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它正在驱动你盲目地复制和传递家族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21-1-7 1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之所以接受“和美之家”这个平台,是因为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心愿。
  这个心愿首先来自我的母亲。
  记得当时我主编《亲子教育》报纸,每一期都会带回家。母亲那个时候住在我家,已经七十多岁高龄。母亲一直有阅读的习惯,做完所有的家务,把自己和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之后,母亲一定就会捧着图书坐到窗边光线充足的地方阅读。
  某一天,母亲读着我编的《亲子教育》,突然就拿起手绢拭泪。我正好坐在她旁边,赶紧问:“妈,你怎么了?”她调整了半天情绪才说出原因。
  原来母亲读的文章中介绍,零到三岁的孩子特别需要母亲的怀抱与陪伴,如孩子零到三岁期间,母亲陪伴严重不足的话,这个孩子的心灵会严重缺乏安全感,其人生会遇到一些想不到的困境或坎坷。
  母亲很无助地看着我:“真的是这样吗?”然后就指给我看。我说研究结论确实是这样。然后母亲就更难过了,说:“要是我以前能学到这样的知识就好了,我就不会在你哥一两岁的时候很少陪伴他,晚上都没有把他带到身边睡觉。”
  母亲是一位特别有爱心的母亲,有知识,有文化,很知性,通情达理,很爱卫生和劳动。工作同样是全心投入,是市里的人大代表、十大模范教师。家务几乎全包,逝世前脑溢血突发时正是在厨房做菜。
  就是这样一位母亲,我大哥出生的时候,她自己还很年轻,20出头。外婆住在家里。外婆一直住在我们家。第一次有了小外甥多好呀!外婆特别爱我的大哥,乐此不疲地照顾着大哥。母亲是老师,白天上课,晚上经常需要下班。有外婆在家把大哥照顾得非常好,母亲当然很放心地工作。
  晚上休息时,外婆也很心疼我的母亲,说,“你白天那么辛苦,晚上你喂好奶就行。小孩子晚上睡觉不安稳,我带着孩子睡,你好好休息。”
  所有做过母亲的女人都深切体味过育儿的辛苦。外婆特别体谅我的母亲。所以,在大哥2岁之前,外婆就会把大哥抱回去睡觉。
  长大后,我家兄弟姐妹中,只有大哥在家里不太说话,和朋友在一起却聊得很嗨。母亲总是说:是不是大哥小时候自己没有时间陪伴,大哥就这样不爱在家里说话呀?每次这样说的时候,母亲都会叹气不止。
  母亲读着杂志流泪那次,我看了真的很心酸,印象特别深刻。因为那是我见到母亲最后一次为大哥流泪。泪水里,饱含着母亲的悔恨和内疚。
  另一位母亲来自四川。大约在7-8年前,那时我研究“心能重构”方法不久,在网上发表了几篇案例解读的文章。有一天,接到一个陌生的云南来电:“彭老师,我的女儿已经大四快要毕业了,但是她从来都不谈恋爱,这个您有办法帮助我们吗?”
  我在电话里弱弱地问了一句,我说是不是你们在这个女儿以外,想过生个儿子呢?我刚刚说完这句话,那个母亲在电话里就开始哭了,她说在这个女儿之前自己曾经怀过另一个孩子,五个多月引产,是个儿子。
  她说,我们从来没有当着女儿的面说过这件事,但夫妻俩经常会提起:要是我们那个儿子留下的话,现在有几岁了?
  几天之后,她们夫妻两人带着女儿飞到了南宁,来做个案干预。在这个女孩的个案现场,当呈现父母对儿子渴望的时候,这位母亲在边上一直流泪。个案做完后,这位母亲擦眼泪的纸巾用了一大堆。她十分难过,说:“原来我不知道自己特别想生一个儿子的想法,会影响到女儿谈恋爱的!”
  欣慰的是,做完个案后一周左右,女孩父亲来电说:“彭老师,特别感谢您!女儿今天居然买了一条花裙子回来。这个女孩从小到大都不肯穿裙子。”
  看到女儿终于买裙子了,父亲很开心。这位父亲后来写了一篇很长的心得,QQ给我,感谢我。
  还有一位母亲。
  11月25日,就是上周日下午,经朋友介绍,一位母亲从外地专程赶到南宁来找我。也是为女儿而来。她的女儿三十岁,患抑郁症已有十年。吃过半年抗抑郁的药,找过各种地方、各种治疗方式,花费了许多时间与财力,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这位母亲一面说一面眼泪就在眼眶里面转,她正好坐在我对面,而我自己对母亲们的眼泪一直很敏感。
  希望“和美之家”课程,能够让天下的母亲们少一些悔恨的泪水。这是我心中最大的期望,也是我接受这个平台最大的动力。为了这个期待,我愿意安排好时间,把“和美之家”的课程坚持讲下去。

