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徐悲鸿的故事,你从徐悲鸿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6 | 2011-9-17 0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9-17 0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问问你了解徐悲鸿吗?我看过他的传记.推荐你.是廖静文写的叫做《徐悲鸿的一生》或《我与悲鸿》.徐悲鸿是个勤奋的人.从小和父亲学画.后来求学,留学太曲折了....死后他拖妻子把自己的画都贡献给国家.真的是一言难尽.去看吧.看完就有感想了.我觉得感想就从他的经理里怎么样的激励了你的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9-17 0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多恶の1但是谁是谁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9-17 0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最近教育局推荐了一本名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书给我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也只是大概的看了一遍,虽然不是很详细的看,但给我的感悟却很多。它让我想起了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它是通过一则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但又简单的人生哲理——理念的更新是解决一切困惑的起点。你的“改变”将决定你的未来!一切取决于你的心态。而这本书则讲的是实践能力,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品为基础,以及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内外修炼”;它不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它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情,可以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9-17 0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9-17 0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9-17 0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世昌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1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关天培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