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堂分享:关于写作的三个永恒问题(作者:迷踪,转自豆瓣阅读)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9 02: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很多人说:“根本不需要学什么写作技巧,只要去写,自然就会了。再说,写作技巧,哼,那些条条框框只会扼杀自己的风格和灵感。”
我想讲一个富兰克林学写作的故事。
在富兰克林年轻时,他和别人辩论问题的信件被他父亲看到了。
父亲指出:在措辞的典雅、叙述的条理清晰方面富兰克林远不如对方。父亲举出的例子让富兰克林心服口服,他下定决心要改进。
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富兰克林偶然买了一本《旁观者》杂志,反复阅读之后,被其中的文章折服,萌发出模仿它的想法。
于是,他从中选择了几篇论文,把每一句的思想作一个简单的摘要,搁置几天后,对着这份摘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扩充还原成一篇论文,然后和原文对照。有时候他还会故意把摘要搞乱,过几个星期,再设法把它们用最好的次序排列起来,然后扩写成完整的句子,拼成论文,从中发现排列思想的内在逻辑。
在这个过程中,他又发现自己词汇贫乏,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想到最合适的词来用。于是,他又为此给自己想出另外一个训练——写诗。
因为写诗需要不断寻找同样意义而不同长度的词去贴合韵律,或者是不同音素的词去凑韵脚,迫使写诗的人不断搜索、辨别同义词,对掌握词语、丰富词汇大大有好处。他把杂志中一些故事改写成诗,过些时候,再把它们还原成散文。
很快,富兰克林的文章就好到足够在杂志、报纸上刊登。
一个作家,基本上都要经过像他这样的模仿学习才能成功。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富兰克林这么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方法而已。
所以,恭喜你!如果你没有耐心看完整个专栏,那么,哪怕只看到这里,你也已经得到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找一个心仪的模仿学习文本;
通过摘要重写一遍,对比原文,揣摩异同;
发现问题,单点突破。
是的,所谓写作技巧,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本来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只要你写,自然而然,你就会下意识习得一些情节安排、人物性格描写等方面的技能,就算并不特意去学,也能慢慢在实践中获得。
但是,人类的优势不就在于,除了实践之外,我们还有语言可以交流思想吗?把前人有用的经验总结在一起,让你可以快速掌握写作技能的方法和原理,就是我写这个专栏的目的。
就好像,学习数学时,你既可以把所有乘法当加法一个个计算,也可以根据总结出来的乘法口诀,直接得出结果。
写作技巧也一样。你可以长时间地埋头练习,也可以稍微学点写作技巧,然后马上应用在自己的小说里。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我提供的写作技巧,那也完全没问题。
写作技巧之所以叫做技巧,而不是定理,说明它是经验性的,而不是先验性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所有写作技巧,都是因为曾有人这样写,并且达到了效果,然后被后人总结出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好让其他人可以学习模仿、快速掌握。
也就是说:所有写作技巧,都是总结性的。
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之前,没有人想到还可以这样写。所以,你可以选择走人多的这条路,也可以选择在旷野上狂奔——如果你想写出前所未有的内容,那完全可以天马行空,忘掉所有的技巧。
但请记住,尝试新东西的代价是很高的,可能你写上十几二十篇都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但没关系,请继续尝试,努力突破——写作技巧的宝库,正是靠你这样的创造者不断拓宽的呀^__^
最后的最后,我对看专栏的同学有一个小要求……把初稿写烂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