  

  (彭及桐老师“和美之家”系列家庭教育课程)
  

  (彭及桐老师“和美之家”系列家庭教育课程音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1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人生都和家庭密切相关。
  我们一般都以为自己足够努力,就会创造出美好的人生。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家长和老师都对孩子说: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这样你才会有、就会有美好的人生;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将来你才能考上一个很好的大学,然后你才会有很好的收入,然后你才会有很好的地位和顺利美满的人生。果然如此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1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人生都和家庭密切相关。
  我们一般都以为自己足够努力,就会创造出美好的人生。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家长和老师都对孩子说: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这样你才会有、就会有美好的人生;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将来你才能考上一个很好的大学,然后你才会有很好的收入,然后你才会有很好的地位和顺利美满的人生。果然如此吗?
  今天分享“家庭与人生”的第一点,认识个体生命中“忠诚的app”
  人类个体的生命,肉眼所见的只是一个表象。每天对着镜子看见的自己,头发很有型,衣服很整洁得体,笑容很灿烂,然后出门。实际上,这只是大脑可感知的部分。大脑认识的只是百分之几的自己,还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大脑所不知道的自己。意识冰山理论形象地展示了人类意识模型。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可见的是心灵。心灵与肉体互为表里。奥修说,身体是可见的灵魂。
  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的关系常常被形容为一座冰山。
  食色性也。饮食为人人所必须。但吃得饱不一定就会幸福;身体很健康,不一定孩子就听话。个体物质的、表象的、躯体的满足,并不等于心灵的满足。那么,人类个体生命的深处是什么样的?个人和家族的关联又是什么样?因为“和美之家”是家庭教育微课平台,所有的家庭教育都关系到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所以,我会从家庭与人生开篇。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一定是各自父母的孩子。
  一旦为人父母,我们在这个世上就必定有两个身份: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
  大约四年前,美国有一个遗传学研究小组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实验。
  第一阶段:研究小组养了一只母白鼠,这只母白鼠平时生活条件舒适、稳定、安宁。过了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母鼠适应了生活环境。
  第二阶段:然后,遗传学家用电棒击打这只母白鼠,击打的同时,就往母白鼠住的地方喷一种很好闻的香水——樱桃花型的香水。停止击打的时间里,母白鼠都生活得很舒适。这样断续向母白鼠施加了多次“香水加电棒”模式。
  第三阶段:停止电击,只喷同香型的香水。结果,这只母白鼠就像遭受电击打时的状态完全一样——母白鼠在闻到香水的瞬间,整个身体瑟瑟发抖,拼命躲到某一个角落,眼神流露出特别的恐惧。断续、多次进行,确定母白鼠对香水的恐惧模式建立。
  第四阶段:停止喷香水,完全恢复之前舒适安宁的生活。
  我们知道动物都是有情感的。前两天我不小心打开头条,看见一头牛跪下的图片。文字解说这头牛在很短时间里被灌水三百斤,这头牛实在受不了了,就跪下来流眼泪,求人不要给它注水了......万物有灵。动物的感情也是如此丰富,似乎不比人类差。。
  这只母白鼠对香水恐惧的的反应模式,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用科学的术语来表述,就是母白鼠对樱桃花香型的香水已经行成了某种条件反射。

