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的一些理论,求见解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1-1-4 08: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个体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来说,是不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新概念的理解如果不建立于以往的任何人生观价值观等个人观点上,并只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去加以了解,也就是科学理性化的学习吸收。
如果像以上那样子学习了,所得出的结论是否会更加客观现实一些,以便于以后在用到此类知识时,能够不去潜意识的套入当时所学所想,而是科学理性的分析?
简单些说,比如你个人的性格、思维、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是一块砖头,而你最近需要学习某样影响到你人生的新知识 技能,这样子是否不够科学?
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体的一些个人观念总是套入其中,有时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起来时间会更久一些(通过对周围人的观察,确实有这个可能)
如果在原有的砖头上,在思维的平面上再建立一个新的砖头,用来系统的学习新的理论体系,这样套用起来是否会更加快捷?(我拿自己做过实验,感觉到自己有两种状态,一种就是加上去的那块砖头,另一种就是原来的那块,个体之间并不起冲突。)
请问我这套理论体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什么优缺点?
回答的较好的,我会给予采纳,并追加100分,希望你的观念能够帮到我
第二段的
,这样子是否不够科学?
去掉,写错
怎么?没人能回答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4 08: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建构主义的经典童话“鱼就是鱼”吗?可参看http://hi.baidu.com/bjlf1/blog/item/df2d9a6cafb6aaf542169445.html人不可能脱离原有认知结构而直接将一套“客观的”知识体系原原本本地“安装”到大脑中去的,而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逐渐理解、建构起来的。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建立相对客观的思想理论,如果原来的认知结构不够客观,可以通过顺应,调整了原有认知结构之后同化新知识。在本人的新书《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及其在学科教学心理咨询和学习困难辅导中的应用》中专门深入地讨论了这类问题。核心观点是: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了心理的容器(或心理活动空间);认知结构由四类知识组成的两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网络结构,包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4 08: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我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即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等都是建立在您衍生于您对生活的观察理解,抑或是已经获得的简单的知识系统上,即我们所说的基础,好比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在此我说明的仅是知识获取的过程。您所说的在处理问题中的潜意识的嵌入,我认为说通俗点就是感情因素,打个比方司法方面,包公审案,大公无私,晴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4 08: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QQ空间,大量聊天记录,整理出来的文章。也许可以帮助到你。不过本人修行浅薄。只能算是陪聊。看完30篇才有效果。一贴见效。那不是医生。是神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