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市场,会有恶性竞争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19 02: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约车市场,会有恶性竞争吗?
  刚才收到一条短信,来自滴嗒出租车,说是“万众瞩目的滴嗒出行APP明天就要来本城试运行啦”。同时,短信强调,“下周一要开启正式运营,做好准备,大把补贴来袭”。
  虽说这是条盲发的涉嫌骚扰的信息,然而,看完之后,我还是毫不犹豫的下载了这个出行的APP。不为别的,只是想多一个出行的选择而已。
  自从2016年以来,在城市出行中,滴滴公司成了大赢家。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滴滴出行已经覆盖了我国400多个城市,占有87%以上的专车市场份额,99%以上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尤其是在相继合并快的打车和优步中国之后,滴滴出行的霸主地位已经很难撼动。
  随着不能撼动的霸主地位,滴滴公司的弊端也是日益显现。比如说与出租车相比大幅涨价的问题,高峰出行打不到车的事实,甚至于近期曝光的利用大数据杀熟的事情。前两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后一项,尽管滴滴出行的CTO直接否认,不过是否有此现象,相信我等滴滴消费者更有发言权。
  要知道,这些弊端,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相比的优势。好在,在诸多的消费者抱怨声中,近期网约车市场硝烟四起。
  说实话,这网约车市场毕竟没有啥技术门槛,无非就是资金问题。显然,现实中,不差钱的“地主”有的是。3月21日,美团宣布进入上海网约车市场。随后,在3月27日,高德地图不动声色的宣布进入顺风车市场。至于,本来就在网约车市场打拼的滴嗒公司,也更名为滴嗒出行,悄悄的进入了我所在的二线城市。
  当然了,网约车市场除过一家独大的滴滴公司以外,还有神州出行、易到、曹操专车等。如此之多的网约车竞争这出行市场,是否会出现如2015年那样的“烧钱”行为呢?其实,我们知道, 网约车公司“烧钱”,其受益者就是网约车司机和所有的搭乘网约车的消费者。而网约车市场,也就在这种竞争纷纷的“烧钱”游戏中,培养出来了。
  当年网约车公司“烧钱”竞争,笑到最后的是滴滴公司。不过,几乎一统江湖的滴滴公司随后的问题,却让更多的“地主”看到了盈利模式清晰的蓝海市场。
  只是,在美团正式进入上海网约车市场的首日,就被三部门联合约谈,其中一条,明确要求不得低价恶性竞争。低价恶性竞争,不知道这管理部门为啥要担忧这个问题呢?
  恶性竞争是指公司运用远低于行业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或使用非商业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竞争方式。后者,非商业不正当手段,这的确是应该受到严厉打击与处罚的。而这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与商品,我就不明白了。毕竟,由于管理水平的不同和运营效率的高低,每一个市场化的公司,其成本是多少,根本是不可比的。不同的公司其成本高低不同不说,也许还有可能差异很大。如此,又如何判断啥是低于成本水平的价格呢?
  何况,这不是国与国之间,还有个倾销的说辞。国与国之间,出于某种目的,比如说为了得到外汇,国内会有大笔的出口补贴,而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就不顾一切的实施低于成本的对外销售。这样的非市场行为,因为有特殊的目的和国资,的确是应该的受到处罚的。而要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要是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实施倾销行为的话,那就是自杀式营销。对此行为,得利的是消费者,管理部门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干涉。
  要是害怕这种自杀式竞争,最终形成垄断,那更是没有必要担心的。毕竟,如恶性竞争的定义中所说,这种竞争行为的领域一般是进入门槛低、生产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不强同时需求又巨大的行业。一旦形成垄断,只要没有政府管制,很快就会有新的不差钱的“地主”进入的。
  正如这如今的网约车市场一样。滴滴公司在2015年大“烧钱”大战后,占据了几乎8成以上的市场。然而,当网约车出行中弊端丛生时,美团、高德地图等又纷纷进入,这不就又用竞争重新塑造网约车市场的规则了吗?试想,当年“烧钱”获得利益的难道不是消费者和市场吗?不知道,为啥有人要担心这会出现恶性竞争呢?只要不是非商业行为的不当手段,尤其是使用价格手段来竞争,我以为是没有啥问题的。反正,又不是“烧”的政府的钱,“烧”的纳税人的钱,怕啥呢?
  实际上,各家网约车公司已经分别实施自己的“杀手锏”了。美团公司和滴嗒出行,很显然的就是使用常规的“武器”,大量的补贴。高德地图公司则另辟蹊径,高德搞顺风车出大招了,零抽成!纯公益。“将坚持对用户不抽佣,对行业不打补贴战,对城市道路不添堵”成了其最基本原则。
  而目前在网约车市场独家垄断的滴滴公司,也毫不示弱,提出了“关怀宝”的计划。按车主和乘客关心的权益内容,滴滴承诺为平台车主及乘客提供7X24小时应急响应、平台主动补充保障、车险拒赔协助处理、医疗费用先行垫付、住院探望关怀慰问、司乘纠纷伤害补偿、意外伤害人道援助、车主猝死公益帮扶、司乘财物被抢保障等九大服务。
  看到这样的信息,不管是否已经享受到了,这都充分的说明,网约车市场只要有竞争总会有好事发生。这个好事,就是对消费者的高质量的服务体验,高实惠的出行选择,高效率的出行感受。这样的好事,难道不是托福于新进入者引起的市场竞争吗?当然了,在此,我还是强调一点,“烧钱”大战或者说低于成本的竞争,只要不是非市场的不正当行为,就是合法的,就应该是大力提倡的。管理部门担忧低于成本的竞争,纯粹是自作多情,多此一举。又不是国有资本,担忧啥呢?有不差钱的“地主”,让利消费者有啥不好呢?
  对我来说,虽然美团打车还没有到我所在的城市,不过,有了滴嗒出行,那我肯定会下载使用。毕竟,有了多个网约车公司,我就可以进行比较。试问,我还会担心会被大数据“杀熟”吗?担忧会没有好的出行服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