  第五阶段:完全恢复舒适安逸的生活,完全发育成熟后,让母白鼠怀孕生下了一只小白鼠。

  第六阶段:这只小白鼠一直生活在安宁的环境里。
  第七阶段:小白鼠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遗传学家们在小白鼠住的地方,第一次把完全同型的樱桃花香水喷进去。结果观察到小白鼠闻到香水的第一瞬间,其反应和它母亲遭受电击的反应完全一样。断续进行多次,小白鼠的反应都一样。只要闻到香水,小白鼠就和它妈妈那样,眼神特别的恐惧,整个身子躲到某一个角落里,全身瑟瑟发抖。
  遗传学家至此确认:母白鼠的恐惧情绪,通过代际方式传递到了小白鼠的生命中。
  第八阶段:研究小组对母白鼠和小白鼠都进行了解剖。
  解剖结果是这样的:母白鼠和小白鼠的细胞都没有变异,也就是说母白鼠突发的、小白鼠接受到的恐惧情绪在两代肉体上都没有记忆。

  最后,科研小组就此实验发表了论文,论文结论是:
  第一,实验表明母白鼠的恐惧情绪会通过代际传递到小白鼠的生命里;
  第二,白鼠细胞上没有记忆,DNA没有被改变;
  第三,怎么传递的?不知道。

  这篇论文发表以后,被英国一位人类学家见到了,这位英国人类学家读完这个白鼠恐惧情绪的代际传递实验论文后,大声地呼吁:要加紧研究人类的情绪也会通过代际传递复制吗?

  快乐的情绪会代际传递,当然很好。可是恐惧的情绪、内疚的情绪,如果也会代际传递,我们的孩子不是很无辜吗?
  多年过去了,人类学家们研究到现在有什么结论吗?我不知道。
  但在人类生命学领域,德国的现象生命学大师海灵格先生——今年应该九十三岁高寿了——他运用其特殊的方法“家族系统排列”,过去几十年中,该方法几乎所有与原生家庭相关的临床个案里观察和发现:人类的情绪不仅会通过相邻代际传递,如果不被认知、不能阻断和分离,人类情绪会代代传递。

