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00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1-2-25 05: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佳答案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 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对垒中受尽窝囊气,又怎会一跃而起创造出“五连冠”的奇迹呢?这些事实说明,人确实能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那么处在忧患之中,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2-25 05: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中可知忧患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的重要。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是来自于对家庭的忧患,中国有句俗语:“穷不过三代,富不过百年”,所以每一个人对自家都有一份牵挂。回顾历史,只有当国家的存亡危及到家庭的存亡时,中国人才会团结起来,进行反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