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发现马可以用来骑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9-7-1 1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学名Equus caballus),是一种草食性家畜,颈上有长鬃,尾有长毛,马脚长有马蹄。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原产于中亚草原,4000多年前就被人类驯养,15世纪后,才被殖民者带到美洲和澳洲。马主要作为役使家畜,用于骑乘、挽车和载重,在战争和劳作中运用。在历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工业革命蒸汽机出现以前,一直是主要的拉车动力,以至后来“马力”成了衡量机器功率的单位。在山区无法行车的路上,马至今仍是主要的运载工具。在战争中最早也是拉战车,由游牧民族首先发明骑乘,中原民族直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开始出现骑兵,古希腊,古罗马都有骑兵。马鞍也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马镫是中国人在汉朝发明的,一开始只是一个,为便于上马,后来发展为一边一个,波斯人称为“中国鞋”,后来才传到欧洲。直到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各种战车、直升机的出现和普及,骑兵才开始退出战争。目前骑乘多用于体育竞赛,有的大城市巡警也还用马。看了你就会知道,是亚洲人先发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1 1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人驯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1 1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的土地上起源于何时?这是一个并没有一致答案的问题。目前国内关于马的考古发现是在商代晚期,“那时,突然出现了车、马,之前根本没有。”李水城说。但是,这些考古发现也难以说明究竟人工驯养还是野生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最早的马是外来的,另一种则认为马是土生的。“如果是人工驯养的,那么,必定在骨骼上会有明显的印痕,比如,马嚼子,以及负重留下的骨骼病变等等”。为此,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和剑桥大学合作,准备对在以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马骨,包括其埋葬环境、马骨的古病理观察、种群结构以及生物地理的分布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研究。目前,中英双方的学者已经开始对陕西凤翔秦墓车马坑展开研究,对其中的第191号墓陪葬坑所出土的10匹战马和第160号墓陪葬坑出土的两匹战马进行细致的整理和检测。“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仅仅是收集信息,收集越来越多的数据,希望为这个争议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李水城说。据介绍,中英研究者还采集了部分马骨的标本,经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将委托剑桥大学等有关实验室进行DNA分析和微量元素检测等更为细致的研究。据了解,该课题将通过一系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研究,对古代马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其侧重点将主要针对马的役使痕迹和骨骼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进而确定马的饲养和利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并通过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发现的古代马骨进行比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马的迁徙、传播乃至驯化起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关于驯化马的起源的两种争议据介绍,近些年来,关于中国马究竟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有关专家对国际国内最新的关于家马和马车起源的研究作了比较简明的介绍和讨论,论者的观点明显地分为两种。一种认为马和马车是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草原地带传入中国的;另一种认为中国养马、驯马和用马的历史可以早到龙山文化时期,尽管中亚和西亚地区考古发现的家马较早,但中国内地的家马起源不一定是从西方或北方传来的,言外之意,中国有一个独立的家马起源中心。有关研究显示,关于中国家马的起源,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恐怕还要依靠今后的考古发现。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乌克兰草原无疑是最早发现驯马证据的地区。陈星灿先生在中国文物报纸撰文指出,中国比较肯定的家马是和马车一道发现于商代晚期的,年代上比第聂伯河西岸的德累夫卡发现的公元前4000年前的、具有明确配戴马嚼子痕迹的家马,晚了近3000年;比两轮马拉战车从高加索地区传入近东的时间晚了大约近千年。并且就目前的考古材料看,除少数遗址据说出土有完整的埋在祭坑的马骨架外,其余都是零星的牙齿和碎骨,很难做出是否家马的准确鉴定。其实,即使是完整的马骨,也很难肯定是家马的遗骸。所以,目前要说中国是另一个家马起源的中心,还不如说最初的家马是自中亚草原辗转而来更可靠些。李水城先生表示,他个人也倾向于认为,中国家马实际是从外国直接引进的,所以在中国出现的“比较突然”。诸多考古证据证实,中国最早并没有家马野马是家马赖以产生的必要条件。中国的野马在历史上曾在西北等地有广泛分布。但是以猎取野马的皮毛和骨肉为目的的狩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大量存在,是不能看作真正意义上的“养马、驯马和用马”的历史的一部分。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商代晚期,马一般发现在墓葬和祭坑中,却很少发现在灰坑中,而同样是作为祭品的狗、牛、绵羊、山羊、猪和鸡等,却大量发现在垃圾堆(灰坑)中。这一方面说明马的作用不在于提供肉食,另一方面也证明马是珍贵的动物。所以有专家认为,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并没有发现早于商代晚期的家马,这除了可能有考古发现上的缺环之外,可能的解释就是上述西北地区,最初是把马从中亚输入内地的,自己并非家马的原始驯化者。马的起源关系到另一个考古命题:印欧人的起源李水城介绍,“驯化马的起源”之所以成为近年来国际考古界探讨的一个焦点课题,还因为它牵涉到“印欧人起源”这一重大问题。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早期游牧人群是以马、牛、羊为主的专业化游牧人群。因此,马、牛、羊的驯养史与游牧的出现密切相关。据介绍,已知最早驯养的马出现在东欧。考古工作者曾在乌克兰南部Dereivka村Sredni stog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马骨和六个鹿角式嚼子。研究表明,马正处于被驯化的过程中,主要是食用,也开始用于骑乘和牵引,其时代是公元前3500—前3000年。1956年,国际学术界提出“库尔干文化”的概念,用来描述灵活机动、骑马好战的父系氏族部落文化,以区别欧洲古老的定居、和平的母系氏族文化传统。库尔干文化是印欧语的源泉,是原始印欧人或雅利安人的创造。1985年,学者安东尼指出,马的驯化和印欧语的起源是库尔干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并且指出马是导致印欧语广泛传播的关键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1 1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是脑筋急转弯呢!这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