  海灵格把自己在个案中观察到的人类情绪的代际传递,命名为代际命运“纠缠”。
  祖辈的恐惧情绪传递到了父辈的生命里,通过代际繁衍,孙辈也拥有了与祖辈、父辈相类型的恐惧情绪,而三代人的大脑层面均无觉察。
  多学科研究共同表明,人类个体的大脑显意识,大多停留在自我可感部分,停留在“我想”“我看见”的表象领域。停留在对冰山浮出水面那一小部分的感知中。
  如果爷爷曾经在两岁的时候差点重病死亡,爷爷从来没有把这件事讲爸爸听;爸爸的大脑记忆里当然并不知道这件曾经发生的家族事实,但爸爸通过代际传递方式会拥有来自爷爷的面对死亡的情绪;小孙子也通过家族生命的传递模式,从受孕开始,小孙子也完美携带了爷爷两岁遭遇死亡时那份深刻的情绪。
  这种人类生命的代际传递机制,犹如一个软件,似乎在生命之初已被设定和启动,我将它称之为:“忠诚的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1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说的都是研究,可能比较抽象。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大哥已经发生的人生轨迹。
  已经说到过,我母亲在七十多岁高龄的时候为大哥流泪。
  实际上,大哥很棒!从一年级开始到中学,他的成绩永远都是全班第一!而且几乎每一门都是!用今天的语言来描绘,大哥就是一个超级学霸!甚至更高一层,学神!
  这样的成绩,足够让所有的妈妈们开心了!我母亲当时也很开心,为大哥的成绩优秀开心。大哥大学的专业是数学,毕业出来在中学教语文,现在在中学教化学。讲课生动传神,教什么都得到无数学生追捧!同时年轻时就会写诗,现在快退休了,在教化学的同时,古体诗词歌赋、现代自由诗体,都写得很好,还经常获得各类大奖。
  大哥因为出众、因为多元超群的才学,二十四岁时被市教育局直接任命为一所公立中学的校长。大哥连科长、年级组长都没当过,24岁、毕业仅仅两年直接做了市属公立中学校长,在当地传为美谈。母亲当然为此很自豪。
  大哥做校长一年左右,有一个熟人见到母亲,我妈也姓彭,我妈也是终生都做老师。那个朋友就对我妈说:“彭老师,你这个儿子做校长做得好好的,怎么辞职了呢?”
  然后我妈一听,哇,我不知道啊。然后,再见到大哥,母亲确认大哥辞职以后,就流泪了,说,“儿子你怎么想的,好好的,校长为什么不当了呢?”
  大哥说做校长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分个木炭这种琐事都要管,我不愿意做了。
  因为大哥写文章在当地很有名,不做校长后,大哥做了县长的秘书。这个职位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很多人喜欢的。但大哥做县长秘书大概不到一个月,又辞职了。
  这是大哥这个“学神”毕业后几年的工作经历。大哥辞职以后,就下海了。做过很多的职业,做过房屋装修等多个行业,在每个行业都能做得风生水起。虽然大哥都做得不错,但我妈总是为大哥担心:你现在身体还好,你老了以后怎么办?没有养老金,没有医保什么的。
  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拥有这么普遍的五险一金。
  大哥大概是在四十九岁的时候,重新回到了讲台上。过上了安稳的人生。只是那个时候,母亲已经走了。最后都带着她对大哥的担心和内疚。
  无独有偶。我儿子在小学一次竞赛中获了金奖。拿了奖状回家很开心。当时我爸住在我们家。我爸对我儿子说,“哇!你好厉害,都像当年的我了。”
  我就很好奇,说:“爸,当年的你也得过很多金奖吗?”
  我爸就一脸自豪:“哇,我从来没有讲给你们听哦,我在小学四年级还是五年级的时候,那年学校举办十一项竞赛,我一个人得了十项冠军。”
  我跟我儿子、还有我先生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原来外公当年也是个超级学神呐!
  我爸一脸的自豪,我妈在边上就说:“哎呀,这个老头子还说当年小时候的事情,也不害臊啊。”
  我爸这个小学神,他的人生经历是这样的:十三岁那年在市里重点中学读书,看见部队经过,就自作主张参军了,直接跟着二野到了贵州剿匪,爷爷奶奶好几个月都没有他的信息。十七岁考上上海军医大学去体检,发现白内障,然后组织安排做手术。一个很小的手术,结果感染了,父亲变成了重度近视,一千度以上的眼镜。军医大学上不成了,退伍后组织安排到贵州民政政厅任厅长秘书。父亲也是文章写得很好、书法很好。
  父亲做秘书的时间不长,就主动申请离开贵州省民政厅,回到我老家所在的那个市。
  回去那年就是二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回去也很受重视。父亲那时候有重点中学初中文凭,已经是知识分子了。父亲的诗也写得很好,书法写得更好,还很喜欢唱歌。所以他就当了市广播站的站长。结果在二十五岁那一年,因为一首小诗成了右派。之后,下放到当时一个很偏远很偏远的垦殖场去劳动改造。当时感觉很偏远而已,今天成为了全国著名的风景区“武功山”。
  直到1981年我上大学以后,父亲才回到城里,重新做回公务员。
  这是我们家族两代人的故事。是真实发生在我生命中的家庭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1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写这个教案的时候,本来想写别人家庭的经历。因为想起母亲的眼泪,我就第一次仔细在纸上比照了一下大哥和父亲的人生经历及其时间表,结果清晰看见大哥和父亲人生经历中有许多惊人的一致:

