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古诗词牧童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1-3-11 0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牧童
有一处偏僻冷清的山村野岭,她远离闹市,没有闹市的喧嚣浮噪,没有人间的纷争。她简朴的像一块未被人们开垦的处女地,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草成茵,让人不忍心再动她一寸土地。山岭田野上没有聚集的村落,只有一些简陋的草铺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七八里地。 傍晩,微风中传来了断断续续的牧笛声,不多只有三四声,间歇又传来了三四声。这笛声是牧童的心声,它像一声口令,引得了原野的回应。水流的更欢,花草树木随风摇曳。这牧笛声像一支彩笔,给原野绘上了淡淡的生活气息。牧童还没有走近,牧笛声却悄悄地掀起了山村野岭的神密。草铺中走出的老者,可是那位文人隐士世外高人,头戴笠身穿簑者,又是那路神仙,何方神圣?
笛声近了,牧童也近了。这小牧童头戴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3-11 0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很美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小村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过着和谐、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村前,有一片草地,方圆六七里全是草地,那里绿草如茵,就像是被人铺开似的。四面都有小土坡,上面也长满了绿草。平地是绿的,小土坡也是绿的,牛群、羊群一会儿上了小土坡,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儿大草地增添了几分和谐的景象。那些小土坡的线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3-11 0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截短:野草六七里,晚笛三四声。饭饱黄昏后,蓑衣卧月明。加长:碧草横野,平铺六七里。笛声弄晚,随风三四相续。但饭饱黄昏,着蓑衣卧看月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3-11 0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剧本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3-11 0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时节雨沙沙,路上行人泪哗哗。借问何处有酒家,牧童遥指:那是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