说遇到的都是好人,没有我们预计的那样可怕。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我想这一定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个过程我感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也感受到了很多的关心,我感谢大家的心意。我是这么想的:万事都有风险,而不致力于儿子独立性的培养无疑是最大的风险之一;面对将来生活的风险,我希望通过逐渐的培养分解为很多细节的训练,逐渐让儿子具有抵抗未来风险的能力。
我儿子从老家回来也有让我崩溃的事:回老家24天长了13斤达120斤,在我看到儿子第一眼就心情非常复杂,在短暂的思想斗争后,我对他的长胖轻描淡写,而对他此次独自来回乘火车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并及时给他记在了记功簿上,这是他记功簿上的第192件事。但晚饭就让儿子吃得很少,并拉出去锻炼,他不跑,我和他妈妈就在前面跑,并不断的超越他,他最终也主动跑了2圈800米,我再次表扬了他主动跑步的事并回家记在了记功簿上。在这样的带动下,儿子从老家回来这几天都一直坚持少吃、多动的原则,并已减到115斤。
儿子的教育让我看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极大的努力和智慧才可能做好的一件事。
最后想表达一下对尹建莉的感谢,她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很大的促进,我无数次的向所认识的人推荐这本书,并买了部分送人。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看了5遍以上,还在不断学习及研究,以完善我的教育理念及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