  第一,都具有显著的多元优势智能,比如说数学,语文,化学,诗歌,书法,什么都行。

  第二,从小都是学神。如果今天听众里有许多的爸爸妈妈期待自己孩子的成绩永远得第一,可以参照一下我大哥和我父亲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经历最明白地告诉我们:成绩名列前茅不等于人生就会顺利和美,还是可能遭遇一些完全不能设想的坎坷和艰难。

  我们家兄妹从小都是学神,但都不代表学神的人生一定会一帆风顺。
  所以,在十多年的家庭教育经历中,为什么我从来不愿意从如何提高成绩来讲课。而是更关注家庭深层运行机制。因为人类家庭有它内在的、不太被人知道的深层运行机制。

  第三,我们家两代事业的轨迹很有意思,大哥二十四岁任校长,父亲大概也是二十四岁做站长。1959年父亲二十五岁成了右派,大哥二十五岁辞去了校长。父亲四十七岁恢复公务员工作,大哥四十九岁回校工作。

  第四,父子两人都有完美的后来。大哥现在年年先进,家庭和睦,女儿有成就。

  父亲近九十高龄,依然享受着书法、诗词、音乐。甚至还因为大姐女儿为外公撰写的德文传记著作,父亲这个乐活的中国老头,在德语国家颇有些名气。去年,瑞士国家德语电视台还专程到中国拍摄了关于父亲的电视专题片。拍摄现场父亲演唱自己填词谱曲的歌曲,表演中国书法、太极等绝活,充分展示了一把中国老头的幸福晚年。

  备课到这里,我自己不小心算了一下自己,我二十四岁的时候,从中学调到出版社,那份工作我非常喜欢。结果,二十五岁的时候我也意外地离开了出版社。也从此离开了教育行业。直到四十五岁那年,我才完全回到了教育领域。

  总结一下我们家的命运模式:
  第一, 成绩好人生不一定会顺利。
  第二,个人的才能很可能来自家族上一代的优势智能传递,即家族智能模式复制。
  第三,个人事业发展模式,也可能在代际之间传递。

  我的弟子里有一位广西某大学的女教授,非常有才华,经常被聘请为东盟等会议做英文翻译。结果在她的原生家庭个案中,看见了一百年前,她的祖先就在跳交际舞了。一百年前能跳交际舞的地方,算来算去也只有上海那个十里洋场了。她的曾祖曾曾祖们,早已和洋人们交流了。原来她的英语这么好,语言功能那么强,和她的祖上的生活有直接的关联。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仅仅定位在智力方面,只重点关注孩子成绩,可能得不偿失。孩子们现在可以考第一,但是他们四十岁的时候会幸福吗?五十岁的时候会受到尊重吗?八十岁的时候健康吗?

  如果家庭教育仅仅放在智力方面,可能就会忽略对孩子整体人生的把握。现在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主要是指孩子从小就要上各类双语幼儿园、兴趣班、绘画、珠心算、感统训练、闪卡识字……这些都属于智能为主的层面。

  前述母白鼠与小白鼠的实验中代际的恐惧情绪传递,我的大哥和父亲之间清晰的代际智能模式复制、事业模式复制,应该足以让我们得到某些提示与警醒。
  所以,“和美之家”家庭教育前三天课程,我把它定义为:开宗明义!

  在家庭教育起跑线上,父母们先花一些时间,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模式,认识家族的情绪模式、事业模式、智能模式、健康模式等。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小白鼠,如果母白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会自动传递,小白鼠也同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恐惧从哪里来。都只盲目关注智力发展,忽略生命的其余重要组成。那么,作为父母,怎么可以引领好自己的孩子走向健康、幸福的、美好的、像所有爸爸妈妈所希望的人生呢?作为孩子,如果出来不认识自己生命深处运行的规则,又如何可以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呢?

