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Ofx-4850P程序中△怎么输入?谁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1-10-15 08: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0-15 08: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于您对空的理解有问题。您所理解的“空”并非佛教所说的“空”。佛教所说的“诸法皆空”的空,梵文应是s/u-nyata-(emptiness,空性),它所表示是事物没有“自性”(自体的规定性,self-existence),即自体空、“自性空”的状态。这个自性空意味着事物不是独立不变的实体,没有常住的主宰,而是依侍别的事物“缘起地存在”(dependentarising)。正因为否定了事物作为其自身的存在,事物才可能存在。这是中观辩证法最精妙的部分。倘若把空理解为“什么都没有”,那便是佛教所坚决反对的“断空见”了。这是不对的。我曾写过一个关于“色不异空”的百科词条,或许对您理解这个空有帮助。粘在这里。最后一段尤其重要。自性空与缘起有不能割裂,两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等义的。正是因为这个空,菩萨才要生起大悲心来度众生。“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正因为我们自身是空(自性空),其实是缘生的,才应该感恩,才不可能扯断与众生的关系,才只可能与一切众生共解脱而不可能求“自了”。——————————————色不异空梵:s/u-nyata-ya-napr.thagru-pam英:formisnotdifferentfromemptiness大乘佛教般若-中观系统的重要理论命题。见于玄奘译《大般若经》卷四、卷四百三十、四百八十,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卷一,以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处。“色不异空”的梵文为“s/u-nyata-ya-napr.thagru-pam”。取消音变、拆开连声后为“s/u-nyata-ya-h.napr.thakru-pam”。s/u-nyata-ya-h.,阴性、单数、从格,“fromemptiness”;na,否定词;pr.thak,副词,“different,separated”;ru-pam,阳性、单数、体格,“form”。所以整句话的含义用英文表示是“formisnotdifferentfromemptiness”。这里的“色”(ru-pa)指的是“色蕴”(ru-paskandha),它与“受”(vedana-)、“想”(sam.jn~a-)、“行”(sam.ska-ra)、“识”(vijn~a-na)合称为“五蕴”(pan~caskandha)。“色”有广义,有狭义,这里是广义的,含义为一切有形质、能产生“质碍”的东西(英译为form),即物体或身体。具体而言,包括地、水、火、风“四大种”,四大种的聚合物,“十八界”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视觉的对象,即狭义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等。笼统而言,可理解为一切物质现象。“空”(s/u-nyata-)是由形容词s/u-nya(空的)加上词缀ta-转变而来的抽象名词(其关系类似于英文的empty和emptiness),指空无或虚无的状态、特征、性质,在多数佛典中被译为“空性”。所以,“色不异空”的大致含义是“一切物质现象与空无或虚无的状态没有区别”。为什么“色不异空”呢?《心经》中有一个连续的论述。该命题所在的上下文为:a-ryaivalokites/varabodhisattvogambhi-ra-ya-m.prajn~a-pa-ramita-carya-m.carama-n.ovyavalokayatismapan~caskandha-h.|ta-m.s/casvabha-vas/u-nya-npas/yatisma||ihas/a-riputraru-pam.s/u-nyata-s/u-nyataivaru-pam|ru-pa-nnapr.thaks/u-nyata-,s/u-nyata-ya-napr.thagru-pam|yadru-pam.sa-s/u-nyata-,ya-s/u-nyata-tadru-pam||evamevavedana-sam.jn~a-sam.ska-ravijn~a-nam||直译如下。圣观自在菩萨正在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之行,(他)看见五蕴处于“自性空”的状态。舍利子(佛陀的弟子之一)啊!色是空性,空性是色。空性与色没有区别,色与空性没有区别。什么是色,就是空性;什么是空性,就是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最关键的一句话在于ta-m.s/casvabha-vas/u-nya-npas/yatisma(“〔他〕看见它们〔指五蕴〕处于‘自性空’的状态。”玄奘译本“照见五蕴皆空”似缺“自性”一词。法月译本为“照见五蕴自性皆空”)。“自性”一词(svabha-va)由接头词sva与名词bha-va(存在,existence)构成,其基本含义类似于西方哲学所说的实体性的“自有”、“自存”、“自因”(existenceontheirown),换言之,“自性”就是“不待众缘、独立自存”(离开关系和条件独立存在)的东西。龙树《中论观有无品》对“自性”论述道:自性(svabha-va)由众因缘和合而生,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假如)自性是从因与缘当中生起,那么它就是被造的。(鸠摩罗什译本:“众缘中有法,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般若-中观系统乃至整个佛教都认为,一切法(所有事物现象)都是因与缘的产物,是缘起的。所谓“缘起”(prati-tyasamutpa-da,英文dependentarising),是指依存、观待于条件,即《杂阿含经》中所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既然如此,一切法便都不是自我规定的、自因的、自存的;一切法都没有“自性”。这种“一切法没有自我规定性”的状态,就叫做“自性空”(svabha-vas/u-nya-n)。下文中,由“空”转化来的形容词“空性”(s/u-nyata-),所表示的就是这种“自性空”的状态。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属于“一切法”的范围,都处于这种状态之上,所以说“空性与色没有区别,色与空性没有区别。什么是色,就是空性;什么是空性,就是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在通常的使用中,由于“色不异空”后连带着其余四蕴,因而常被理解为“一切法不异空”观念的代表。“色不异空”这个命题对佛教般若-中观系统乃至整个佛教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说明了事物不是自因的存在,不是像西方哲学中所说的“实体”那样的东西,而是在关系和条件中产生的。这就否定了奥义书及印度六派哲学当中种种关于实体的说法——比如梵(Brahman)我(a-tman)论、极微论、二元二十五谛论、句义论、声常住论等。由于色不异空,因此,人们不应该把事物执著为自因的常住实体,即:想要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脱,就应当去除“法执”、远离“常见”。另一方面,它说明了“空”(空性)不是离开具体事物的抽象存在。佛教所说的“空性”是指事物“自性空”的状态,只有具体事物才是“空”,离开具体事物根本就找不到“空”。这就否定了印度哲学中顺世论与怀疑论等学派以及佛教中“方广道人”的“断见”。由于色不异空,因此,人们如果想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脱,就不应该绝对地把自己与现实世界对立起来,引遁于山林、诸事不管,相反,应当深入世间,行菩萨道,帮助众生、利益大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下化众生”的过程之中“上求佛道”。以上两个方面,构成了佛教般若-中观哲学乃至整个大乘佛教哲学的基本点。附:大乘佛教中“空”、“有”的两类对象、语境与其合法性--对象--语境--含义--性质有-自性有-胜义有-毕竟有-邪见(常见)|-缘起有-世俗有-相对有-正见空-自性空-胜义空-相对空-正见|-缘起空-世俗空-毕竟空-邪见(断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0-15 08: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按键上就有,不过要加SHIF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