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一文,作者的感想是怎样由乐转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0-12-23 2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人在赤壁自然想到了当年的曹操,以悲凉的箫声为契机,想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渺小,曹操这样的盖世枭雄尚且消失在历史之中而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又能如何?而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23 2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悲凉的箫声为契机,想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渺小,自己年华的虚度后,于是悲从中来,但是在听了作者关于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这番精彩见解后,感情就又转悲为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