  实际上这个模式,它是无处不在的。它真实运行在每个人身上。

  比如,我在电台做节目播广告的时间段里,有一个女主播曾经问我,她说:“彭老师,你讲的这些我有点恐惧感了。”为什么呢?她说我半夜回去反省人生,发现和自己母亲越来越像。

  那位女主播四十多岁,孩子有十几岁,当年上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初一这个年龄段。她说小时候呢,我很看不惯我妈妈,我觉得我妈妈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我在小姑娘的时候,我暗暗地下定决心告诉自己:如果我将来做了妈妈,绝不像妈妈这样对孩子。

  女主播很纠结地说,你讲完家族情绪会代际传递这个白鼠实验以后,我再对照,发现自己现在的行为,越来越像当年的母亲了!

  还有一个三十年没见的朋友,非常偶然遇上了。聊各自的生活,聊得很开心。聊到孩子的时候,这个朋友就沉默了几分钟,说:
  “老朋友,我是真的不好意思开口。”
  我说:“怎么了?”
  他说,“我这个女儿的婚姻……”

  我说没有谈恋爱吗?他说不是。他说这个女儿实际很优秀,在美国名校博士毕业,本科是北大毕业。女儿在去美国之前,就有男朋友了,是北大的同学,一起去美国读博士。朋友说,前几天才从女儿男朋友那里意外知道,女儿已和这个男友分手。女儿现在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

  我说,谢谢你把这么隐秘的话告诉我。我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如果你相信的话,我愿意用自己擅长的“心能重构”来看看你女儿为什么这么做,她这样做和你的家族命运有什么联系,是否可以在潜意识为你女儿解除这份“纠缠”。

  结果那位朋友还真的很信任我,不久就来到了南宁。在他女儿原生家庭个案中,看到了三代标准复制的家族婚姻模式:女孩的父亲、爷爷、外公,其各自生命中都有两个女性。

  我停下来,询问这位朋友的家族婚姻状态。在我印象中,他的父亲和母亲应该是白头到老。而他自己也应该是第一次婚姻。

  他一听父母的事情就笑了。原来他的亲生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父亲的第一任配偶、他称为大妈的,很早就离开了。
  他说我妈妈八十多岁去世,任劳任怨,跟我爸的感情也很好。但是,只要他们俩有小矛盾,我妈就数落数落数落,到最后一句结尾的标准句式几十年里都是:“我就知道,你从来都没有喜欢过我,你永远都在喜欢原来那个女人。”

  我指着呈现出来的家族图像,问他:你岳父也是第二次婚姻吗?他的身边除你岳母外,还有一个女性。所有进入家族的成员,在家族里均有其固有的位置,无法隐藏。

  他又笑了,说:说起来很巧合。岳父实际是一次婚姻,但在和岳母结婚前有过初恋女友。所以,岳母和岳父争吵时,每次也会重复说一句:我就知道在你心里我永远不如她。

  你自己不是第一次婚姻吗?可是你旁边也有两个女人。
  朋友回答:我第一个女友离开了我。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我太太主动追我,然后就结婚了。和女友分手后,直到现在彼此也没有任何联系,连她去了哪里都完全不知道。

  可是,从结婚到现在,只要发生争执,眼泪就会哗啦哗啦往下流,然后一定会说:“我知道我比不过那个某某某,我知道她什么都比我强,我知道你从来都没有看上过我。”
  等他说完,我问他:现在你明白你女儿为什么会这样做了吗?
  他恍然有所悟,又不太敢置信。
  这个家族祖辈和父辈的婚姻模式已经是标准复制了:后来伴随男性婚姻生活的女人,都是第二个女人!所以,这个女儿盲目地扮演者“小白鼠”,离开优秀的男友,在“忠诚APP”的强力驱动下,不自觉地爱上一个有妇之夫,成为那个男人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